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唐寧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數十個國家的對等關稅在周三(9日)生效。然而,中共卻宣布自4月10日起,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34%報復性關稅,還稱「奉陪到底」。之後白宮宣布,美國4月9日對中國再徵收50%的額外關稅,令川普在第二任期中對中國所有商品加征的新關稅稅率,就此達到104%。
中共宣布10日中午起,對所有美國產品加征84%關稅,作為對美國104%關稅的報復。中共外交部當天繼續喊話,聲稱中國「有能力、有底氣應對風險挑戰」。還稱外資看好中國經濟,「放棄中國等於放棄未來十年增長」。
相較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美中邊打邊談,最後達成第一段貿易協議。中方這次為何態度如此強硬?
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因為習近平發現川普根本不想找他談,就直接宣布加關稅,跟川普1.0有很大不同。而習近平內部目前有權力鬥爭的必要,他對美國強硬回擊來拉高民族主義情緒,變成是一個大國對決。
吳嘉隆說,用這種我代表國家跟美國對著幹,你們還來鬥我對付我,這樣說得通嗎?要大家一致對外,不要內部先打起來。就是他現在內部有壓力,所以他就對外轉移焦點。」
《經濟學人》在當天頭條文章中指出,中共的做法,是一場風險極高的豪賭。
文章分析,中共押注的是時間。中共官員評估,美國在加征關稅後,可能面臨消費者價格上升和就業壓力,只要拖到美國物價飆升、就業下滑,川普就可能被迫讓步重回談判桌。
文章還提到,中共已準備多項反制方案。包括暫停在芬太尼議題上的合作,限制美國產農產品進口,針對美資企業採取新措施,甚至減少好萊塢電影的引進。
同時,中共已全面動員官方資源。國企入市托盤,官媒集中宣傳,地方政府也被要求協助企業開拓「非美市場」。
不過,《經濟學人》也指出,在等待美方「扛不住」之前,中共自身的產業鏈可能先受衝擊。整個賭局,代價不小。
對於中共的這些舉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今天(4月9日)在福克斯商業頻道表示,北京的做法「令人遺憾」,是「一次失敗的升級」。
旅美資深評論員唐靖遠對大紀元表示,中共一反常態直接反擊與報復。其實背後反映出一個政治邏輯,中共想要用非常強硬的方式來和川普在第一時間就引爆一場關稅大戰。中共認為它可以利用整個中國大陸低人權優勢,哪怕讓老百姓再一次「大躍進」吃草3年,它也可以扛得過美國民眾。美國人是扛不起的,只要物價稍微漲一點,通貨膨脹稍微嚴重一點,工作機會稍微困難一點,可能很多人就要上街頭了。
唐靖遠說,通過一個拖延的目的,促使川普在自己國內的政治議程之中被迫放棄關稅戰。中共的這種算盤很有可能會徹底落空。
旅居加拿大的時評人公子沈對大紀元表示,任何獨裁政權都必須在他統治的人民面前表現出強硬的姿態。那麼很可能變成一種分裂狀態,就是表面上非常強硬,但真正實施的時候並不會太狠,私下可能和美國妥協,這是更理性的一個做法,既可以照顧到中國人民的民族主義,又可減輕雙方不斷博弈所帶來的經濟負面效應。
美國強硬加高關稅之際,2013年來中共首次就周邊外交召開專題會議。
4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會議。
中共官媒新華社消息稱,習近平4月8日在講話中承諾,通過「妥善」處理分歧和加強供應鏈聯繫來加強與鄰國的戰略聯繫。這是北京和華盛頓貿易戰升級以來中共領導人首次公開講話。
在這次高調的會議上,習近平表示,「構建命運共同體」將成為中共與周邊國家外交的優先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是2013年以來中共最高領導層首次就周邊外交召開的專題會議。
中共試圖與周邊國家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想法,最終很可能只是一種痴人說夢。
習近平將要出訪的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他們在與美國的關稅問題上,似乎都沒有站到中共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