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星期四(11月21日)稱,中國和緬甸警方聯合執法,將臨近中國邊境的緬北規模化電詐園區「全部剷除」。
消息稱,中共公安部去年部署展開打擊緬北涉中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工作,中緬雙方通過警務執法合作和一系列打擊行動,至今累計抓獲5.3萬餘名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
新華社說,在警方強力打擊震懾下,涉詐人員不斷向緬甸萬海(Wan Hai)、當陽(Tangyan)、妙瓦底(Myawaddy)等縱深地區轉移,繼續招募、誘騙境內人員非法出境參與電詐犯罪,並衍生出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甚至綁架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活動。
中緬警方再次合作,11月17日首次在緬甸當陽地區抓獲1079名實施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中國籍763名,包括69名在逃犯,19日連同作案證據等已被移交給中方。
中共總理李強本月早些時候在會見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時,呼籲共同努力打擊跨境犯罪,包括在線賭博和電信欺詐。
近年來,在緬北地區的中國有組織詐騙集團瘋狂通過網絡和電信詐騙錢財。外界很難估計這種詐騙活動的規模。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23年網際網路犯罪報告》中稱,僅在美國有超過1.7萬起關於信任或愛情詐騙的投訴,損失總額達6.52億美元。
根據設於華盛頓的美國和平研究所今年6月26日公布的一份題為《犯罪頑疾在東南亞蔓延》的新報告,在泰緬邊境活動的來自中國的有組織犯罪集團,正在以在線詐騙和金融欺詐威脅全球網際網路用戶,利用人口販運的「網絡奴隸」實施犯罪。
這些曾經主要參與非法在線賭博的犯罪組織,現在開始使用一種稱為「殺豬盤」的新欺詐形式。這些騙局被稱為「殺豬盤」,因為其目的是在宰殺目標之前將其養肥。他們正在對美國國民以及來自歐洲、日本和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的人犯下罪行。
一隊軍車在緬甸曼德勒街頭巡邏。(資料照:2021年2月3日星期三)
美國和平研究所緬甸研究主任簡森·塔沃爾(Jason Tower)曾對美國之音解釋說,這種類型的騙局起源於中國,實施詐騙者通過長時間的接觸,與受害者在網上建立深厚的、通常是浪漫的關係。
此外,國際刑警組織稱,有成千上萬來自亞洲、東非、南美和西歐的年輕男女被許諾給予一份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但實質上卻被誘騙到這些網絡犯罪園區工作。
據聯合國2023年8月的估計,緬甸有超過12萬人、柬埔寨有超過10萬人被迫從事這些網絡詐騙活動、非法賭博和加密貨幣欺詐等其它騙局。
國際刑警組織去年的一份報告發現,寮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都存在網絡詐騙園區。國際刑警組織發言人表示,這一趨勢已從地區問題演變成全球安全威脅,許多其它國家也捲入其中,成為詐騙園區所在地、中轉國或被販運受害者的來源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去年9月6日在其網站上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介紹了緬北是怎麼成為「詐騙地獄」的。
報告說,2019年,緬甸出台新賭博法,允許外國人在緬甸合法註冊經營賭場,進一步加速了緬北地區網絡賭博的發展。而恰逢全球行動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網際網路技術手段開始與緬北地區畸形的經濟模式相融合,推動緬北地區的經濟結構漸漸變化。
就現實來看,中緬兩國在具體執法水平上存在差距,法律社會制度也差異明顯,無形中為犯罪集團開展跨境犯罪活動創造了空間。
一方面,中國國內部分P2P平台、電信網絡詐騙集團逐步向緬北擴散,並與當地勢力勾連形成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的背景下,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家的電信網絡犯罪集團出現向緬甸轉移態勢。
這樣,緬北、緬東妙瓦底等成為了東南亞乃至全球電信網絡詐騙的重災區。據統計,僅僅在緬泰邊境的妙瓦底,就有上百個詐騙園區,加上盤踞在緬北部分地區的詐騙集團,總計至少有1000個園區,每天有超過10萬人在實施電信詐騙。
報告說,在緬北不少犯罪分子看來,與販毒相比,電詐網賭「風險小,利潤高」。佤邦、果敢等地的經濟發展開始形成對網賭電詐產業的依賴。以佤邦為例,佤邦勐能縣甚至出現了將學校教學樓出租給電詐公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