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仔褲前側為什麼有個小口袋?
早在50年代末期,帆布製成的牛仔褲主要受眾是淘金工人,而工人們沒有手錶,但是為了看時間都會準備一塊懷表。所以,李維斯就特別在腰下安置了這個小兜,既可以裝懷表,又可以防止它被刮花,並且尺寸剛好卡住懷表,那麼就不會那麼輕易的掉下來了。
原來,那是一個「表袋」!
後來牛仔褲沿襲了這個傳統。後面人們更多的是拿它來裝打火機,所以也叫「Zippo兜」。當然,硬幣也開始慢慢被安置在這個小兜里。如今,雖然實用的價值好像沒那麼高了,但是設計依舊。
二、牛仔褲為什麼主要是藍色的?
第一條牛仔褲其實是棕色的,考慮到淘金工人在野外露天工作,李維斯就將靛藍植物葉發酵加工成染料,來給牛仔褲染色,而這種靛藍植物葉可以驅趕蚊蟲。
後來,則是考慮到工人怕髒,李維斯從法國進口了藍色斜紋布,開始大量生產藍色牛仔褲。時間一長,藍色就成了主流。
三、為什麼牛仔褲上有鉚釘?
工人們經常蹲下起立、跨來跨去,很容易造成牛仔褲撕拉。將鉚釘加固在易撕拉的點上,減少了這種尷尬情況的發生。
1873年,李維斯成立LEVI』S公司,替鉚釘牛仔褲申請專利,並註冊了一個圖形商標,商標上畫著有一條鉚釘粗布斜紋褲,兩邊褲腰各栓著一匹背道而馳的馬,兩匹馬旁邊都有一個人在揚鞭催趕,上面寫著「獲得鉚釘加固專利」。
四、為什麼譯為牛仔褲?
牛仔褲的英文是「jeans」,而牛仔的英文是「cowboy」,兩個風馬不相及的詞翻譯過來為什麼就只有一字之差?
首先,牛仔褲耐磨、不怕髒、多口袋的設計符合西部牛仔工作需求。其次,美國西部電影開始盛行,LEVI』S則很好的利用這次機會,讓好萊塢明星穿上他們的褲子扮演牛仔。牛仔+牛仔褲的形象也就漸漸深入人心。
後面也加一句題外話:
在羅斯福新政時期,LEVI』S公司積極響應政府,將以前紐扣上的LEVI』S字樣替換成美國政府的月桂扣。當前線打得正激烈時,後方提倡全民運動,國民紛紛穿上自帶「勞動光環」的牛仔褲。並在此時,牛仔褲並指定為美軍軍服,大批身穿牛仔褲的美國大兵成為戰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