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張獻忠的末路悲歌

作者:
毫無疑問的是,史書上記載張獻忠屠四川的事實被誇大了,包括情節、數字,都有不同程度的誇大。但是,張獻忠在四川大肆殺人,也是不容懷疑的事實。(此處不是在否定清軍對四川的屠戮和破壞)他作為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在獲得初步成功之後,就把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手段極其殘忍,用心極其險惡,令人髮指,已經完全泯滅了人性,等待他的只有滅亡。

01

自從崇禎十四年(1641)張獻忠攻占襄陽,俘殺襄王朱翊銘後,他就一直轉戰在湖北、湖南、江西,攻取了三省大量府縣,聲勢浩大。但張獻忠並不想在江南地區發展,他想到天府之國四川尋求王霸之業,於是決策入川。

崇禎十七年(1644)春,張獻忠率部逆江而上,水陸並進,向四川進發。由於川中明軍力量薄弱,再加上此時天下大亂,張獻忠率部如入無人之境,二月就占領了萬縣,六月克涪陵,並兵分兩路——水路溯江而上,陸路取道南川——進攻重慶。六月二十日,張獻忠命士兵用火藥炸開重慶城牆,一舉攻克該城。萬曆帝之子瑞王朱常浩、四川巡撫、重慶知府等人均被處死,張獻忠還下令將明軍守城官軍士卒都砍去一隻手,然後釋放,以震懾明軍。

張獻忠稍作休整後即向成都進發。八月,成都城破。占領成都後,張獻忠即派四個養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收取四川各府州縣,各地望風而降,四川大部被張獻忠接管。

張獻忠收取四川全省後,即在成都正式建立政權,建國號為"大西"。張獻忠在四川建國,占據了天時和地利。

所謂占天時,當時正值清軍入關,李自成敗歸西安,弘光政權建政於南京。各方勢力都忙於穩定自身,無暇顧及其他地方。張獻忠獨立於四川,與各方勢力均相距遙遠,正可利用這個有利時機,壯大自身實力,為將來謀大事成大業奠定基礎。

所謂占地利,四川自古稱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財力物力及兵源都不缺。只要張獻忠實行一系列得民心的政策,得到廣大百姓的擁戴,便有能力出川爭天下。比如劉邦,以四川及漢中為基業,出川而有天下;比如劉備,據四川而成一國,雖未完成一統,但畢竟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以後,割據四川稱雄的數不勝數,前人屢有成功的經驗,張獻忠只要實行正確的政策,不難成一番大業。張獻忠也是這麼想的,他並不想永久偏居四川,他不過是暫取四川為根基,然後相機興師平定天下。

02

但是,張獻忠顯然不具備治理一個地方的能力,他在四川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都在把這個新生的政權推向人民的對立面。

他在四川實行嚴刑峻法,百姓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鬧得人人自危,他們對大西政權的態度由一開始的接受轉為恐懼,最後演變成憤恨。比如,大西政權對稍有不滿或不服從的,就處以死刑;曾經抵抗過大西軍的,一經俘虜,就割耳鼻,斷一手示眾。對待明朝宗室和官紳,張獻忠更是毫不留情。他曾下令將四川計程車紳全部抓到成都,盡殺之;明朝宗室在四川的有萬餘人,張獻忠亦盡殺之,一個不留。

對普通百姓,張獻忠的控制同樣嚴厲。他派出大量軍士,裝扮成乞丐、商販、醫生,深入大街小巷、居民住宅,監聽百姓言論,凡發現不利於大西政權的言論,立即逮捕。

張獻忠還嚴厲控制百姓的人身自由,官民百姓要出城、入城的,都必須報備履行批准手續,具體方法是在出城人的左臉上蓋一個圖章,如此方可出城;如果回來時圖章被汗水浸透至模糊不清的,將立即逮捕斬首;如果出城人不按時回來,不但家人要被逮捕問罪,就連左右鄰舍也要連坐。

張獻忠如此高壓政策,殘酷對待百姓,失去了農民起義的本色,其做法只會招致官民百姓的強烈不滿乃至反抗,以至於紛紛組織武裝襲擊或絞殺大西軍。特別是弘光政權成立後,他們派出官員前往四川任職,號召四川的殘明勢力和地主武裝向大西展開大舉進攻,四川各地掀起了一股反擊大西政權的浪潮。就連很多普通百姓也紛紛加入反抗大西的行列,大西政權逐漸陷入孤立。

烽煙四起的反叛讓張獻忠動了放棄四川的念頭,他身邊的奴才見主子有了這個念頭,紛紛表示贊同,並不斷為張獻忠出謀劃策。其中,丞相汪兆麟說:

以臣愚意,莫若先將在城人民,盡行屠戮,其四道府州縣人民,另計分剿,宮殿房屋,效楚人一炬,使之千里赤地,萬井無煙。然後,棄之他往,使後有據蜀者,有土無人,勢難久住。俟皇上收服中原,然後驅他省之民,以實戶口,則事不勞而功易收。

這就是張獻忠的丞相汪兆麟出的主意。作為"總決諸事"的丞相,不僅不善待百姓,以收民心,反而出此毒辣之計,要將四川百姓屠戮殆盡、宮殿房屋付之一炬,然後還設想將來收復中原,一統天下後,再遷移其他省份的百姓來充實四川的戶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古來成大事者可曾有誰實施過如此恐怖的政策?可汪兆麟還在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沾沾自喜,殊不知正是他的這一政策把張獻忠逼上了絕路。

