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晨:中共把幾億中國農民套上貧困枷鎖
圖為中國貧困山區的農民背著做柴火用的玉米杆。(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在中國,很多平民百姓生活得非常困苦,為什麼呢?這不僅僅是中共不作為造成的,是中共有意的人為讓老百姓過苦日子。現以中國農民為例作一分析。
紅二代、三代最富足,中國百姓雖然很憤懣,卻也無可奈何,尤其今年,這年過的多麼蕭條冷清,有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不敢回家,住在大橋底下。農村人就更苦了,誰都知道,中國的江山靠農民出力奪下來的,中共自己也說,淮海戰役,動員民工543萬人,三大戰役總共動員民工880萬餘人次。陳毅曾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中共建政後,他們的為了穩固政權,搞了一系列運動,打土豪,分田地,農民也覺得翻身解放了。可時間不長,中共搞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收回土地,農民都成了中共的佃農,地主換成中共了,糧食全部統購統銷,價格由中共說了算。政策的傾斜製造城鄉差別。農民辛辛苦苦的勞作,卻一無所有。
鄧小平改革開放,變相又分田地,土地不是私有化,農民還是佃農,沒有土地所有權,大部分糧食仍然統購統銷。農民還是從事原始的手工農業勞動,擺脫不了幾千年的模式。這期間,已開發國家大規模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已經遠遠超過中國的農業生產,中國農業的生產效率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已開發國家農村人口大幅減少,農業科技、生產效率卻大幅提升,不但自給自足,還能大量出口。中共對農民處處加以限制,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不斷低價收購農產品,無論農民怎麼掙扎也翻不過身來,更談不上脫貧致富。城鎮大多百姓也生活的很苦。改革開放也這麼多年了,經濟也搞上去了,也掙了大量外匯,老百姓怎麼越過越窮苦,現在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掙那麼多錢都哪去了?世界其它國家的百姓都這麼生活嗎?當農民就得這麼苦嗎?
就說讓我們國民最仇恨的美國吧,據「中國農經信息網」報導:1個美國農民可以養活98個本國人和34個其他國家的人。有完備的農業教育體系,美國農業很發達。占全國總人口2%的農民不僅產出足夠美國人消費的農產品,而且成為世界出口強國。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三位一體」是保證。多年來,美國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農業人才。農業大中專院校遍布各地,成人教育網絡齊全,50%以上的農場主都受過高等教育,有相當多的人成為專家和高科技人才。美國農業研究項目大部分是由政府資助的。美國研究機構每年向市場推出的新的食品種類就有1.2-1.5萬種。以玉米深加工為例,美國玉米可深加工出2000多種產品;而我國只能加工100多個品種。
中新網報導稱,農業生產的盈利性從根本上保證了農業的吸引力。艾奧瓦州全職農民年收入基本都在5萬至7萬美元以上,有些農民可能會達到10萬至25萬美元,要比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高。
據「農村鄉幹部報」報導說,在中國,一個人種植100畝地,並不多見;在美國,一個人種植五六千畝,甚至上萬畝地,比比皆是。在美國,農夫一年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花在土地上,同時,他們也是機械師、會計、投資者,有的甚至已是千萬富翁。
