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電商平台「先享後付」被曝藏騙局 年利率可達18%

在中國整體國民經濟疲弱,民眾消費能力日益下降的背景下,電商平台悄然興起了一種新型消費方式—— 先享後付。許多人被這種乍看很「親民」的消費模式所吸引,卻不知其背後暗含著不少風險隱患。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掉入消費貸陷阱而背上債務,其年利率甚至可達18%。

近年在中國大陸興起的先享後付消費方式被曝暗藏不少風險和隱患。示意圖與新聞無關。(網頁截圖合成圖片)

在中國整體國民經濟疲弱,民眾消費能力日益下降的背景下,電商平台悄然興起了一種新型消費方式——先享後付。許多人被這種乍看很「親民」的消費模式所吸引,卻不知其背後暗含著不少風險隱患。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掉入消費貸陷阱而背上債務,其年利率甚至可達18%。

所謂「先享後付」,就是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先享受商品或服務,然後在約定時間內支付相關款項,購物平台通常都會宣稱「先享後付」免收利息。但在實際運用操作中,卻暗藏著多種消費者始料未及的隱患和陷阱。

《時代周報》3月14日的報導,講述了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先享後付」的案例。

案例一:有消費者受訪時坦言,自從開通先享後付功能,自己的購物頻率比以往高了不少,開始並沒有覺得這種消費方式有什麼問題。直到今年2月,這位消費者在某電商平台購買某商品,收到貨後發現包裝有損壞就聯繫商家退貨退款。平台顯示退款成功,但由於是先享後付,實際退款為零。可是在數日後,該購物平台仍從自己的帳戶中扣除了相關費用。

案例二:大學生張夢為領取學習資料,在小紅書上結識了號稱可教學PS、AI、室內設計等課程的某公司的工作人員,被告知不但可以「先享後付、分期付款」就讀相關課程,後期還可以「邊學邊接單賺錢」,有些一單能賺400元。

最初是先交100元報名費,然後在「啟辰寶」平台簽訂分期協議,學費4800元,分12期,每期交400元。結果學習相關課程一個月後,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張夢,可以將其課程對接京東平台,這樣以後就可以接到京東的訂單。於是,張夢在該名工作人員指導下開通京東白條,原價2000元,每個月需要還款170多元。

其後,張夢在網際網路上刷到其他人類似經歷,得知這家公司提供的全部課程後學完後,公司會找各種理由卡考核,即使考核通過,要想得到公司提供的訂單賺錢也非常困難。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的張夢想退出這筆交易,結果對方聲稱公司整改,有名額可以全額退款,條件是再交2000多元的「材料費」,之後會在10個工作日內退還所有費用。於是張夢再一次受騙。

2024年應屆大專生劉空空大學所學的專業是計算機,被誘導著以「先享後付」方式接受濟南某軟體技術公司的培訓課程,在「融易分期」平台貸款,共貸款21800元。對方聲稱,在該公司的培訓結束後,公司會提供面試機會,月薪在七八千以上,甚至上萬元。

辦理貸款後,劉空空卻發現,培訓課「很爛」,基礎課上完,後面是很多年前的錄播課。而且完成所有課程後,對方推薦的工作崗位,有些是不用面試就可以上崗的實習生,月薪只有三四千,與之前該公司宣稱的內容不符。

而根據劉空空提供的合同,他為這些課程所借款項的利率為6%,還款期數共18期。重要的是,還款方式是前6期僅歸還借款利息,而剩餘借款周期12期為「等額本息」,即前6期每期還款196.20元,後12期每期還款達2012.87元。

針對這個案例,有律師對陸媒分析指出,按照上述還款計劃,後12期等額本息還款2012.87元,實際利率約已高達18%。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的《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提到,過去一年中,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11125條投訴包含「先用後付」,8221條投訴包含「先享後付」,其中不乏針對淘寶、快手、京東等知名電商平台的投訴。

在陸媒的相關報導下,中國網友也議論紛紛,或者分享自己遭遇類似「先享後付」騙局的經歷,或者批評這種消費方式陷阱太多,呼籲公眾提高警覺不要上當。

(網頁截圖)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15/218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