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胡耀邦下台:太子模仿毛澤東惹怒鄧小平

中共官方對胡耀邦「辭去總書記」的解釋,是其犯了「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的錯誤,但是認真還原歷史,其實胡耀邦被「中央生活會」趕下台,主要是無法公開的三大錯誤,分別是:1、胡耀邦不知當總書記其實是當太子;2、胡耀邦不應該理毛式髮型;3、胡耀邦不該公開贊同鄧小平退休。本文摘自朱健國的個人博客,原題為《胡耀邦三大錯誤須牢記》。

1982年鄧小平與胡耀邦交談

雖然官方對胡耀邦「辭去總書記」的解釋,是其犯了「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的錯誤,但是認真還原歷史,其實胡耀邦被「中央生活會」趕下台,主要是無法公開的三大錯誤,分別是:1、胡耀邦不知當總書記其實是當太子;2、胡耀邦不應該理毛式髮型;3、胡耀邦不該公開贊同「周公」(鄧小平)退休。

1、胡耀邦不知當總書記其實是當太子

1981年6月,胡耀邦接替被迫辭職的華國鋒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其時,胡耀邦絲毫沒有認真總結華國鋒下台的教訓——在「中國特色」下,黨的一號領導人並不是真正由黨代會選舉產生,而是由黨內元老們協商指定,黨代會只是演出個「民主形式」。黨內元老可以隨時罷免黨的一號領導人。華國鋒下台,不是什麼「兩個凡是」問題,而是華國鋒想名符其實,當一個真正領導包括黨內元老在內的「英明領袖」。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當然只有完敗。若是當年華國鋒老老實實甘當「太子」,對鄧小平、陳雲葉劍英等元老惟命是從,他是不會被迫辭職的。但華國鋒不讀史,不知《資治通鑑》,不懂周公可以放成王,不明軍隊不是有個「軍委主席」名號就可以指揮的,必須有一幫「自己的人」,才可真正調動軍隊。

如果說胡耀邦開始接任中共中央主席時,還不明白上述道理,情有可原,但三個月後,1981年9月,鄧小平等讓胡耀邦由「中共中央主席」變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時,胡耀邦還沒體會自己是「太子」,就太說不過去了。為什麼要將「主席」改稱「總書記」?鄧小平其實是在以此教導胡耀邦:毛澤東當年為中共中央主席時,特地讓鄧小平當「總書記」——讓鄧小平統管中央書記處,主持一線事務。而黨的戰略、軍政大權,「總書記」無權,必須得聽主席的。元老大約發現,華國鋒所以糊塗到在元老健在時自詡「英明領袖」,無知地炫耀「交城有個華政委」,就是個那個「主席」名稱讓他找不著北了。為了防患於未然,所以在胡耀邦剛剛當三個月「中共中央主席」時,就趕緊給其降溫,讓其改稱「總書記」。本以為,鄧小平當「總書記」時,胡耀邦是團中央書記,親歷過這一段「總書記是備用太子」的黨史,胡耀邦應該完全明白鄧讓自己改稱「總書記」的深意。然而不知為何,胡耀邦似乎毫無感覺。

2、胡耀邦不應該理「毛式髮型」

據許多公開照片,胡耀邦在當上總書記後,很快改變原來左右三七分的髮型,變成了頭髮皆向後梳的大背頭,這種大背頭有展示領袖寬廣額頭的豪氣,在文革前,主要是毛澤東主席的專用髮型。劉少奇當上國家主席後,也向毛澤東學習,採用了「毛式髮型」。雖然覺得不太像,但已經犯忌了。「髮型即為志向」,也許這讓毛澤東從直觀上看到「取而代之」的威脅。相比之下,鄧小平深通「髮型政治」,知道進中南海,要如林妹妹初進大觀園,每一步都要小心,「髮型無小事」——鄧小平始終與毛澤東的髮型保持大距離,始終只理一個工人式的平頭。也許正是這個「平頭髮型」救了鄧小平,毛澤東一再稱讚鄧小平懂得「棉裡藏針」,韜光養晦。

面對已有「周公之權」的鄧小平仍然保持「平頭髮型」,胡耀邦毫無啟示,卻妄自理了「毛式髮型」,這當然讓元老深感恐慌——辛辛苦苦培養一個「太子」,卻是個喜愛僭越的不懂規矩者!

