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我在哥倫比亞大學上的最荒謬的一堂課

在川普上任之前民主黨執政時,美國一共有100多種性別。最荒謬的時候,即使別人認為自己的性別是貓,是豬,是恐龍,你也必須完全理解接納TA。川普再次成為總統以後,美國很多荒謬的思想得到了控制。比如,川普宣布美國只有兩種官方性別,禁止生理上的男性參加女性競技體育運動......

大學寫作課:性別與性

我在寫作課里閱讀並分析的第一篇文章是蘇菲·路易斯創作的荒誕色情文學《我的章魚女朋友》。文中描繪了很多人類和動物,植物,物品等非人類客體的交媾。

在我看來,大學課程里包含此類內容,略微有一點點荒謬。好在至少它不是必修:有此類興趣愛好的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這樣的課程內容,而對此不感興趣的人不會被強制要求學習。因此,以多元,包容,藝術為名義在人文課程里加入這些內容可以算是尚且合理。

然而,與多元化相關的網課裡面有部分內容的合理性就值得辯論了,因為這些網課是必修的學分。不論你是否感興趣,是否認同,都被強制要求完成。這些網課里的部分內容富有爭議性,比如有個視頻里說「性別與性是一張光譜(Spectrum),任人自行定義......」。

川普上任之前民主黨執政時,美國一共有100多種性別。最荒謬的時候,即使別人認為自己的性別是貓,是豬,是恐龍,你也必須完全理解接納TA。川普再次成為總統以後,美國很多荒謬的思想得到了控制。比如,川普宣布美國只有兩種官方性別,禁止生理上的男性參加女性競技體育運動......

「包容」與「宣揚」的區別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還有灰色地帶。在不影響社會秩序的前提下,允許灰色地帶的存在是包容個人自由的體現。然而,「包容」不等於「宣揚」。

大肆宣揚灰色地帶的合理性,誘導青少年和幼兒接觸灰色地帶,究竟是進步還是荼毒?學校里強制要求每個人學習「性別是一張光譜,有無限種類別」的網課,就是在大肆宣揚灰色地帶的合理性,並誘導年輕人探索灰色地帶。

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確存在著一片性別灰色地帶。處於這片灰色地帶的人很難改變自己的心理或生理情況。的確,人們應該尊重個體差異,不能因為有人是性別或性取向少數群體就忽視其品格,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優點。

然而,允許處於灰色地帶的少數人被正常對待,不意味著要倡導本不處於灰色地帶的人去過度關注甚至嘗試探索灰色地帶。

「恐懼」與「煩躁」的區別

許多人一旦知道你傾向於川普所領導的共和黨陣營,就會立刻給你扣帽子「同性戀恐懼症,跨性別恐懼症,外國人恐懼症.......」。

給人亂扣各種「恐懼症」(Phobia)的帽子,是把「恐懼」和「煩躁」混淆了。只要你不會對別人造成危險或傷害,別人就不會恐懼你。少數群體並不會讓多數群體覺得害怕。但是,如果經常在不合適的場合過分強調自己是少數弱勢群體,並試圖憑這種身份獲得優厚待遇,就有可能會讓多數其他人覺得煩躁。我個人不會因為有人強調自己是弱勢群體就對其感到煩躁——我贊同每個人都有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權利,但是我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因此煩躁。

一個人心裡認為自己是「貓」,是「豬」,是「恐龍」,以及TA想和什麼人,多少人發生親密關係,都是TA自己私人的事情,別人根本不會在意。但是,如果TA非要所有人都認可並讚揚他的特殊性,自認為理應受到優厚補償,那必然會引起一部分人的煩躁和叛逆心理。

*此前美國各種性別的一小部分

「說自己喜歡川普比出櫃還難」

「說自己喜歡川普比出櫃還難」,是深藍大學裡少數保守派同學的口頭禪。很多保守派都選擇低調做人從而明哲保身,表面上附和左翼自由派的言論,實際上投票給了川普。

我去年在Instagram上發了幾篇慶祝川普勝選的故事,導致我的帳號不僅一天內失去了接近十分之一的關注者,還被極端左翼自由派的激進女權主義者網絡霸凌了。儘管如此,我仍然認為表達真實的自我比維護虛假的關係重要。

雖然明白「槍打出頭鳥」,但是我還是選擇公開表達對川普的喜愛與支持。事實上,不論是從校園規範還是美國憲法的角度上來講,我發表的言論都沒有逾矩之處。霸凌才是違反規則和人情的。我去年向學校紀律部門舉報過的一位網暴我的學姐,然後學校相關部門經過一番調查和溝通後,給那位快要畢業的學姐發了一封「Incident Report」以起到警示作用。當時,我還是在身邊朋友的幫助下,才發現了那位匿名網暴者的身份。我的朋友們一部分是和我意識形態相近的保守派,一部分是雖然和我意識形態不同,但是能互相尊重,求同存異的人。

當然,我喜歡川普不僅是因為他在性別方面的思想傳統,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以後有空我再寫寫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門」利與弊。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馨琳日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8/217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