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國際娛樂 > 正文

西方最受尊敬的華人女神,98歲再創歷史

5月5日,98歲的華人傳奇演員盧燕榮登好萊塢,摘下了星光大道上的第2811顆星星,也成為了好萊塢星光大道之星最年長的獲得者。

好萊塢星光大道項目製作人表示,盧燕的星星將設於曾和她一同主演《山路》的演員詹姆斯·斯圖爾特之星旁。

同時她的星星也將緊鄰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美籍華裔女演員黃柳霜。

盧燕1927年1月出生於北京,是梅蘭芳先生的義女,是杜月笙的女兒杜美如的閨蜜。

她20歲赴美,31歲為人妻母、事業有成後,中途改行,勇闖好萊塢,是第一個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好萊塢華人女演員,也是奧斯卡獎的第一位華人評委。

美國前總統里根稱她為「好萊塢的中國明珠」,影帝馬龍·白蘭度欽點她和自己演對手戲,義大利電影大師貝托魯奇稱讚她的表演不溫不火、恰到好處。

5月5日,盧燕在好萊塢星光大道

盧燕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的星星

1957年美國電視劇《槍戰英豪》劇照

2018年,盧燕獲亞洲世界電影節頒發的終生成就獎攝影:Michael Tran

70歲後,她依舊日日磨鍊自己,背劇本、鍛鍊身體,隨時準備登台,年紀愈長愈活躍,在多部電影、電視劇、舞台劇中演出、客串:《乾隆王朝》《如夢之夢》《摘金奇緣》……

《如夢之夢》劇照(攝影:李晏)

《摘金奇緣》劇照

借盧燕摘星成功的契機,我們回想起2019年在話劇《德齡與慈禧》巡演時,與她面對面交流時的情景。

當時的她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什麼作品,希望未來還能繼續有機會在舞台上演戲。」

盧燕的狀態好得和她的年齡幾乎不相稱。90多歲的人,能熟練地使用電腦、iPad。前一天晚上演出結束後,和年輕演員一起慶功到夜裡十二點才躺下,第二天早上八點就起床開始工作。

看書看字不需要老花眼鏡,吃東西不需要忌口,餓了吃蛋糕,熱了吃冰棍。兩年前,她還重新考了駕照——加州的法律規定,每隔幾年駕照就要更新一次。

「不過現在我開車不多了,」她笑道,自覺反應速度在變慢,「最近兩年尤為明顯。」演戲對她來說,有點像和時間賽跑。她要爭取在自己腦子還記得住詞、腿還站得住的時候多上台,儘量彌補自己在年輕時錯過的機會——她錯過的是太多了!

1960年代的盧燕,初相見時,是讓白先勇都怔住的美人,「淨扮的鴨蛋臉,水秀的眼睛」,活脫脫一個玉卿嫂,白先勇感嘆,「沒料到想像的人物竟在眼前。」

然而,1960年代的好萊塢,沒有華人的地位。盧燕是在黃柳霜(1905—1961)日薄西山之時被好萊塢注意到的,他們的影片中總是需要一些東方角色來跑龍套,卻絕不願意讓中國人唱主角。黃柳霜已是移民第三代,從1919年踏入好萊塢到1961年去世,參演影片60多部,絕大部分仍然是演配角。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盧燕儘自己所能,在好萊塢取得了彼時華人女演員所能取得的最大突破。在各種美國電影、電視劇里輾轉演了三年小角色之後,1960年,她終於有機會主演了抗戰題材的黑白片《山路》,成為第一位在好萊塢電影裡有對白的華人女主角。

業界對她進行了極大的肯定,說她的演技「從容,自然,可愛,生動,使人改變了過去對中國女性的陳舊觀念」。然而美國觀眾卻並不買帳,他們對在大銀幕上看一個黑白的中國抗戰故事並不感興趣,影片票房不如人意。

《山路》劇照

1961年,馬龍·白蘭度自導自演《獨眼龍》時,因為欣賞盧燕「自然純樸」的表演風格,欽點她和自己演對手戲。沒想到,後期剪輯的時候,盧燕的戲份被一刪再刪。120分鐘的電影面世後,盧燕只剩兩個鏡頭,50分鐘的電視版播出時,盧燕的鏡頭被刪至全無。

1960年代中後期,盧燕開始把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回華語電影,大放異彩。《董夫人》(1970)助她贏得第一個金馬影后,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看過影片後評論,「她的表演,集美麗、魅力、華貴、莊嚴於一身。」

邵逸夫邀請她首次出演了慈禧,此後,她先後四次扮演這個角色,成為這個歷史人物最經典的詮釋者之一。

在美國,盧燕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中美文化交流上。

電影《音樂之聲》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是經過她的推動引進國內的。《拾玉鐲》《武家坡》《打漁殺家》《牡丹亭》等京昆折子戲的英文版是她翻譯出版的。