胡耀邦不知高幹必須注意「髮型政治」,不知「太子」要學會以普通髮型示弱養晦,不知鄧小平長期保持「平頭髮型」,如同劉備種菜麻痹曹操,而是以採用「毛式髮型」宣誓要真當黨一號。在元老們看來,就以胡耀邦妄自展示「毛式髮型」,就已經表明了要逼鄧小平等人退休。

胡耀邦如此「政治上不成熟」,結局可想而知。

3、胡耀邦不該公開贊同「周公」退休

胡耀邦政治秘書林牧的回憶錄曾透露了胡耀邦公開贊同「周公」鄧小平退休的細節。現摘要如下——

鄧小平同胡耀邦之間主要分歧在於,是否實行政治體制改革,是否實行民主和法治;可是,導致鄧小平廢黜胡耀邦的直接原因則是,胡耀邦希望鄧小平退出一線領導崗位。本來,這是胡、趙(紫陽)、萬(里)、習(仲勛)的共同意見;但是,在最後關頭,支持胡耀邦最堅決的是習仲勛

1986年5月24日,胡耀邦在和四川省一些老幹部談話時,提出了實現領導班子年輕化的大膽倡議。他說:「明年,也就是1987年,我們黨將要如期召開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我們必須下決心解決領導班子年輕化的問題。黨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中將有三分之一的老同志退休,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名新同志將被選入新的中央委員會,這些同志中將有80%到90%是五十歲上下。另外,我們應該讓一些年齡在35歲到40歲的更年輕的同志進入中央委員會。……現在,我快70歲了,也到退休的年齡了,那些已超過80歲的老同志,更應該往下退了。有沒有全局觀念,就應該在這個問題上體現出來了。」這個講話傳到各級黨組織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胡喬木認為他再一次倒胡樹鄧的時機已到,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他說:「我們黨內像小平同志這樣經驗豐富、資格很老的革命家不多了。我們這些比他小十多歲的人,充其量只能稱之為黨的領導人,而小平可以說是我們黨的第二代領袖。我不反對民主政治,但民主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我認為在我們國家政治制度面臨轉折關頭,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政治領袖繼續領導我們完成這個轉變。這也是我堅決要求小平能在十三大繼續留在黨中央的立場。」

王震楊尚昆、彭真、廖承志在發言中支持胡喬木的意見。接著,胡耀邦發表了一篇坦蕩、明快、無私、無畏的意見。他說:「我們在討論明年黨的十三大指導方針時,一定要順從潮流,順從民心。在本世紀初中國結束封建專制以後,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世界各國流行的理論和思潮都在提倡和實踐過。中國人民最後選擇了民主和科學作為最高社會價值和目標。這是在長期專制和落後壓抑困擾下的中國人民的最後選擇。四十年建設,十年動亂,又加上了一條法制。這些已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這和我們始終所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原則是完全一致的。黨中央領導要不要年輕化,已不再是口頭上討論的問題,而是必須馬上著手實行了。如果說過去我在這個問題上表現的含糊,不太明確,容易使大家產生誤會的話,那麼今天我就十分具體和坦白的講,我贊成小平同志帶頭退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帶頭。只要小平同志退,別的老同志的工作好做。我的總書記任期滿了,也下來,充分給年輕同志讓路。」

