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沙俄,從不虧待任何一位鄰居

沒有戰爭的話,那麼俄國至今還是一個被封閉在內陸的莫斯科公國,壓根不可能擁有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海參崴這類港口。沒有戰爭,那麼俄國就不可能擁有偌大的西伯利亞和遠東,也就不可能在這裡發掘大量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其他資源,從而走上發家致富之路。沒有戰爭,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其他國家人,在說一口流利的俄語。俄文化更是不可能推廣到周圍那麼多鄰居當中。提起鄰居,不得不說,沙俄幾乎從來沒有虧待過任何一位鄰居。他們始終都在用本民族的特產來招待這幫鄰居,那就是戰爭。

俄國如果不熱愛戰爭,那麼他們就不會擁有世界第一大面積的版圖。你看,就算經歷了沙俄覆滅、蘇聯解體這兩次縮水,俄羅斯依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所以,通過戰爭獲取更多生存資源,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底層邏輯。

你想啊,沒有戰爭的話,那麼俄國至今還是一個被封閉在內陸的莫斯科公國,壓根不可能擁有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海參崴這類港口。

沒有戰爭,那麼俄國就不可能擁有偌大的西伯利亞和遠東,也就不可能在這裡發掘大量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其他資源,從而走上發家致富之路。

沒有戰爭,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其他國家人,在說一口流利的俄語。俄文化更是不可能推廣到周圍那麼多鄰居當中。

提起鄰居,不得不說,沙俄幾乎從來沒有虧待過任何一位鄰居。他們始終都在用本民族的特產來招待這幫鄰居,那就是戰爭。

在西部,打得瑞典、波蘭立陶宛嗷嗷叫

16世紀到17世紀的時候,瑞典王國好歹也是北歐一霸,波羅的海東岸,基本全都是瑞典王國的勢力範圍。

但是沙俄一直想要進步,尤其是向波羅的海方向進步,那自然就要觸及到瑞典王國的利益。

早在1561年,老沙皇伊凡四世就曾經花了22年時間,打響了立窩尼亞戰爭,與瑞典爭奪波羅的海東岸,結果這回沒能成功。

此後雙方在200多年時間裡,至少打了8次俄瑞戰爭。尤其是從1700年的大北方戰爭開始後,沙俄便能夠將瑞典王國摁在地上摩擦了。

1721年,沙俄在大北方戰爭中大獲全勝,得到了波羅的海東岸大片土地,也就是如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聖彼得堡這些地盤。

到了1809年,沙俄更是趁著暫時投靠拿破崙的機會,將瑞典又收拾了一頓,從他們手裡搶來了芬蘭。此後的瑞典開始走上了佛系之路,也就是玩起了中立,不敢再隨便摻和戰事了,再這麼玩下去,自己剩下那點家底,可能都要被沙俄給搶了。

無獨有偶,在波羅的海南岸的波蘭立陶宛聯邦,也是沙俄的鄰居,同樣也曾經在16到17世紀十分強大。巔峰時期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擁有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1000多萬人口。

既然是沙俄的鄰居,那免不了要和沙俄比劃比劃了。

1654年,波蘭立陶宛聯邦境內的哥薩克騎兵反水,投靠了沙俄,該哥薩克酋長國就是後來烏克蘭最初的樣子。波蘭立陶宛聯邦與沙俄打了14年時間,最終認慫。自此波蘭立陶宛聯邦開始走下坡路。

由於該聯邦的統治階層,玩的是貴族民主制,因此搞得該聯邦內部混亂不堪。沙俄是一個典型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在當時是很有優勢的。所以他們趁虛而入,在1768年基本就控制了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內政。

此後30年左右的時間裡,沙俄和奧地利、普魯士,先後3次瓜分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最終將其瓜分殆盡。沙俄從波蘭立陶宛聯邦手裡,分走了62%的領土,是最大的贏家。

在南部,摁著奧斯曼土耳其、伊朗揍

如果說一個國家也有精氣神的話,那麼沙俄絕對是那種精力十分充沛的國家。因為他們不光在西邊搞事情,在其他方向同樣沒閒著。

沙俄核心區域在東歐草原,這片地區南邊,有一個黑海以及一個裏海。黑海對岸的鄰居是奧斯曼土耳其,裏海對岸的鄰居則是伊朗

無獨有偶的是,這倆鄰居都被沙俄用拳頭親切地慰問過,而且全都損失慘重。

奧斯曼土耳其可以說是全歐洲的敵人,因為雙方的信仰不同。而且奧斯曼土耳其打下了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多次圍攻中歐核心城市維也納。

