紐約市議會通過了一項旨在緩解住房危機、保護租客利益的「公平房租法案」。該法案禁止房東通過租房仲介將費用轉嫁給房客,同時要求房東或仲介在發布招租信息時明確列出房客需要支付的所有費用。這一新規在華人社區內引發了激烈討論,尤其是華人房東和仲介的強烈反對。
紐約市目前超過一半的家庭將30%以上的收入用於支付房租,住房成本壓力巨大。首月房租、押金、信用報告費、背景調查費,再加上通常為一個月租金甚至高達全年租金15%的仲介費,讓租房者不堪重負。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9月期間,紐約市的平均搬遷成本已達1.3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在現有制度下,即便房東聘請仲介管理房源,費用通常仍由房客承擔。為改革這一現象,「公平房租法案」規定,當仲介僅代表房東利益時,不得將其費用轉嫁至房客。相關費用需由房東承擔。此外,所有租賃廣告和合約中必須明確列出房客需支付的所有費用,以確保租房者的知情權。
法案還賦予消費者及勞工保護局執法權,違規者將面臨民事罰款或訴訟。該局還將負責推廣法案的相關教育工作。
法案的起草者、市議員奧塞(Chi Ossé)表示,強制房客支付房東聘請仲介的費用是不公平的,這種做法讓許多低收入家庭、年輕人以及需要搬家的人難以找到負擔得起的住房。他強調,法案旨在解決這種不公平現象,減輕租房者的經濟負擔。
唐人街住客協會對法案的通過表示歡迎,並認為這是對受到不公待遇租客的一種保護。住客協會發言人許爾珊呼籲,進一步擴大租金管制的覆蓋範圍,以保障更多租客權益。她指出,目前華埠已有一半租戶受到租金管制保護,但應努力讓所有租客享有類似保障。
然而,她也表達了擔憂,房東群體可能通過增加租金來變相轉嫁仲介費,甚至可能動用其強大的遊說力量,促使市長亞當斯否決該法案。
相比租客的支持,華人房東和仲介行業則表達了強烈反對。長期從事房屋仲介工作的石江新表示,紐約市目前屬於「賣方市場」,房源極其緊張。仲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尋找可以列出的房源。如果必須向房東收費,房東可能會選擇直接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房源,而不再尋求仲介的幫助。
石江新擔憂,這一法案將使仲介行業面臨生存危機,最終導致房客缺乏集中獲取房源的渠道,受害的仍是急需租房卻找不到房源的租客。
部分仲介還指出,法案的實施可能讓房東將額外費用計入租金,變相轉嫁給房客,進一步抬高紐約市已經高昂的住房成本。
雖然法案的初衷是減輕租房者的經濟壓力,但其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批評者認為,法案可能會導致房東和仲介尋求規避新規的方式,進而加劇租賃市場的混亂。
支持者則希望通過加強租金管制和消費者保護,來實現真正的住房公平。然而,市長亞當斯是否會簽署法案,以及法案的具體實施效果如何,仍是未知數。
這項法案的出台反映了紐約市在住房危機中的複雜局面,也折射出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衝突。對於華人社區而言,這既是對租客權益的保護,也是對房東與仲介行業的一次重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