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展示東風-3飛彈。圖:翻攝自科羅廖夫
中東地區曠日持久的戰爭和動亂,已經讓很多國家開始越發警覺了,其中也包括沙烏地阿拉伯。最近英國智庫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研究員欣茨通過衛星照片判讀,認為沙烏地阿拉伯最新建造的、規模可能不亞於一座小型城鎮的地下飛彈基地已完工,目前可能已投入使用。
根據《科羅廖夫》今(6)日的報導,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彈道飛彈能力究竟如何,外界一直無法得知其中的細節,只有少數信息可以得到確認,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沙烏地阿拉伯曾向中國購買了東風-3中程彈道飛彈,成為數十年來保證其安全的基礎之一。這次沙烏地阿拉伯擴建地下飛彈城,目的大概率仍是自衛性質,這些來自東方的鎮國重器,不會隨便示人,也不會輕易拿出來用。
欣茨判斷,沙烏地阿拉伯在中部的納布哈尼亞鎮建設了新的飛彈基地,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建造的第一個新的此類設施,開工時間大約是2019年,2024年初基本完工,但其中一些隧道可能仍在進行施工。
從衛星照片判讀,這個新建基地的隧道入口與蘇萊伊爾的沙特皇家戰略飛彈部隊(RSSMF)基地基本相同,附屬建築風格相似,承包商的記錄也顯示這些建築項目由沙烏地阿拉伯國防部負責管轄,因此基本可以確認納布哈尼亞山區這些工程是新的飛彈基地。
納布哈尼亞的新地下飛彈基地。圖:翻攝自科羅廖夫
此外,已經建成並營運多年的幾個飛彈基地也有擴建跡象,比如哈里克和拉尼耶前幾年修建了新的隧道,2019年到2023年間,蘇萊伊爾基地也修建了額外的地下設施部分,位於利雅得的 RSSMF總部在2017年到2019年間也建造了新的建築。欣茨相信這些跡象都說明,在2010年代後期,沙烏地阿拉伯很有可能在中國的幫助下對飛彈基地設施進行了一定擴建和修理。
欣茨指出沙烏地阿拉伯1988年從中國引進東風-3,原因是兩伊戰爭加劇了中東地區飛彈擴散,以及以色列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展現出了長途空襲的能力,讓同為阿拉伯國家的沙烏地阿拉伯認為潛在威脅日益增加,所以向中國購買東風-3來保護自己。
欣茨表示,東風-3使用液體燃料雖然保證了射程,但發射準備複雜且耗時,精度不高又進一步降低了其操作價值。
外界認為沙烏地阿拉伯飛彈基地分布,其中黃色1號為新建基地位置。圖:翻攝自英國智庫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