聽完汪兆麟的計策後,張獻忠竟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在汪兆麟獻出上述計策的第二天,即順治二年(1645)七月十三日,張獻忠首先開始在成都實行大屠殺,先殺男人,再逼婦女投江。據載,被殺男女"不下四百萬"。

不久,張獻忠又對四川的讀書人大加屠殺。但他擔心有遺漏,又害怕激變成亂,於是以增設"特科"即特增加科舉考試為名,誘使四川士子前往成都應試。士子們不知是計,抱著希望來到成都,入住大慈寺中,共計五千餘人,加上隨行僕人不下萬餘人。士子們到齊之後,被依次帶到城外殺害,屍體丟入河中,讓水沖走。屠殺自寅時(3—5時)開始,直到申時(15—17時)結束。可憐士子們抱著滿腔熱情前來參加考試,不料竟是如此結局!

順治三年(1646)正月,張獻忠又發起了新一輪屠殺。他規定,除14歲以下的,其餘老弱成丁,不論男女,盡殺之。成都城外,屍骸堆積如山。為了讓屠殺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張獻忠還制定了殺人獎勵辦法:每殺死一個男人,要剁下兩隻手掌,割下兩隻耳朵和鼻子,經過驗證,可以記一功;若殺死女人,要剁下四隻手掌為證,可以記一功,也就是說要殺兩個女人才能記一功;而殺死小孩的,要剁下六隻手掌為證,可以記一功,就是說要殺三個小孩才能記一功。

這場大屠殺始於順治三年(1646)正月,至五月結束,報統計,男女死者"不下千餘萬"。

毫無疑問的是,史書上記載張獻忠屠四川的事實被誇大了,包括情節、數字,都有不同程度的誇大但是,張獻忠在四川大肆殺人,也是不容懷疑的事實(此處不是在否定清軍對四川的屠戮和破壞)他作為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在獲得初步成功之後,就把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手段極其殘忍,用心極其險惡,令人髮指,已經完全泯滅了人性,等待他的只有滅亡。

03

張獻忠的政策使大西政權人心盡失,受到孤立是其必然的結果。四川的殘明勢力以及地主官紳紛紛反叛,重慶、宜賓、瀘州等地紛紛被攻破。

順治三年(1646)五月,南明總兵曾英趁大西內外交困之際,統率軍隊向成都進軍。這時,張獻忠預感不妙,於是決定放棄成都。八月,張獻忠一把火燒掉成都,向川北方向退卻。一個月後,到達南充市西充縣鳳凰山,在這裡駐紮了近兩個月。他命軍士砍伐大樹,用來打造大船,打算開赴湖北一帶。

但歷史不會再給張獻忠任何機會的。順治三年(1646)正月,清廷任命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八旗將士征伐四川。不過,由於陝西這時一直有大順軍餘部和殘明的抗清勢力存在著,清廷實際上對四川鞭長莫及,豪格大軍並未能開到四川,而是一直在陝西蕩平反清勢力。直到順治三年(1646)下半年,在基本解決了陝西問題後,豪格大軍才得以實際上開進四川。

但豪格並不知道張獻忠此時駐紮在西充鳳凰山,因此不敢輕舉妄動。恰在這時,張獻忠的部將劉進忠叛變,投奔豪格,成了清軍的引路人,使清廷大大加速了消滅大西政權的進程。

劉進忠,陝西漢中人,任大西軍駁騎營都督。他在一次同南明軍隊的交戰中丟失了印信,受到張獻忠的嚴厲斥責,這使他惴惴不安。這時,營中紛紛傳言傳張獻忠將要殺川兵。劉進忠部下多是四川人,聽到傳聞都十分恐懼,紛紛叛逃。在這種情況下,劉進忠經過反覆考慮,決定投向南明軍。後來他又感不安全,再叛南明,向清軍投降。

劉進忠帶領百餘騎,直奔清軍營地,謁見豪格。說明來意之後,豪格大喜。劉進忠供出了張獻忠所在之地,請求清兵入川,"救民於水火,宜速不宜緩",並表示願意充當嚮導,帶領清軍進攻大西。

豪格獲得如此重要的情報,又得到劉進忠充當嚮導,感到穩操勝券,不再猶豫,遂迅速進兵,於順治三年(1646)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抵達西充鳳凰山下。張獻忠對此卻一無所知,哨探一再報告清兵已至,張獻忠還是不相信,反而狂妄地說:

老爺我領天兵在此,誰敢來捋虎鬚耶?

直到清軍已近到眼前,張獻忠才帶少數隨從出營探聽虛實。其時大霧瀰漫,張獻忠飛騎來到鳳凰山上,見清兵漫山遍野,勢若潮湧,正要張弓搭箭,不料被清軍發現,胸前已中兩箭,張獻忠撥馬便走,背上又中兩箭,頓時倒地,鮮血直流,痛極而亡。

原來此時劉進忠正在清軍營中,看到張獻忠現身後急忙對豪格說,那就是張獻忠。豪格隨即命清軍放箭,於是張獻忠身中數箭而亡。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史家余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25/2135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