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德國漢學家新書:大躍進導致大饑荒

柏林紅書出版社(Rotbuch Verlag)去年出版漢學家韋姆·霍伊爾(Felix Wemheuer)的一部研究史達林時代和毛澤東時代分別發生的大饑荒背景和原因的專著,名為「大饑荒。史達林和毛治下的飢餓」。霍伊爾認為,前蘇聯大饑荒的根本原因在於史達林強制實行集約化。8月5日一期的《每日鏡報》這樣報導霍伊爾對毛澤東大躍進運動導致中國大饑荒的分析:

漢學家霍伊爾研究史達林和毛澤東時代大饑荒的專著封面

「在其研究報告的第二部分,漢學家霍伊爾以毛澤東治下的中國的饑饉現象為對象。從數字上看,中國的饑荒比史達林時代的饑荒更悲慘。霍伊爾引用了一位中國人口學家的估計數字。根據這一估計數字,當年有3200萬人餓死。根據另一些估計數字,餓死人數為4500萬,另有250萬人被打死,多達300萬人因絕望而自殺身亡。隨著『大躍進』運動失敗,毛開始似乎是重複了史達林的錯誤。不過,1960年,他終於做出決定,進口穀物,中止人民公社內的集體化。而直到1960年,在大饑荒高峰期,中國仍對外出口糧食,其中包括民主德國。霍伊爾相信,如果及時中止出口,多達500萬的中國人將不至喪命。而在他看來,後來的文革之所以沒有引發新的飢災,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再對外出口糧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DW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