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遠離Citywalk、咖啡廳,加入到挖野菜的行列。(視頻截圖合成)
隨著中國經濟下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低消費的休閒活動。上海、杭州等地青年正在遠離輕奢的小資生活,加入到既解壓又省錢的挖野菜行列。
近日,以精緻、時髦聞名的上海年輕人,興起挖野菜風潮。武康路Citywalk不香了,外灘bistro、淮海中路咖啡廳也不再是Date首選,上海年輕人湧向了崇明島的野菜坡。
他們利用周末或閒暇時光,走進城市周邊的公園、綠地,甚至是遠郊的田野,尋找並採摘各種野菜。佘山公園是上海熱門的挖野菜聖地,最近每到周末,都被驅車前來挖野菜的摩登青年包圍。
在小紅書上,「上海挖野菜地方」話題已累積3萬多篇秀照筆記,甚至出現由「大佬」帶隊、單價98~198元(人民幣,下同)不等的付費組團野采。
阿jo說,挖野菜經濟實惠,埋頭挖了一下午,她不僅一分錢沒花,還收穫了一大筐野菜。
「馬蘭頭在菜市場要十幾塊一斤,挖到就是賺到了。」阿jo說,而且野菜也比大眾想像中更美味。
挖野菜的風潮也吹到其它城市,對於在杭州從事服裝設計的瑞雪來說,挖野菜是解壓的好方法。
瑞雪說,「不用費腦子,蹓躂半天就能收穫一堆野菜,既玩了又能做好吃的,讓人總期待下一次,看工作日都『眉清目秀』了。」
瑞雪原本的休閒方式透著小資情調:日常Citywalk,心血來潮也去西湖泛舟。然而,隨著服裝生意越來越難做,她加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生活變得令人窒息,在城市裡很難再有放鬆感。
瑞雪加入到挖野菜大軍後,她的周末休閒地換成了郊區,在春挖蕨菜、薺菜,夏采紫蘇、馬齒筧的原始天性釋放中,她又找回了內心的寧靜。
不過,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挖野菜屬於「苦中作樂」。麗雅說,「你要一直蹲著,眼睛也要盯著地面,不一會兒就會眼睛乾澀、四肢沉重。」她挖了沒一會兒就想打退堂鼓,每次收工總是氣喘吁吁。
回到家後,原本以為能鬆口氣,麗雅很快就發現收拾野菜又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緊緊地黏在根部的泥土,必須得用刷子一棵棵仔細清洗才幹淨,而且要儘快處理,否則野菜一旦發熱,馬上就會蔫掉。
麗雅說,「挖的野菜價值不夠20塊,卻要腰酸背痛一整天,去按摩反而花了兩百多。」
隨著工作競爭激烈,收入減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學會省錢、存錢,選擇低消費的生活方式。
最近,在年輕人中開始流行「自帶主義」。有網友發視頻說,出門自帶水杯、午餐飯盒、購物袋等等,每年可以節省上萬元開支,引發許多年輕人效仿。
許多年輕人在消費上也追求性價比,選擇吃「窮鬼套餐」、買打折物品、不進健身房,而是通過跑步「窮鬼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