據「中國農村網」報導:在中國,農民不僅收入少,而且在生活、養老、看病、教育等方面與城市居民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跳出農門成為農村孩子的最佳選擇。在德國,德國的農民也與城裡人一樣富足。一般的德國農民家庭大概會有1-2輛車,一棟獨門獨院的樓房,配備車庫或停車位,還會標配大小不一的花園。公開數據顯示,德國農民人均年收入超過30萬元(人民幣),農民成了最愜意又高收入的職業之一。
在日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相當於600萬日元,扣除成本和臨時僱人的費用,實際年收入大約420萬日元。小的農戶夫妻兩人的年收入也可以達到500萬日元,相當於30萬元人民幣。到日本農村,常常看到一棟棟漂亮的別墅樓,還有整潔的道路,家家戶戶有車。
而我們中國呢?浙江有人說:「農民的生活一代不如一代;清朝時農民生活最好,現在的農民更不如過去,生活很苦。原因:由於農業合作化速度快了些,公糧徵得多了些,口糧留得少了些,公家積得多了些。」
浙江平湖縣的一個人說:「解放前除了一般殘疾人、懶漢、受天災人禍的以外,大部分農民都是每天吃著三餐乾飯還要加點心,而現在吃粥多了」。
說到這兒,那麼想一想,為什麼中國農民七十年就沒有改變呢?與已開發國家差異那麼大?體制內的高官們也知道內情,近期,網絡上也流傳著其內幕,中共有個世代家傳的保權保利法。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共元老陳雲曾有「遺訓」:「一、中國人好管,餓死也不會造反。二、黨內鬥爭不要開殺戒,否則後代不好見面。三、權力要移交給我們的孩子,不然我們以後會被挖祖墳的。四、《新聞法》不能搞。蔣介石那個時代搞新聞法,而且搞得挺像樣,被我們抓到了漏洞,結果還不是被趕到了台灣?我們黨要管新聞才好!」
陳雲這短短四條,堪稱最精準的世世代代中共家傳保利法。獲得紅利的家族按學界估計,大約在中國有500個左右家族。
陳雲直言:「看來還是我們的孩子可靠,不會掘自己的祖墳。」「江山是我們打下來的,因此繼承這個江山也應該是我們的後代。」他還提出中共高層一個家庭至少出一個人掌握大權,此動議得到鄧小平的首肯。於是按著陳、鄧的旨意,中組部發文形成官方政策:中共高層每個家庭都有一人被安排做高幹,其他人則「下海」斂財,地方各級官員也紛紛效法,依此為準。於是在中國從上到下,迅速形成了一個由幾大家族為首,錯綜複雜的家族式權貴集團,壟斷並世襲了整個國家的政治權力。那些沒有被分配官爵的紅二、三代,約八成則通過經商成為億萬富豪,控制了幾乎全部經濟命脈。
通過以上揭示,可以看清中共陰毒的思路,第一條關係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命運,他的愚民政策就是計劃經濟,糧食統購統銷,在中國實行了三十年。1953年,陳雲說,鑑於糧食供應緊張的狀況,必須採取徵購的辦法,如果繼續採取自由購買的辦法,我看中央人民政府就要天天做「叫花子」,天天做「年三十」,因此他提出:在農村實行糧食計劃徵購,在城市則實行定量配給政策,農產品和副產品一律不能自由買賣,否則就是投機倒把,要蹲監獄。(強行徵購糧食,那麼剩下的糧食不夠吃,餓殍遍野他不管。)但是出口不能減少,軍隊和機關的口糧不能少,庫存不但不能減少,還要增加,出口糧食賺取外匯,一是用於輸出革命,將紅旗插遍全世界;二是用於從國外進口汽車等奢飾品,特供給高幹享用,江山都是我們打下來的,享受特供那是理所當然。為此毛澤東還稱讚說,把農民梳成一根辮子,就好一把抓了。連吃飯餓肚子都被管住了,還能不服服帖帖的嗎?
在所謂的三年大饑荒期間,中國農村至少餓死了3000萬人,除了毛搞得大躍進和浮誇風之外,統購統銷是罪魁禍首。
這期間農村百姓過得是什麼日子呢?
