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18歲以上的居民患糖尿病概率已達到11.9%,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為35.2%,這意味著每10個人當中,至少有1名糖尿病患者,以及3名糖尿病前期人群。
不能忽視的是,糖尿病前期雖然沒有被確診為真正的糖尿病,但如果不注意任由其發展,那麼這類人要比其他人群更易患上糖尿病。在臨床上,糖尿病前期指的是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降低的一種內分泌疾病,還屬於可逆的過渡階段。
為此,大家要注意積極預防糖尿病。在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上,遺傳因素主要集中在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生活方式,由於長期進食高熱量食物、運動量不足、肥胖等問題,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發生概率;
年齡因素會引發體內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其他因素,還有疾病因素和藥物因素。在這些誘發因素上,尤其我們可以控制的是生活因素,特別要小心「病從口入」。
有的人說要注意甜食,殊不知,糖尿病「幫凶」已找到,排在榜首的不是甜食,而是人人喜歡的食物。
精細穀物: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食物的口感,特別在主食上,人們不再食用粗糧,而是多選擇白米、白面等精細穀物,它們在深加工之後,已然成為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會導致餐後血糖快速上升,從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建議糖尿病患者主食要粗細搭配的營養,粗糧與細糧的搭配,可彌補精細穀物營養價值低,以及增強飽腹感,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目的。
高脂肪食物:生活中,高脂肪食物無處不在,如蛋糕、甜點、油炸食物、動物內臟等等,經常進食這樣的食物,會造成脂質在血管壁堆積,血液循環不暢,增加胰島素抵抗,還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高糖食物:吃糖會不斷刺激大腦分泌快樂的源泉「多巴胺」,但同時長期且大量攝入甜食(糖果、軟飲料、蛋糕等),會加重胰島β細胞的負擔,讓血糖水平失控。
因此,「吃」對很重要,建議糖尿病患者和想要預防糖尿病的人,應飲食均衡、清淡膳食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