她的母親是京劇第一代女老生,比孟小冬資歷更深,是與余叔岩、言菊朋相提並論的人物。梅蘭芳的女兒梅葆玥學女老生,便是請盧燕的母親開蒙。盧燕和母親在洛杉磯創建了「洛杉磯京劇社」,去大學裡示範演出,一做就是28年。

1959年,她加入了好萊塢電影工會,1960年代,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協會吸收為會員,有了對奧斯卡評選的投票權,成為華人第一人。1994年,她晉身奧斯卡金像獎終身評委。

盧燕和鞏俐,中間為美國作家芭芭拉·羅賓遜

盧燕與李安

但盧燕不願意居功。「其實我沒有做什麼實質性貢獻。他們都是有才華的人,他們的成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只是在他們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就看到了他們。」

奧斯卡評委一事她也努力澄清。「我只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協會的會員,凡是會員都是奧斯卡評委,只要做到三個十年活躍在電影行業,就能獲得終身投票權。我入會的時候也就3000多人,現在有8000多人。奧斯卡評選有分工分組,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支力量。」

她最投入的是演戲,而她對待演戲的敬業程度令人難以想像。2009年,她參演王全安的電影《團圓》,有一個場景需要她身處冰水,當時天氣已經很冷,82歲的她二話不說,一直待在冰水裡泡著,直到這場戲拍完。

電影《團圓》劇照

82歲時在《德齡與慈禧》中演慈禧(攝影:李晏)

後排左一為盧燕,前排中間為盧燕母親李桂芬

梅葆玖和盧燕

上海大光明電影院

左起:盧燕大女兒、盧燕、盧燕母親李桂芬、盧燕小女兒

1956年,因為我的丈夫工作變動,我們全家搬到了洛杉磯。

離好萊塢更近之後,我越發不能忘記我的演員夢,平時老念叨「要是」我做了演員多好。

我的丈夫跟我開玩笑,他說你現在多大了,你老想著你會演戲。要不你去試試吧,試試以後如果不成功,你就沒有遺憾了。

我的母親那會兒也沒有再阻止我了,她說你既然這麼喜歡,那就去試一試,孩子我幫你帶。

在好萊塢想入行,必須先拿一個學位,有一個專門的訓練,於是,1956年,我進入加州帕薩迪納戲劇學院進修。那是一個很出名的學校,1940、1950年代出了很多有名的明星和導演,我是那個學校招收的第一個中國人。

我的丈夫其實覺得我是不會成功的,因為那時候我都已經31歲了。他說好萊塢的美女成雲,你那麼老了再開始,我想機會不大。

1958年,我從戲劇學院畢業,成為那一期最優秀的畢業生,在畢業公演時擔任主演,學校請來了當時的百老匯名角傑瑞·阿度為我搭戲。

1958年《中國娃娃》劇照

我們的畢業大戲,挑選了一部東方題材的劇本《八月茶室》,全日語演出。我不會日語,怎麼辦?剛好有個來自日本的朋友,我讓她用日語把台詞說一遍,我錄下來,回去之後再揣摩,就這樣完成了這個戲。

公演了七天,場場爆滿,當時美國最著名的女影星瑪麗·畢克馥也來觀看了演出。謝幕的時候,還有日裔觀眾跑上來拉著我的手,連聲說我演得很好,說我的日語「有東京味兒」。

不過事後我回想,覺得這可能算不上表揚。我的角色是一個日本藝伎,藝伎出自京都,京都腔跟東京的口音是不同的。因此這次經歷反而提醒了我,演人物一定要仔細研究出處。不能扮演英國紳士卻說著曼徹斯特的口音,在美國,波士頓、紐約、加州各地的口音也非常不同。

1962年《死馬騎手》劇照

因為這齣戲的成功,我被校長推薦到了好萊塢,給他的一個老校友的電影試鏡。那是我接到的第一個好萊塢角色,在電影《飛虎嬌娃》裡扮演一個東方酒吧女郎。

導演一開始不肯用我,說我看上去不像一個酒吧女郎。我回去換了衣服,重新打扮,導演還是不肯讓我試戲。我想了想,很誠懇地跟他說:我現在剛畢業,校長介紹我來,我只認識你一個人,如果我沒有一個工作,就拿不到演員證,就不能再找其他的工作,你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試一試?

導演終於答應了,一試,覺得挺好,就把這個角色給了我。演完以後導演對我說,你很有天分,你的前途會很光明。

陳沖、盧燕和Russell Wong(李連杰的師弟)

1962年美國電視劇《Cheyenne》

《安娜與國王》劇照

盧燕(攝影:郎靜山)

《傾國傾城》劇照

《最後的貴族》劇照,盧燕本來想演四位女主角中的一個

李安專門為盧燕在《色,戒》中寫了一場戲

2019年《德齡與慈禧》劇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一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511/221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