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相比起從前,我們購物的渠道多了很多。
特別是購買肉菜等鮮食,以前只能去菜市場,而現在可以去超市,也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只需簡單地點兩下手機,就可以安心的在家裡等待送貨上門,十分的便利和快捷。
尤其是年輕人,相比起菜市場更喜歡去超市和網上購買。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明碼標價。
無論超市還是網購平台,新鮮的蔬菜和肉食都整整齊齊碼在那,並清晰
地
寫好了價錢,可以接受就買,不能就算了。
一、菜市場的新騙局
菜市場並非如此,菜市場很多時候要講價。可是講價,恰恰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大大的難題。抹不開那個面子,也不知道具體要講成什麼價格。
如此一來,菜市場的生意就相對減少了很多,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有些商家就動起了歪腦筋。
很多年前「地溝油」這個詞有街邊攤販用油開始發酵,繼而傳遍了大江南北,讓很多人談油就色變,以至於,直到現在我們很多時候還是對外面裝好的成品油不夠放心,覺得不安全。
這個時候菜市場的現榨油店就顯得那麼「眉清目秀」,那麼讓人心生好感和安全感。
二、「狸貓換太子」
即使是親眼看到花生、豆子等食物倒入榨油機,榨出來的油也可能不是消費者所期望的安全油。
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事實上,有些黑心店家會在榨油機中的另一個箱子裡事先放好劣質油,看上去流出來的是現榨油,實際上是從另一個箱子裡的劣質油。而消費者即使回家吃著覺得有什麼不對,也不會想到這一方面,最多下次換一家榨油店。
除了吃的油,還能被同樣「狸貓換太子」的就是我們吃的肉了。
在菜市場,商家總是讓消費者自行挑選一塊肉,然後再將這塊肉切下來稱重。殊不知,就是在這麼幾個簡單的步驟里,也能玩出花樣兒。
碰到動歪腦筋的商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他們會在櫃檯底下事先用袋子裝好一些差不多又不那麼新鮮的肉,就在消費者轉頭或是走神的時候,將原本挑好、稱好的肉換成底下袋子裡裝好的拿給消費者。
這麼一來,他們那些不夠新鮮、品相不好的肉就能賣出去了,可消費者卻花了大價錢買了一次不好的消費體驗。
所以,在賣肉的時候,消費者還是要小心一些,不要給黑心商家可趁之機。
三、好壞摻雜一起賣
這樣的騙局,一般在蔬菜和水果的買賣上比較常見。
在菜市場,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商家非常熱情的手捧一大堆蔬菜湊上面來,上面的蔬菜青翠欲滴,新鮮漂亮,然後說是就剩這麼一把,便宜賣。
殊不知,那便宜賣的蔬菜,只有上層一些是新鮮的,而被藏在下面的菜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但因為是被捧著且賣得便宜,很多消費者也不好意思上前翻檢,更有些懷著占便宜的小心思,就這麼稀里糊塗地買了下來。看上去是便宜了,其實買回家一看並不是,反而上當受騙。
水果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店中,我們會看到很多水果會滿滿當當地裝在盒子裡,有些是便宜銷售的,有些甚至更過分,因為裝著好看,反而賣得貴。
但是買回家一打開,也就上面一層、露在外面的水果飽滿好看,盒子中間被掩蓋起來的有的甚至都開始爛了。
若是便宜賣的也就算了,最多失望,可若是買的貴,那可真是買一包氣死人。
結語:
看了以上幾種騙局,我們消費者在平常購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擦亮眼睛,莫要著了騙子的道。
而對於商家來說,誠信是立足之本,還是不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丟失了道德與良心。
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相關部門也需要進行嚴格審查並制決標准,規範菜市場商家行為,從源頭就掐斷菜市場騙局以及以後更多騙局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