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美國房地產崩盤和金融危機之前的警燈也在中國閃起

兩位經濟學家說,美國在房地產崩盤和金融危機之前曾亮起來的三個警燈如今也在中國閃了起來,使得政府只有有限的時間擺脫困境。

Reuters

野村(Nomura)經濟學家張智威和陳家瑤(Wendy Chen)在上周六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概述了房價上漲、槓桿的迅速增加和中國潛在經濟增速的下滑如何可能導致一場系統性危機。

張智威和陳家瑤援引凱斯-希勒房價指數(Case-Shiller)說,2001年至2006年,美國的房價漲了84%。這兩位野村的經濟學家對中國官方發布的指數表示懷疑。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04年至2012年,中國主要城市房價上漲113%,漲幅「很溫和」。他們說,官方的數據涵蓋的範圍太廣,包括全國各地年份較久、質量較差的房產。他們說,相比之下,最近一份將這些質量上的差異考慮在內的學術報告發現,2004年至2009年,中國主要城市房價漲了250%。

張智威和陳家瑤寫道,政府顯然認識到房地產行業存在的風險。過去幾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逐漸趨緊的政策用以控制房價……房地產調控和房價走勢的模式一直是推出緊縮政策後房價先是回落,然後反彈。這表明風險並沒有降低。

地方政府依靠土地銷售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房地產崩盤給它們帶來的打擊可能不亞於房地產開發商受到的衝擊。這兩位野村的經濟學家說,各種問題會很快波及到銀行體系──有14.1%的未償銀行貸款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借的,6.2%是房地產開發商借的。

野村的兩位經濟學家倒是認為中國仍有時間避免一場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前提是政府敢於立即開始收緊政策。張智威和陳家瑤估計,這樣做將以今年的經濟增長前景為代價,但即便如此,上半年經濟增速可能仍會高達8.1%,下半年達7.3%。他們認為,及早的收緊政策可能會使違約數量處於可控範圍。

否則,若繼續實施寬鬆的政策,保持今年的經濟增速在8%以上,那麼最早可能在2014年就會發生房地產崩盤。張智威和陳家瑤認為,影響將很快蔓延至整個系統,迫使政府介入救助銀行或地方政府,也許是通過出售公共資產來打掃爛攤子。

最後,增大危機發生可能性的是中國不斷下滑的潛在經濟增速。計算潛在經濟增速並非易事,它是經濟在不產生過量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的最大增速。但即使是比野村分析師更加樂觀的分析人士也認為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速正在放緩,原因是勞動人口不斷減少等因素。這使中國決策者刺激經濟的空間比過去大大減小。

張智威和陳家瑤寫道,金融危機常常發生在技術革命或所謂的「經濟奇蹟」之後,因為投資者和決策者開始高估經濟的潛在增速。決策者可能將潛在增速的結構性放緩誤判為周期性的放緩,進而利用擴張性政策促進增長……為經濟過熱埋下禍根,最後不得不進行痛苦的調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中國實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