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漸漸變老的70後,一路奔跑,一路辛酸

01

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寫作文。在我的腦海里,有一句印象很深的話:「翻過屋後的那道山樑,你會發現,山後面還是山。」

是啊,生活就像一座大山,壓在身上,好不容易扛住了,可是另一座大山又來了。

我們常常安慰自己「熬過這一陣子,就好了」,可是熬過去了,接著還要熬,似乎永遠都熬不出頭,苦難一直如影隨形。

作為一名70後,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說死還早,說老已老,說年輕,青春已經遠去。

我們總是羨慕老一輩的人,他們退休了,拿著退休工資,可以享受生活了;也羨慕年輕人,可以活得無憂無慮,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得到父母的幫助。可是,70後的人呢?一切只能靠自己,多數的人,都是白手起家,未來幾年,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管好父母,想一想,都脊背發涼。

漸漸變老的70後,一路奔跑,一路辛酸。不管生活有多累,我們都不敢停下來。看看頭上的白髮,臉上的皺紋,又似乎不得不停下來,畢竟自己也不再年輕了,一晃就到了奔五的年紀了。

02

70後的人,現在也不容易。

昨天,和朋友阿周一起聊天。

阿周說:「奮鬥了大半輩子,就是在城裡買了一套房。未來要如何面對,還真的很迷茫。」

阿周今年四十五歲,一直在東莞深圳打工。今年,他把打工積累的錢,全部用來買房。房子買好了,裝修的錢,他還要借五六萬。幸運的是,他在打工的時候,廠里交了社保,等他六十歲的時候,應該可以拿到退休金。

阿周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和孩子。父母一直都是農村人,靠種地為生,如今,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了,生活費也沒有著落,存款也就那麼幾千塊。

阿周的大兒子在上高中,小兒子才四歲。孩子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可是,阿周賺錢的本事,卻越來越小了。

「上有老,下有小」,不僅僅是一種生活,還是一份責任。70後的人,應該正在體驗這樣的生活,也在扛起這樣的責任。

有時候,常常要把自己想像成一位「頂著白髮奔跑的人」。想一想這樣的場景,不覺就有一種流淚的衝動。

有人說:「只要有了錢,百分之八十的痛苦,都可以解決。」可是,我們真的沒有錢,哪怕是賺了錢,多半用來買房買車,很多人連養老的問題,都來不及考慮。

如果六十歲不能退休,那麼晚年的生活,就更苦了。兒女外出創業謀生,自己還要力所能及地去打工賺錢,只要停下來了,就連生活費都沒有著落。這樣的晚年生活,真的不敢多想。

03

70後,一路奔跑,一路辛酸。

小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是窮人的孩子。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為70後,「當家」不僅僅體現在努力讀書方面,還體現在努力做農活方面。

我還小的時候,和父母去菜園裡除草。母親說:「看你這架勢,就對了。以後不愁混不到飯吃。」

母親的意思是說,我能夠揮舞著鋤頭,能夠種好地,就是「能人」,就能夠從土地里找到吃的了。插秧、餵豬、放牛、砍柴、割草......這樣的農活,我都做過。

夏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雙搶」,必須和時間賽跑,在規定的時限內,把早稻收割,把晚稻秧苗插下去,否則就會影響晚稻的收成,也會影響一年的收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即便是一家人都努力干農活,但是家庭依舊很窮。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常常有人家斷了炊煙,因為家裡沒有米了。

一頓南瓜粥,一頓紅薯,一頓芋頭湯,就是我們熬過「青黃不接」的苦日子的東西。現在,聞到烤紅薯的味道,都會令人覺得鼻子酸酸的。

都說,苦難是一種體驗,可是日子太苦了,真的不是一種體驗,而是會令人懼怕。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70後,都活得像黃連一樣苦。比方說,在一些萬元戶家裡,孩子們就不會很辛苦。那時候的萬元戶,就是村裡的「富人」,過著令人羨慕的好日子。

04

命苦的70後,也會苦中作樂。

小時候,擠在一台黑白電視機前,看並不清楚的電視畫面。那時候,看過霍元甲、武松打虎等。看電視,還得看天氣好不好,如果天氣不好,電視畫面上就會有很多雪花點,因為信號很差。

村口的大樹下,就有我們的遊樂場。踢毽子、跳繩、攻城、玩彈珠、爬樹、捉迷藏,我們玩得不亦樂乎。夏天的時候,可以去河裡捉魚,去稻田裡捉泥鰍。秋天,山裡有野果,雖然野果的味道有些苦澀,但是吃起來,津津有味。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想成為科學家、數學家。到了上初中,很多同學都是讀寄宿,要背米帶菜去上學。

一壺干辣椒黃瓜皮、一壺酸辣椒油豆腐,就是一個星期的菜。夏天的時候,菜都變味了,還得吃。吃飯的時候,宿舍里飄著香味,聞一聞都是快樂的。

長大以後,我們外出打工,領工資的時候,心情特別快樂。

我在東莞企石鎮打工的時候,第一個月領了六百多元工資,心裡樂開了花。雖然每天加班加點,但是為了賺錢,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越來越理解「漂泊」兩個字的含義。我們都是漂泊的打工人,看過異域的風景,心卻一直惦記著回家的路,想著家鄉的山山水水。

05

漸漸變老的70後,依舊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人生路很苦。抱歉,我們還沒有跑完全程。

未來的十多年,依舊是改變命運的關鍵時間。如何照顧年邁的父母,如何供養孩子上學,如何讓下一代過上好日子,如何讓自己老有所依,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別以為苦日子就熬到頭了,其實是進入了另一種境界而已。

「五十知天命」,對於命運,我們有了新的認識,但是我們不能認命,只能看清命運,然後順著命運發展的方向,再努力一把。

一回頭,人生就過半了。下半場,依舊要奔跑著前進,苦不苦自己知道就好,學會做一個含淚奔跑的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