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人們印象中的非洲貧困落後 去了非洲後…

從上學開始,筆者就十分喜歡地理這一門學科,因為世界是廣博的,而自己卻生活在方寸之中,兒時的自己,是在地理書上認識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的。

地理學科的學習給了我們很多孩子小時候最基本的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比如說我們中國生活在北半球,我們屬於亞洲,而亞洲國家屬於世界的東方,神秘的東方國家。

這裡人口稠密、膚色偏黃,物產豐富、資源優渥,且歷史悠久,有著十分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澱,語言種類、文字書寫方式多而且複雜,經濟體量龐大卻少有已開發國家,絕大多數還在經濟發展中,飛速趕超著。

歐洲的印象是白色人種、高大威猛,經濟發達,有著十分悠久的文化背景,文藝復興時期的主戰場,當然也是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國土面積普遍偏小,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卻十分具有優勢,也有很美麗的自然風光,宗教信仰十分明顯,這都是我們學習到的歐洲的特點。

另外像南北極等,並不適宜人類居住,而卻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像大洋洲則處於南半球,季節相反,且大陸面積小,國家偏少,等等,都是我們眾所周知的特點。

而對於大眾印象中的非洲大陸,這個氣候炎熱,黑色人種聚集的大陸,我們普遍的印象中是稍顯落後的,熱帶國家,氣候炎熱不適宜生活,沙漠面積大,疾病肆虐,發達程度顯著偏低等等刻板印象。

當然體能具有優勢,且具有很強的音樂律動感也是固有的非洲人的優勢。有的時候學習中學到的東西會根深蒂固的甚至在我們的記憶中,會忘記要使用與時俱進的眼光還看待問題,現如今的非洲,早已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甚至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世界整體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非洲自然也是不甘落後的,而且很多非洲國家有資源特產,石油等等,也有很多是沿海國家,所以經濟發展也是十分迅猛的。近些年來由於很多中國人富裕起來,選擇了很多的出境旅遊,也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了我們對非洲的刻板印象。

比如說非洲的南非,奈及利亞,都是十分發達的國家,南非曾經在上世界八十到九十年代,一度是非洲唯一的已開發國家,且南非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黑人國家,在南非白人所占的比例高達接近百分之三十。

而另外,奈及利亞除了其足球廣為人知意外,現在的奈及利亞是非洲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其GDP總量早已超過了五千多億元,非洲第一、世界第二十五大經濟體,飛速發展的腳步十分穩健。

而且非洲的氣候也不是我們所想像中的炎熱異樣,因為地處熱帶,所以全年氣溫普遍偏高,沒有四季之分,只有旱季跟雨季的區別,但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非洲國家而言,全年的平均氣溫也在二十幾度左右,甚至還不如東北的夏季氣溫高,生活起來其實是相對舒適的。

另外從其他生活的角度來看,非洲很多國家和城市都是沿海而居的,所以有非常豐富的海產品和各類食材,當地的居民也以海產品為主要食用的食材來源。比如說在莫三比克,莫三比克共和國是屬於世界上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的。

這裡人口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口都還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但經濟的不發達並不能完全影響人們生活的水平和質量,你可以探索一下莫三比克的菜市場,你會發現,那裡不應該叫作菜市場,而是應該直接更名為海鮮市場更為合適。

但是相對而言,蔬菜和水果可能就比較昂貴,這點跟我們國家很多沿海城市都是如出一轍的,甚至我們的鄰國日本,作為亞洲已開發國家的代表,也是這樣的生活特點,海鮮便宜,處處皆是,而其他的生活供給來源就相對昂貴。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不能簡單定義一個國家的貧窮和富有,如果你是生活在內陸城市的人,那麼你去到莫三比克生活,一定會驚訝於當地的海鮮種類之繁多,價格之低廉,畢竟對於中國很多內陸城市而言,海鮮價格一直都是稍顯昂貴的。

所以我們也應該打破自己的刻板印象,現在的非洲早已不再是貧窮、落後、貧瘠、荒涼這些詞彙的代表了,非洲有著自己的文化、歷史,有著廣闊的土地,有著五十多個團結一致的國家。

近些年來,非洲在飛速的發展著,我們應該摒棄過去的舊思想,用辯證的、與時俱進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非洲,也要在其身上找到閃光之處對自身進行重新的定義。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曹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30/216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