由於沙俄繼承了東羅馬遺志,號稱第三羅馬,所以這成了他們奪取君士坦丁堡的最好理由。所以從17世紀到19世紀,沙俄一直在和奧斯曼土耳其打仗,平均每20年爆發一場大戰,小摩擦不計其數。

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歷史使命、文化信仰方面的衝突外,主要是因為黑海這地方,太誘人了。沙俄想要得到這裡的出海口,就必須要打服這裡的霸主奧斯曼土耳其。

1774年,在第五次俄土戰爭過後,沙俄順利從奧斯曼土耳其手裡,奪取了克里米亞汗國的控制權,並且在1783年將其正式吞併。

1792年,第六次俄土戰爭後,沙俄逼著奧斯曼土耳其,承認喬治亞、克里米亞歸屬沙俄。

1812年結束的第七次俄土戰爭中,沙俄從奧斯曼土耳其手裡,奪取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當時羅馬尼亞是奧斯曼土耳其治下的領土。比薩拉比亞後來被劃入了摩爾多瓦。

到了1878年的第十次俄土戰爭,沙俄又從奧斯曼土耳其手裡,奪取了保加利亞的控制權,同時逼著奧斯曼土耳其讓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國獨立。

這一路走來,沙俄直接讓奧斯曼土耳其從黑海霸主,退居二線,差點連君士坦丁堡都沒能保住。

伊朗相對於奧斯曼土耳其,體量要小一些,當時的伊朗卡扎爾王朝,在沙俄面前,也就是個弟弟。

那時候裏海西岸的高加索地區,有不少都是伊朗的地盤。19世紀初,沙俄開始進軍這一地區,經歷了2次俄伊戰爭後,伊朗不得不將裏海西岸的亞塞拜然地區,割讓給沙俄。

在東方,兼併中亞,逼迫清朝友好贈送百萬土地

如果厚此薄彼,那沙俄就不是沙俄了。但凡是沙俄的鄰居,沙俄自然都會特殊照顧。只不過他們長期以來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西部,從而忽略了對東方的大開發。

17世紀中葉,沙俄基本已經掌控了西伯利亞,到了1689年,又和清朝在東部劃定了邊界,也就是外興安嶺。

所以沙俄在東部也有不少鄰居,中亞、西域地區有哈薩克汗國、準噶爾汗國等,東部則有清朝。

1757年清朝平定準噶爾汗國以後,中亞的哈薩克汗國同時臣服於清朝和沙俄這兩個超級大國。清朝對哈薩克汗國沒有領土想法,一來太遠了,二來對他們來說價值不大。沙俄對哈薩克汗國卻十分感興趣。

因為哈薩克汗國有大片的牧場,也是沙俄繼續南下的根基。沙俄在得到哈薩克汗國名義上的臣服以後,便開始大肆蠶食哈薩克汗國的牧場。

遊牧國家的邊界,在當時是沒法確定的,他們的牛羊走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地盤。除非被人趕回來。所以沙俄便利用這個漏洞,侵占了不少哈薩克汗國的地盤,並開始在當時實行俄國的統治制度。到了1847年,哈薩克汗國正式被沙俄所吞併。

沒了哈薩克汗國以後,沙俄在中亞又多了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以及浩罕汗國等鄰居。從19世紀中葉開始,沙俄花了30年時間,又搞定了這3個鄰居。

對清朝,沙俄也沒閒著,在搞定中亞的過程中,沙俄還用不平等條約,逼著清朝割讓了外東北、外西北15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900年,沙俄又出兵17萬,占了整個東北。不過後來在日俄戰爭戰敗後,退了出去。

1911年,在沙俄的操作下,外蒙、唐努烏梁海等地,開始出來單幹,這為後來唐努烏梁海加入俄國,外蒙獨立,奠定了基礎。這些加起來又是超過1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從不虧待任何一位鄰居

什麼叫雨露均沾?這就是雨露均沾。在沙俄眼裡,絕對不搞什麼拉高踩低那一套,但凡是俄國的鄰居,那就全都是平等的!都能夠享受到俄國的貼心服務。

由於地處寒冷的北方,所以沙俄也沒啥太特別的特產,所以只能用戰爭的方式,給予鄰居最貼心的照料。

在他們眼裡,當鄰居未免有些生疏了,要想關係更進一步,大家最好能成為一家人。所以戰爭就是賜予了鄰居們和俄國成為一家人的大好機會。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歷史鑑賞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03/215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