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業內人士為您揭露餐館滋補湯的秘密

秘密一:滋補湯基本沒營養。「說現在餐館裡的滋補湯九成九都是假的,一點兒也不誇張。」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烹飪協會副秘書長石萬榮表示,別看菜單上寫著天麻、當歸、乳鴿、甲魚等補品,再配上少則58元、68元,多則幾百元的高價,裡面卻基本沒營養。「名目繁多的湯都是用最便宜的大棒骨熬製的湯底做成。那些豬蹄啊、乳鴿啊也是事先煮好,然後剁塊放入冰箱冷凍,需要端給顧客的時候,就把肉塊和藥材一起加入湯底,利用藥材的氣味掩蓋豬骨湯的腥味,就可以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高價湯了。」石萬榮透露,湯里經常會用到味重的中藥,比如黨參、當歸等,就是為了給湯加味。再者,這些中藥材也基本不是正經藥店買來的。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越來越多人選擇遠離充滿油煙的廚房,在餐館裡解決「口腹之慾」。可是,食物光鮮的外表下,又隱藏著哪些不能說的秘密?有請業內人士為我們一一揭開。

專家支招:湯煲得太久反而營養盡失,餐館裡的湯,都是一煲好幾天,裡面有的只是高脂肪、高嘌呤,還是少喝為妙。在餐館就餐時,不妨點現做的西湖牛肉羹、豆腐湯、番茄雞蛋湯等家常湯。若是宴請,也可以點銀耳羹等,反而更健康。

秘密二:活魚活蝦走過場,死魚死蝦全上桌。一桌菜里,最提檔次的就是魚蝦等海鮮。點餐後,總有服務員拿網兜撈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魚,讓顧客過目。可是,真正上桌的,還是你看到的那條魚嗎? 「其實在很多餐館,那幾條活蹦亂跳的魚就是展示品,上桌的都是死魚死蝦。」從事餐飲工作20多年的王志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一般的餐館,海鮮類的流水量並不會太大,但是又必須買鮮活的撐門面,那剩下的死魚,就被不知不覺端上了飯桌。

專家支招:活魚活蝦其實很容易辨認。一般來說,魚眼突出、魚肉有彈性、表皮完整的大多是鮮魚。有些鮮魚在蒸製過程中肉會裂開,這也是新鮮的標誌。鮮蝦的尾巴是張開的,頭是黑色的,一眼就可以辨認。總體來說,想吃新鮮的海鮮,最好選擇專賣海鮮的酒樓或墮胎量大的餐館,在這些地方水產品流動快,吃到不新鮮的概率要低。

秘密三:海鮮賣的全是水。說起現在餐館賣海鮮短斤缺兩的問題,石萬榮和王志都直言不諱:一般來說,買一斤能給夠八兩就不錯了。有些不地道的餐館,說是一斤其實也就五六兩。「一般人覺得海鮮利潤高,其實並非如此。」石萬榮告訴記者,酒樓賣388元一斤的龍蝦,很可能進貨價就要200多元,再加上租金和人工成本,賣388都未必有得賺,所以只能在秤上做文章。「300多一斤的龍蝦,短一兩就是30多,而且,這部分可都是純利潤。」

專家支招:宴請時點海鮮是為了檔次,一般人也不好意思計較分量,而餐館就是抓住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才敢堂而皇之地短斤缺兩。自家人如果想吃海鮮,可以點按個收費的,比如扇貝、大蝦等,價錢比較透明。如果有條件,還是自己買回家做比較好,畢竟去水產批發市場可以挑到鮮活的,而且可以自己帶個彈簧秤,保證分量。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中華美食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