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至,而且來得比我們想像的更快。
在 CES2025的舞台上,科技圈最愛秀的男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甩出了一堆瘋狂預測:
3-4年內 AI能幹所有腦力活;
特斯拉3個月內就能超越人類開車水平;
兩年內實現登陸火星;
Neuralink已經往人腦里塞晶片了;
最瘋狂的是,他說人形機器人會成為「史上最大產品」,搞不好要造300億台,遠超任何其他產品......
在馬斯克眼中的未來,「錢可能都會變得沒意義,經濟的上限直接沒了。」
也許,正是時候重溫一下馬斯克的發言。這場對話的背景是 Stagwell公司董事長馬克·佩恩(Mark Penn)攜同約25位大型企業的首席營銷官,共同探討最新科技發展趨勢。馬斯克應邀出席,和這些老資本家們詳細闡述了一個 AI、機器人和腦機接口將徹底改變人類文明的未來圖景。
這個未來,有狂想,有誇張,但也有一些值得我們思考的洞見:
馬克·佩恩:很榮幸能請到埃隆·馬斯克,他願意抽時間來回答一些關於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的重要問題。我先問幾個問題,然後再讓大家提問。首先要說的是,我自己開特斯拉已經好幾年了。
馬斯克:謝謝,你很有品味。
馬克·佩恩:我最近開車從邁阿密到勞德代爾堡去見我兄弟吃個飯,大概40英里的路程。除了碰方向盤以外,基本上車是自己在開的。
馬斯克:你是說車自己在開,你都不用管它?
馬克·佩恩:對,整個過程我都不用操作,真的很神奇。
馬斯克:就是這樣,當你跟那些沒試過的人說起這種事,他們往往都不相信。
馬克·佩恩:確實,我自己之前也不信。因為我一直對它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持懷疑態度。但你們最新發布的軟體確實讓人驚訝。所以我建議大家都去試試。
說到這裡,我有個大問題想問:在未來十年,你覺得哪些技術進步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最大影響?人們應該期待看到什麼樣的技術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馬斯克:好,我不想讓你們太震驚,但 AI將會是一個重大發展。這個預測我很有把握。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回顧五年前,當然還有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我就一直在說 AI會成為一個龐然巨物,它會有超級智能,比最聰明的人類還要聰明。當時人們以為我在開玩笑,覺得太荒謬了,覺得計算機不可能比人類更聰明,不可能完成這些複雜的任務。
而現在,最新的 AI能夠比大多數人類更好地通過複雜的測試。比如說,它們能比80%的醫生更好地通過醫學測試。AI在放射診斷方面的表現比大多數幹了一輩子的專業醫生還要好。顯然,這種進步還在加速。如果你沒看過黃仁勛的演講,真的值得一看。他真實地展示了 AI的進步有多快。AI在硬體、軟體和數據方面都在進步。現在新的趨勢是合成數據。
因為我們實際上已經用完了所有的書籍——整個網際網路上的內容,所有寫過的書,所有有意義的視頻都用完了。我們肯定不需要抖音上那種一千個完全一樣的貓咪視頻,但剩下的那些有價值的視頻都已經被用上了。我們把這些內容分解成 tokens,本質上就是信息比特。現在我們已經用完了所有的、基本上是人類知識的總和,這種情況在去年就發生了。
所以現在唯一的補充方式就是用合成數據,也就是讓 AI自己創造內容,寫一篇文章或提出一個論點,然後給自己打分,通過這個過程來自我學習。
這個過程很有挑戰性,因為你怎麼知道它是在產生幻覺還是得到了真實的答案?找到真相是很有挑戰的。但現在 AI已經用完了所有可以訓練的人類知識,這真是瘋狂的事情。
馬克·佩恩:我知道你正在建造地球上最大的 AI中心。
馬斯克:是的,我們已經建好了。它正在運行中。
馬克·佩恩:微軟計劃投資800億美元——我之前在微軟工作過一段時間。
馬斯克:按照任何標準來說,這都是一筆巨額資金。
馬克·佩恩:我做過一項民意調查,我們問人們,AI是否正在影響你們現在的生活?13%的人說是。當我們問他們五年後 AI是否會影響你們的生活時,87%的人認為到那時候 AI會產生影響。
馬斯克:差別真大。
馬克·佩恩:對人們來說, AI會帶來什麼?是讓人失業還是創造就業?
馬斯克:AI將能做任何你想要的事情,甚至會提出你從來沒想過的建議。在未來三到四年內,AI能夠完成任何認知任務。基本上任何不涉及物理操作的認知任務,AI都能在最多三到四年內完成。
另一個方面是機器人技術。AI不能只是在數據中心裡思考,它必須要做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你顯然已經體驗過了,而且它的改進速度是指數級的。
我們有信心在今年第二季度左右超越人類駕駛水平。我們有信心能夠讓事故概率低於普通有經驗的駕駛員。然後還會繼續提升。最終,我認為它的安全性會比人類駕駛員高出10倍,然後是100倍。我覺得它最終會達到基本上不會發生碰撞的程度。這些都將在今年在特斯拉實現。而且,這只是一個軟體更新的事。就像你自己經歷的那樣,同樣的車,收到軟體更新後,突然在駕駛方面變得更加智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