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造了提示詞工程師、自動駕駛安全員等新工種,也撞破了不少人的飯碗,翻譯官、速記師甚至司機......這些離AI的刀鋒最近的人,如何被甩出時代的彎道?搜狐科技近期上線《被AI擠掉工作的人》系列對話,希望探尋新浪潮下的個體命運。
2016年左右,王者榮耀、陰陽師等遊戲推出,並迅速成為爆款,遊戲廠商紛紛在美術方面重金投入,《陰陽師》還曾傳出請大牌設計師繪製原畫,一張原畫開出了15萬的高價。
也正是在2016年,還在讀初中的曉倩(化名),開始學習美術。
她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等到大學畢業的這年,Midjourney、即夢AI等AI創作工具的出現,會攪動整個美術市場,也攪亂了她的求職之路。
過去,畫一幅畫需要有美術功底,花費幾小時甚至幾天時間。而現在,人們只需要在AI繪畫軟體輸入命令,等待幾秒,一張畫作就完成了。
「我們希望機器人幫人類掃地、洗碗,是因為人類要去寫詩、畫畫。現在機器人都去寫詩、畫畫了,人類卻還在掃地、洗碗。」
從2023年起,就不斷傳言「遊戲原畫師是第一批因為AI失業的人」。在AI繪畫越發普及的背景下,一部分人在為被AI取代而焦慮;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沒必要太過焦慮,AI歸根只是工具。
有平面設計師對搜狐科技稱,AI越進步,代表她越要被淘汰,「感覺未來沒有希望」。但也有還未受到AI影響的人認為,AI對工作有作用,但沒那麼誇張,不要把自己和工具PK。
不論是已經受到影響,還是未被搶走工作的人,他們都明白,AI浪潮以來,且不可抵抗。
AI繪畫搶走了誰的工作?
心動網絡創始人黃一孟曾在社交平台上稱,有遊戲團隊把原畫外包團隊給砍了;還有報導稱,有的公司用了AI之後,裁掉了接近一半的原畫師。
遊戲原畫師甚至被認為是第一批因為AI失業的人。實際上,不僅是遊戲原畫師,插畫師、設計等美術相關的崗位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響。
在AI繪畫出來之前,曉倩還能接到一些設計頭像的單子,雖然只有幾十塊錢一張,但「有需求」。而現在,曉倩形容「免費給別人畫別人都不要了」——「美圖秀秀AI和抖音特效AI可以搞定一切」。
在AI的衝擊下,曉倩今年找工作也不太順利,「要是原創產品公司,都是一人多崗;外包公司,就是降薪,而且加班嚴重。」
曉倩現在的這份工作,雖然是平面設計,實際也是一人多崗。
「老闆認為設計就是——摸魚去用AI敷衍幾張圖,拼在一起,完全不值4000塊錢一個月,所以我同時還要兼職行政和打雜。」
曉倩表示,「因為AI起來了,導致所有人都覺得美術生越來越不值錢了,不懂美術的老闆只需要有一張能宣傳廣告的海報就行,他自己都能讓AI做,所以更不會花錢請別人做,相應的,從事這些工作的就會被裁員、或者被迫兼職別的工作。」
還有已經失業的畫師對AI的感知是行業價值降低,薪資下降。他略顯迷茫,「感覺以後這行沒什麼發展前景。」
不過也有接私人約稿的畫師對搜狐科技表示,AI對自己沒有影響。「AI對大小廠商遊戲的美宣商稿會有影響,私人約稿領域基本不會有影響。」
她表示,大小遊戲廠商或者其他團體為了節約成本可能會選擇AI;但私人約稿更多的是花錢給自己的OC(原創角色)、完善世界觀以及收集各類不同風格稿件,這類單子更多是對畫師付出勞動的肯定,這類單主也不會去約AI。
畫畫的饅頭餡兒(以下簡稱饅頭)做的是商業插畫師,她自述AI對她的影響也不大。
她了解到的受AI影響比較大的同行,集中於遊戲原畫師和兒童插畫的畫師。
但饅頭也強調,「我覺得這和整個市場環境有關,不能(把裁員)完全歸咎為AI。遊戲這兩年本來就處於下行期,出版業這兩年也在下行,剛好又受到了AI的影響。」
從招聘平台上,畫師的需求依然存在,薪資也算可觀。以上海遊戲廠商的原畫師崗位為例,不少崗位給3年到5年工作年限的求職者開出1.5萬元至3萬元的月薪,5-10年工作經驗的求職者月薪則開到了2.5萬至4萬元。
不過有報導稱,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曾在某次論壇上透露,和視覺設計相關的平面師、原畫師受到AI的衝擊,招聘崗位出現了萎縮。
「熟練使用AI繪圖軟體」成為基本技能
阿頭是WayToAGI的一名創作者。從2022年11月到現在,阿頭已經用AI繪畫生成了四萬多幅作品。
