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吳洪森:到底誰贏了?

作者:

美中貿易協議簽訂後,中國網紅一片歡呼,說美國慫了,中國贏了。

而以川普為代表的另外一種聲音,則說美國取得了重大成果和重大進展。換言之,美國贏了。

那麼究竟誰贏了呢?

先看達成協議之前互相加征的關稅,美國對中國加征145%,中國對美國加征125%。如此高額關稅,美中貿易根本無法進行。這種關稅,等於是美中完全脫鉤的關稅。是雙方皆輸,只是誰輸得多的問題。

由於美國本土生產低端產品如衣服鞋帽兒童玩具以及製藥原料,不僅成本高昂而且產業鏈也不是短期就能建立起來。其他國家如印度、越南等一時又無法完全取代中國低端產品。

如果現在就和中國徹底脫鉤,美國勢必面臨通脹急劇上升。

通脹上升,明年的中期選舉,共和黨極可能丟失眾議院的微弱多數。

這樣,川普就成了跛腳總統,所有需要國會通過的施政方案,都將胎死民主黨占多數的眾議院。

這是川普必須要避免的政權危機。

也就是說,美國目前不具備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條件。

因此,就美中雙方達成貿易協議,從之前的完全脫鉤,變成不脫鉤,首先就增大了共和黨贏得中期選舉可能性。

中國方面當然很想讓共和黨在明年的中期選舉失利,但是目前的經濟困境,中國沒有底氣與美國硬扛。雙方完全脫鉤,川普的危機在明年,中國的危機在眼前。

完全脫鉤,中國大量企業倒閉,新增1千5百萬失業人口。

在目前失業率已經高到官方蓋牌,連假數據都不敢公布的情況下,再增加一千多萬失業,勢必導致社會不穩,政權不穩。

因此,中國方面也急於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在全面脫鉤,雙方都會陷入嚴重危機情況下,誰更著急,誰自然就讓步更多。誰讓步更多,誰自然就輸得更多。

那麼究竟誰輸誰贏了呢?

看結果:

美國徵收中國30%關稅,中國徵收美國10%關稅。(郵政包裹美國徵收54%關稅)

中國承諾取消所有非關稅的報復措施,如禁止稀土出口到美國,停止購買美國大豆等農產品,禁止航空公司接受波音飛機,將美國一些企業列入黑名單等等。

美國方面有沒有對等取消非關稅壁壘呢?如限制晶片出口到中國,禁止中國資本購買美國土地,限制技術轉讓,以及解除中國企業黑名單?

對不起,美國方面沒有對等取消非關稅措施。一條也沒有。

不僅如此。中國還承諾向美國開發市場。協議的官方表達是:中國承諾向美國開放受限行業。而川普則說成:中國向我承諾全面開放市場。

這兩種表達的差異,就在一個有全面兩字,一個沒有。

全面,意味美國x、谷歌、臉書等都可以進入中國。這可能嗎?

將來的硬仗就在這兩種表達的差異之間。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時間越久,對美國越是有利。尤其當機器人可以用來製造低端產品,美國就敢和中國完全脫鉤。據說,兩年後,美國就可以做到。

臨時貿易協議達成後,股市狂飆,道指上漲千點。市場先贏了。

(吳洪森寫於2025年5月14日上海莘莊)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515/221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