1977年11月上旬,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前往中共革命老區大別山地區做調查。到了金寨縣燕子河公社,汽車開不進去,萬里只得下車,請當地的幹部帶路徒步進入。途中他來到一戶低矮殘破的茅屋,屋內過於黑暗,好一會兒才發現,在鍋灶旁的一堆柴草里坐著一位老人和兩個姑娘。他熱情地上前問道:「老人家,八點多鐘了,你怎麼還坐在柴草里不上工?」老人卻依然坐著一動沒動。當地幹部掛不住臉,斥責老人:「你這個老東西,省委萬書記來了,問你呢,怎麼不說話?」老人這才抬起頭,傻傻地望著萬里,突然往起一站,萬里一下驚呆了,原來老人一絲不掛。萬里忙招呼老人蹲回到柴草里去,同時尷尬地責問旁邊的兩個姑娘:「你兩個小姑娘怎麼也蹲在那裡呢?」兩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只是用羞澀好奇的眼光望著萬里,身子卻一動不動。
這時當地的幹部意識到了,忙小聲的插話:「萬書記,兩個娃也沒褲子穿啊。山里風寒,躲在柴草里是為取暖。」萬里再也看不下去,慌忙轉身出門。他站在陰冷的山風裡,好一會才讓自己平靜下來。
萬里之後來到又一戶人家時,看上去也是家圖四壁,門窗都是土坯的,見不到一件木器家具。屋中央坐著一位衣著破爛的中年婦女,萬里便詢問她家的情況:「你家幾口人呀?」中年婦女回話說:「五口,夫妻倆帶三個孩子。」萬里問:「愛人呢?」婦女說:「幹活去了。」萬里問:「那三個孩子呢?都出去玩了嗎?請你把他們喊回來,讓我看看。」對方面有難色,不肯出門去找。
萬里有些奇怪,再三催促下,中年婦女這才徑直向鍋灶走過去,然後無可奈何地揭起鍋蓋。萬里發現三個赤身裸體的孩子都縮在灶堂里。原來燒過飯的鍋灶,這時尚有餘熱,三個沒有衣服穿的孩子正好擠在裡面遇寒。萬里走出這家茅屋後,已是淚流滿面。
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中國農民的貧窮和艱苦,是中共有意的經濟政策傾斜,控制農副產品的價格極度低廉,農民無論怎麼辛苦勞作,一年下來還是收入微薄,因為糧食、蔬菜根本賣不出價,從而造成農村人口極端貧困。
中共奪取政權靠農民出力,改革開放了,要引進外商建廠、建現代化的城市,又想起農民了,把拴在土地的農民培養為廉價勞動力——農民工,就是這些廉價勞動力人口,使中國的出口產品極其低廉,占據了一些國外市場,為中共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而農民工收入無幾。
中共建政70多年,中國農民仍然處於貧窮狀態,因為這種貧窮狀態,是中共需要的、有意打造的。它的目的是讓中國農民長期在溫飽上、生存問題上掙扎,以達到對其精神上的控制,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共的統治。中國農村人口占多數,歷史上多次出現農民起義推翻腐敗政權,中共為了防備農民,就把農民壓在社會最底層,在溫飽中掙扎,沒有心思、形成不了揭竿而起的力量。
也就是說,中共體制是中國農民長期窮困、貧苦,不只是農民,中國老百姓生活都很困難,而權貴們卻花天酒地的揮霍著榨取百姓辛苦創造出來的財富。
中共從建政至今一直用謊言欺騙、奴役百姓,可靠的工人階級下了崗,農民成了農奴、廉價的打工仔。可悲的是,中國人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只聽到中共的一言堂,沒有聽到第二個聲音,不斷的被中共灌輸的謊言欺騙、忽悠,卻難以想像中共的殘忍陰毒。最可惡的是,中共不是因為中國人口多,農業人口多,農村落後,不好管理,中共嘴上說要解決溫飽、脫貧致富、走入小康,可是它根本就沒有落實,不但沒有做任何努力,還故意的抑制、控制農業的發展,故意讓農民過苦日子,在生死中掙扎,沒有心思了解國事,從而保住他們的權力。
《九評共產黨》指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歷史證明,中共每次放鬆枷鎖和鐵鏈,都並不意味著會放棄鎖鏈。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大饑荒之後,中共曾經以「三自一包」來恢復農村生產,但那並不意味著中共會改變中國農民「農奴」的地位。八十年代的「自由化」和「經濟改革」,也絲毫不影響1989年中共對人民舉起屠刀。未來,中共也絕不會因為改換了門面,而改變其流氓本性。」
現實中很多中國人看清中共的邪惡流氓本質,中共逆天而行,必遭天懲,已有四億多中國人退出中共的黨團隊,都在遠離中共,選擇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