耀邦發言以後,鄧小平紋絲不動。聶榮臻說:「小平同志都要退下來,我還留在中央幹什麼?我也要求退下來。我們這些老同志應該在我國完善政治民主、法制的各項制度和程序中再立新功。如果我們能推動這些成果早日實現,那實在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習仲勛發表了一篇充滿現代民主意識、毫無黨腔黨調的精闢見解的意見。他說:「法治是現代政府管理社會的最好方式,也是我們走出困境、走向明天的最佳選擇。實際上,今天這個會就是在昨天和明天之間選擇。我們面前擺著兩條路,一是恢復和繼續走』全能政府『即』人治『的老路,靠一位偉大領袖發號施令,用計劃經濟甚至專管的辦法去解決經濟領域層層盤剝的問題,靠學習領導人講話或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去解決以權謀私、腐敗墮落的問題,用加強紀律去解決思想、理論、文化界的是非問題,如果還是這樣,小平同志就是活一百歲也解決不了我們的體制轉變。」

講到這裡,王震激動地說:「你們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還要不要權威!承認不承認小平同志是我們黨的最高權威?……」萬里說:「王老啊,你不要激動啊!」「要小平同志掌舵我沒有意見,我只想糾正一下,現在要樹立的權威不是個人,而是集體。民主才是我們最高的權威。」接著發言的,楊得志、烏蘭夫、倪志福贊成鄧退下來;彭真提出了上了年紀的都退,只留鄧小平一人當代表,陳雲、宋任窮贊成彭真的意見。鄧小平眼睛盯著趙指明要他表態,紫陽只好說了幾句違心的話,胡喬木又趁機起鬨。這時,習仲勛措詞尖銳地指責鄧小平:「防止封建專制披著革命的外衣頑固地盤踞在統治地位。……從現在起,我們應當堅持從人治向法治過渡,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為了革命,為了前進和發展,小平同志退出中央,實行退休制,就會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又立一次大功。」

鄧小平冷冷地說:「說穿了,你們是不希望我再過問中央的事,嫌我干涉你們的工作了是不是?那好,我可以不干,一退到底。」習仲勛馬上說:「不是這個意思,耀邦和我沒有嫌小平過多干涉我們工作的意思。我只是從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出發來講這番話的,同時也考慮到小平的健康。周恩來同志由於工作太勞累,活了76歲,就過早地離開我們,毛澤東同志雖然活了82歲,但有幾年一直害病,未能很好地行使領導職能,所以我們必須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啊!」

會議在沒有達成一致決議的情況下不歡而散。可是,鄧小平要把胡耀邦拉下馬的決心已經下了。

4、胡耀邦只是個衝鋒陷陣的將才

如何評價胡耀邦希望鄧小平退休?我以為,不可簡單地結論。如若承認「中國特色」一時無法改變,那麼,胡耀邦就不應公開表達「希望鄧小平退休」,作為一個政治家,並不能隨時說真話,必須懂得政治家要因時制宜,懂得有時無聲勝有聲,有時退讓是前進,有時沉默是智慧,有時違心是必須。

即使以人情世故而論,受鄧擁戴上位的胡耀邦,也不該以總書記的身份當面建議恩人鄧小平退休——即使鄧小平想退休,也不會在愛將要自己退休時同意退休,此時退休毫無面子,等於是被弟子逼退休,何等無顏面!——換位思考,我遇到這種情景,也會賭氣決不退休:誰願意被人傳揚說是讓弟子逼得退休的呢?應該尋找合適的時機和能給鄧小平面子的方式來暗示鄧退,而不是當面直言。普通百姓被迫下崗尚且接受不了,至今恨恨,何況要鄧從一國之主龍椅上退下?

胡耀邦太天真太率直太不懂「中國特色」了!

歷史的選擇與淘汰,往往有著真正的規律在起作用——這是否也說明,胡耀邦只是個衝鋒陷陣的將才,而缺少領袖和帥才的天分?

在胡耀邦百年之際,我們感念胡耀邦的人性超越黨性,我們也牢記胡耀邦悲劇的教訓。如實總結「中國特色」下官員的生存法則和上位規律,讓後來的改革家能夠安全取得改革權,想必在天有靈的耀邦,也會悽然一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