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建議:提防低層次人的白嫖

和能回饋你價值的人在一起,去打造等價交換的互利關係,才是一段健康關係的開始。

最近我聽到一個的觀點,叫:提防低層次人的白嫖。

這讓我想起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

我老家有一個鄉鄰,每次我過年回鄉,他都會來拜訪。

但他的目的,不是敘舊,而是為了各種事情來提要求的。

他兒子娶媳婦,找我借了10萬;

老家房子翻新,他又借了5萬;

他想在鎮上開家土菜館,他也來找我投資;

今年過年他要到四川老丈人那裡過年,好幾千公里的路程,他還來找我借車,好去顯擺一番……

每見他一次,他都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現在我對他是能躲著就儘量躲著,實在不想跟他有過多牽扯。

因為像這種低層次的人,他沒有價值互換的邏輯,只有騙到就是賺到的心理。

誰能讓他占便宜,誰能免費給他提供好處,他就會像吸血蟲一樣地黏著對方。

如果不儘快將他甩掉,他就會反覆地折磨你,直至將你榨乾。

1

生活中有一類人,叫「白嫖黨」。

這類人不遵守社會規則,不懂價值交換,不敬畏人情,逮著人就薅羊毛。

如果誰不幸遇到了他們,那就是誰的災難。

有媒體曾報導過一條堪稱離譜的新聞。

西安某大學的兩名大學生,在網上找人代作畢業設計。

通過一番討價還價,她們和槍手敲定了價格,分別是1050元和3200元。

期間,兩人又多次找對方瘋狂加需求,完全不提加錢的事情。

槍手迫於無奈,還是滿足了她們的各種需求。

結果,就在她們的畢業設計剛剛敲定時,倆人反手就將這個槍手給舉報了。

這還不算,她們還通過平台漏洞,威脅對方退款。

最終通過「勒索」的手段,分別要到了1200元和500元。

經此一事的槍手,越想越憋屈,便將這事發到了網上。

後來,經過網絡的發酵,她們的行為被學校得知,兩人也直接受到了學校的處分。

無獨有偶,深圳羅湖的一位女子,在一次偶然的購物經歷中發現:

只要給商家差評,對方就會主動聯繫自己,協商賠償問題。

於是她就在每次點外賣後,私下聯繫商家,說自己吃壞了肚子,讓他們賠償。

否則,她就會給差評。

那些無可奈何的商家,為了店鋪口碑,幾乎都選擇了賠償。

兩個月下來,該女子獲利1400多元。

有商家就發現,該女子竟多次使用同一個號碼,打電話來稱吃了東西後不舒服,要求給說法。

於是斷定她在白嫖找茬,便直接報了警。

最終,女人因敲詐勒索被捕,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這些所謂的白嫖黨,其實都是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心中只有自己,喜歡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犧牲之上。

在他們狹隘的認知里,別人的死活,別人的付出,和自己的小利相比輕如鴻毛。

作家艾青說:「自私和貪婪相結合,會孵出許多損害別人的毒蛇。」

你若不想被這樣的毒蛇咬上一口,就要逢人留心,時時提防。

始終在心裡設立一道安全屏障,就能將這類人對你的影響減到最少。

2

除了敲詐素不相識的人以外,白嫖黨們也不會放過任何算計身邊人的機會。

他們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喜歡破壞性開採人脈。誰跟他們處得好,誰就會被他榨取更多資源。

作家張涔汐,講過一個企業講師的故事。

這個講師在業內很有名,他的每一堂課,都是按小時高價出售。

但講師有個朋友,總是借私下交談的機會,請教他如何解決企業問題。

看在是朋友的面子上,他多多少少會提一些解決方案。

但朋友卻不知收斂,一有問題就來煩擾他。

講師知道跟這人講人情沒用,於是在下一次問他相關問題時,他直接甩過去一張付款碼。

對方看無法從講師那裡繼續白嫖了,直接翻臉,反過來指責他不念舊情,甚至還逢人就控訴講師為人重利輕義。

所以你看,在很多低層次人的世界裡,是沒有感恩一說的。

他們只信奉索取法則,如果你不能給予他們東西,他們就會與你反目成仇。

博主@沈凌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公司之前招過一個保潔阿姨,是個單親媽媽。因為同情對方,他給對方開了很不錯的薪資。

可對方不僅不知道感恩,還老把公司的東西往她家拿。

一開始是一包衛生紙,一卷膠帶,幾支原子筆……

到了後來,她竟把公司庫房一台閒置的小型印表機搬回了家,給她孩子列印作業用。

知道這件事以後,沈凌收起了自己的憐憫心,果斷將她開除了。

喜歡白嫖的人,骨子裡都透著自私。

他們認為,別人供養他是應該的,如果被拒絕,那就是別人不知好歹。

但這世上,沒有誰會心甘情願地當一個傻子,供養一個不知感恩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裡,講究的是等價交換。

如果別人不能為你提供價值,你也沒必要在良心上譴責自己,直接斷了這段關係就好。

3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說過這樣一段話:

層次低的人,普遍都是索取思維,與人相處總想占別人便宜;

中等層次的人,是等價交換思維,即別人給他一樣東西,他也會同等價值地還回去;

高層次的人,擁有的都是利他思維,他從不會想能從別人那得到什麼,反而時刻思考自己能為他人做些什麼。

在社交場上,層次低的人只會不斷消耗你,只有那些高層次的人,才能為你帶來財富、資源和同頻共振的快樂。

作家李清歡剛開始北漂時,所賺的收入,僅能供自己溫飽。

但當時有位朋友正好去北京出差,為了盡地主之誼,李清歡還是咬著牙請對方吃了一頓。

就在李清歡準備這一個月都節衣縮食時,卻意外收到了朋友轉來的錢:

「你在北京也不容易,讓你請客很過意不去。加油努力,下次來我可就不客氣了。」

李清歡頓時為朋友的體諒而感動不已。

還有一回,朋友突然給她轉了一筆錢,讓她幫忙寫個宣傳稿件。

李清歡沒收錢,心想寫個稿子只是舉手之勞。結果朋友打電話過來說,沒有讓人白幹活的道理,你要是不收,我就去找別人了。

恰恰是這一點,李清歡終於認定這是個值得一輩子交往的朋友。

因為這些年來,不少人找她寫過稿件,但主動給錢的,這位朋友還是第一個。

現實中,很多關係之所以會分崩離析,就是因為有一方太喜歡索取。

他們意識不到,社交的本質,是彼此資源的相互匹配。

沒有人喜歡和一心白嫖的人相處,也沒有誰有義務讓別人白嫖。

和能回饋你價值的人在一起,去打造等價交換的互利關係,才是一段健康關係的開始。

社會學家布勞提出過一個觀點: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和互動,應該是一種價值交換。

沒有原則的幫扶,只會助長他人貪婪之心。

如果發現對方試圖白嫖,就要及時警惕,避免陷入更深的困境。

記住:真正高層次的人,會永遠尊重你的時間和精力,一定不會白嫖你。

你若對他掏出一顆真心,他必會回饋你同等價值的東西。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6/217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