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別被騙了 Google地圖上的「黑洞」其實是…

太平洋「黑洞」之謎:Google地圖上的誤解與真相

2021年,Google地圖上的一張衛星圖像引發廣泛關注——在太平洋中部,一個漆黑的三角形結構悄然浮現,引來網友熱議。這片神秘的黑色區域被戲稱為「地球黑洞」,引發了無數猜測。一些人認為這是一處深不見底的海底深坑,還有人猜測它可能是經過刻意模糊處理的絕密軍事基地。但這背後,隱藏的卻是一個關於自然的簡單解釋。

「黑洞」揭秘:沃斯托克島的真實面貌

這張最初出現在Reddit平台的截圖,標題雖已標明為「島嶼」,但網友們仍爭論不休。部分小報媒體甚至將其作為神秘現象報導。但很快,BBC揭開了謎底:這片漆黑的「黑洞」其實是沃斯托克島(Vostok Island),屬於南太平洋吉里巴斯共和國的33個島嶼之一。

沃斯托克島是一個孤立的珊瑚環礁,面積僅0.25平方公里,位於澳洲以東約6000公里。儘管面積狹小,但它卻在 Google地圖上顯得漆黑一片,仿佛被刻意遮掩。這究竟是為何?

茂密的皮索尼亞森林:天然「遮罩」

根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和學術網站《JSTOR Daily》的報導,這種「黑色」效果源於島上密集生長的皮索尼亞樹(Pisonia trees)。皮索尼亞樹以其茂密的枝葉聞名,濃密的樹冠幾乎將島嶼完全覆蓋,遮蔽了大量陽光。從太空拍攝時,這些樹葉的深綠色因密度過高而呈現出接近黑色的效果。

皮索尼亞樹不僅改變了衛星圖像的色彩,還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環境。根據1971年的一項調查,這片森林成了海鳥的天堂,吸引了包括鰹鳥(boobies)、燕鷗(noddies)和軍艦鳥(frigatebirds)等在內的大量鳥類。這些鳥類常被皮索尼亞樹的黏性種莢覆蓋,幫助其種子傳播到其他島嶼。但這也帶來了負面影響——有時鳥類因被種莢纏住無法脫身,最終在樹下死亡,留下成堆的鳥骨。

無人定居的孤島:歷史與現狀

沃斯托克島的孤寂並非偶然。據1966年《太平洋島嶼月刊》(Pacific Islands Monthly)記載,1820年俄羅斯探險家首次發現沃斯托克島。在此之前,這裡沒有任何人類居住的跡象。其後,儘管有人嘗試探索,但由於缺乏可靠的淡水資源,島上始終未有人類長期定居。

如今的沃斯托克島依然保持著原始狀態——無居民、無開發,仿佛被時間遺忘的角落。而它在 Google地圖上的「神秘黑洞」形象,只不過是大自然的又一次巧妙偽裝。

「黑洞」迷思的背後:網絡時代的誤解與真相

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在衛星影像的時代,即使是最簡單的自然現象,也可能被誤解為神秘現象。**沃斯托克島的「黑洞」**並非深不可測的謎團,而是濃密森林在衛星影像下的自然呈現。

當科技與想像交匯,真相有時比傳言更有趣。

這是一張空中俯瞰照片,呈現出一個近乎三角形的島嶼,島嶼幾乎完全呈現黑色。這張2021年的Google地圖影像,呈現的是沃斯托克島(Vostok Island)。影像在網絡上廣泛流傳,並伴隨著各種未經深思的謠言。(圖片來源:Google地圖)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阿波羅網王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9/217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