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然知道對台灣發動正式進攻,風險非常大,代價非常高,因為海島在本質上就很難發動兩棲登陸作戰,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諾曼第登陸,這樣的軍事操作坦白說,超過中共的能力。
還有,對台灣發動飛彈攻擊也沒有用處,因為沒有哪一場戰爭是靠空軍來打贏的,最後一定要靠陸地的決戰。金門炮戰期間,中共對金門發射了相當多的炮彈,但也不等於能夠真的拿下金門,美國對葉門胡塞武裝組織發動猛烈的空襲,但也未必真的能團滅胡塞這個武裝組織。
何況,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如果真的下令進攻台灣,那就要給前線總指揮很大的授權,如果對台戰爭失敗,那麼軍委主席要承擔政治責任,如果對台戰爭成功,那麼這個總指揮會變成軍事強人,會有歷史光環,在黨內會開始挑戰黨與國家領導人這個位置。所以,軍委主席如果真的要下令進攻台灣,政治上算來算去都不合算。
那怎麼辦呢?
習近平為了擴大與延續他的權力,於是要向黨內證明他有手段拿下台灣。
第一點,他要在台灣內部培養親中派,培養中共的代理人,目的是撕裂台灣。當台灣內部出現兩種不同的觀點,兩種不同的路線,互相吵鬧鬥爭,這樣才能讓中共有機會從台灣內部下手,來拿下台灣。
第二點,他要對台灣發動認知作戰,也就是不斷培養「疑美論」,讓某些台灣人去質疑美國會不會軍事協防台灣。美國人在想,我都已經為了協防台灣不惜為台灣犧牲流血,而你們台灣人卻還要對美國人質疑,這算什麼呢?所以,最後的效果,就是破壞美國與台灣之間的信任,讓美國也不敢銷售尖端武器給台灣。
第三點,在國際媒體上透過外國智庫學者來製造論點,認為美國軍事協防台灣的代價太大,風險太高,也不是美國的財政能負擔的。這類論點最後指向美國可能會放棄台灣。
可笑的是,如果美國現在不肯付出代價,難道要等到將來失去台灣之後,再來付出更大的代價,面對更高的風險嗎?請問一下,如果失去台灣,第一島鏈被突破,請問日本的國家安全怎麼辦,還有韓國,還有菲律賓與澳洲怎麼辦?當然了,美國自己的國家安全怎麼辦?美國還算是太平洋國家嗎?
到時候美國會發現,一定要奪回台灣,請問那時候是不是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正確的邏輯應該是,與其到時候付出更大的代價,不如現在就付出代價來守好台灣。
以上三點就是中共目前一直在進行的對台策略,也正是習近平所謂的和平統一的策略,也就是如何不用對台灣發動軍事攻擊,最後還是能夠拿下台灣的策略。這也是為什麼中共一直要對台灣保持軍事壓力的原因,就是從外部加壓力,然後從內部來收割。關鍵就在於,要在台灣內部有人,而且還要能撕裂台灣。
賴清德總統應該有看到中共的這一整套策略,所以開始在政治上下功夫,要在台灣內部創造最大的共識,要把以前的獨派與現在的中華民國派團結起來,統一稱之為「台派」,提出三點基本訴求:
1)要維持台灣的民主與自由的生活方式;
2)要追求台灣的國家安全;
3)要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
這樣講,既是為了台灣,也是為了中華民國,這三點是在野黨也不能否認的。
賴清德的努力,是要在台灣內部創造最大的「國民共識」,降低台灣內部被中共撕裂的機會,同時,要把海峽兩岸關係重新定義為「民主與專制的對決」,然後,證明在民主與專制的對決中,民主的這一邊有更高的制度自信,敢去迎戰中共給台灣的任何壓力。
到時候,我們要問,是民主會統一專制,還是專制來統一民主?
賴清德這樣的政治操作,表面上溫和,講道理,可以商談,但實際上,讓中共根本吃不消!因為你跟中共講對等與尊嚴,請問中共是土匪起家,依靠槍桿子橫衝直撞,他什麼時候會跟你講對等與尊嚴呢?對中共來講,一切都是黨的領導,都要聽共產黨的,誰跟你講對等與尊嚴呢?還有,要中共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等於是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正當性,也就等於是要中共的命。
所以,賴清德不只是要證明他不是麻煩製造者,而且還順便引出中共的強硬姿態,等於暴露了中共的野心,想要片面以武力改變國際秩序的現狀,於是,會讓國際社會對中共的土匪流氓性格看得更清楚!也更會接受川普的領導,一起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