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一天打10萬個電話,AI機器人已成電銷幫凶

深夜,北京地區某住戶王女士又一次被電話驚醒。電話那頭傳來甜美的女聲:「您家孩子需要英語輔導嗎?」她憤怒掛斷,卻發現這已經數不清是本周的第多少個騷擾電話。與王女士對話的並非真人,而是一台不知疲倦的AI機器人——這正是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電銷黑產最鋒利的「武器」。

更為讓王女士驚訝的是,以前的AI機器人客服她能清楚的識別出來,但現在往往對話了幾輪才能確認:「不知道是不是技術又進步了,現在的AI推銷員實在是太像真人了。」

今年央視315晚會將這一次隱秘產業曝光,AI外呼機器人正在成為騷擾電話的幫凶。

實際上,AI電銷產業鏈的運轉如同精密齒輪:首先是擁有數據「捕手」:虛擬營運商以「小號」為掩護,批量出售無需實名認證的以某16或17開頭的手機號,成為騷擾電話的「隱身衣」。

再來是AI「打手」:智優擎等公司提供的外呼機器人,能以真人錄音合成語音,日均撥打10萬通電話,通過關鍵詞觸發話術庫,偽裝成「無限接近真人」的溝通。

這也是此次315晚會重點曝光的部分,根據央視財經調查,眼下使用所謂人工智慧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已經成為行業主流。

首先是機器人不知疲倦,可以日夜撥打營銷電話,其二,智慧機器人輸出的聲音由真人錄音製作而成,讓接聽用戶難辨真偽。在一家名為智優擎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里,負責人田經理打開了一套給客戶測試運行中的系統後台,一家口腔醫院的智慧機器人的話術呈現在電腦屏幕上,每句話都設有相應的觸發關鍵詞,一旦消費者說了相關的語句,智慧機器人會轉到對應的回覆內容。他表示,「AI種類分得很廣,這種是純外呼AI,AI在前期,相當於無限接近一個真正的人幫你呼叫這個電話。」

一天打10萬個電話,AI機器人已成電銷幫凶

另據愛企查顯示,上海智優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張秀芳,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網際網路銷售、專業設計服務、平面設計等,由田航、劉文濤共同持股。參保人數信息顯示,該公司2023年參保人數僅為2人。

根據調查,目前下單AI電銷業務的企業並不在少數,一台外呼智慧機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萬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撥打上千個電銷電話,工作效率遠超人工客服。醫療健康、教育培訓、金融貸款等機構以萬元年費購買服務,將營銷成本壓至人工的十分之一,也源源不斷的滋養這個黑產。

當技術突破倫理邊界,這場「人機對抗」早已超出普通人的防禦能力。正如晚會曝光的後台畫面——密密麻麻的電話號碼在屏幕上滾動,每個數字背後都是一段被侵入的人生。隨著黑產被曝光,這場入侵能否被遏制?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鳳凰網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16/219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