2022年中下旬,阿頭寫了他使用AI繪畫的第一個提示詞「one girl」。那次生成的畫中的女孩,面部奇怪、完全缺失手部細節。他回憶道,「那個時候的技術比現在要差得遠。而且那個時候,要想生成比較好的效果,需要把提示詞寫得非常詳細。」
而他最近使用AI繪畫產品,是在體驗Midjourney的新功能。阿頭的評價是,「畫得非常好」。和之前相比,他形容AI繪畫技術是跨越了一個鴻溝。
「比如刷小紅書,可能已經有30%的圖片是AI做的。但是大部分人沒有意識到。AI繪畫在以假亂真這件事上,已經做到非常前沿的水平了。」
在社交平台上以「AI」「畫師」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如果把時間限制在2022年,網絡上充斥著「網絡畫師越發難活?」「人類畫師將被替代?」「畫師會失業嗎?」等討論。而現在,靠前的內容更多是AI繪畫軟體的介紹、教學。
即使是被AI浪潮波及到的曉倩,也不得不承認,AI繪畫「很牛逼」。
在AI繪畫的浪潮下,曉倩學過也會用AI繪畫,甚至還有自己的AIGC的作品集。
就她的經歷而言,AI確實可以提高效率,「新媒體部門已經不需要專門的腳本和文字編輯,所有的口播台詞和廣告台詞,都直接用AI就可以」。
AI對於饅頭最大的作用是確認甲方的需求,明確方向。
「我們接到甲方的商業插畫需求單子,我們會給甲方出方案。如果在網絡上找不到甲方想要的參考圖,我們就用AI去跑,再和甲方確認是不是想要這種效果。」
據饅頭所說,AI最多可以到達百分之七八十的完成度,之後還是需要人工修改。儘管需要修改,但總體而言,AI還是可以提升效率。
饅頭舉例道,AI可以一次性生成很多個風格的圖片,甲方確定好風格後,再在AI的基礎上做細化。相比純手繪的效率,用AI輔助可以提升一半的效率。
當然,AI也並非萬精油。依饅頭的經驗,AI更適合概念性海報,涉及到高精度的產品,AI就不靈了。比如包括縱橫交錯的地圖、不同部位的牛肉產品等等。
就饅頭接的商單量而言,AI在她實際工作中的占比大概在百分之三四十。
招聘平台上,還有少部分畫師、設計師崗位明確在招聘需求中指明熟練使用AI繪圖軟體。
曉倩談到,在她找工作的過程中,很多招聘不會特意要求會AI,但基本上默認每個人都要有這項技能。AI如今更像是設計師的基礎能力。
「AI不解決腦子的問題」
社交平台上,對AI繪畫的態度分為兩派。一派可以看做擁護派,他們認為,AI確實可以提升效率,且不需要繪畫功底。還有一派是堅定的反對派,他們更重視繪畫的原創性、藝術性,認為AI繪畫就是融合了許多畫師的風格,這也侵犯了畫師的版權。
但不可否認的是,AI繪畫被使用得越發廣泛。在AI繪畫盛行的時代下,人的作用是什麼,成為畫師們不得不去思考的問題。
在阿頭看來,AI也許能解決一部分手的問題,但AI不解決腦子的問題。
他認為,未來「審美」會成為繪畫的核心競爭力。
阿頭之前一直在遊戲公司工作,和同事們交流AI繪畫時,他很明顯地感知到,「我們美術VP用AI工具畫出來的東西,就是比我們的好看更多」。
阿頭認為,AI既不是某些標題黨吹出來的「把誰替代」,但也不是什麼都做不到。要把AI看做槓桿,學習怎麼利用這個槓桿,放大做事的能力,而不是跟槓桿打架。
在阿頭看來,抵制AI繪畫的人,抵制的也並非AI,而是劣質的內容。「如果我發一張圖給你,你沒有意識到他是AI,你就會當成一個正常的內容去看了。」
還未被AI搶走生意的饅頭,對未來也秉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她對自己的定位是「懂市場的插畫師」。「從這個角度來看,甲方就不會把我當做一個工具人,並且主導權會在插畫師手上。」
饅頭認為,AI是繪畫的工具,如果把自己去和工具比較,難免會焦慮。同時工具的疊代很快,今天這個平台出了新的使用方法,明天那個平台又出了新的技術,每天不停地去追這些新的技術,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
相較之下,曉倩更為悲觀。在她看來,如果一個人的能力沒有比AI更厲害,就會被替代。AI不可替代是畫畫特別厲害的群體。而這類畫師屬於行業尖端,一般人也混不到這種級別。
「現在滿大街都是AI,可能外行看不出來,但美術生走街上,基本上能看出來60%的海報是AI生成,很少有品牌在僱傭原創設計、美術了。」
相比工作不好找,曉倩認為,AI對她最大影響是,「感覺未來沒有希望了,這是最可怕的」。——「AI越進步,代表我越要被淘汰,畢竟我不可能贏得了AI,除非變成行業TOP。」
曉倩也想過轉行,但還能轉行做什麼,她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