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怕基層社會不穩!中共監控物業管理; 「網貸教父」倒下!4000億平台被立案

恆大汽車停工;半個中國停電多地無預警;電網「有崩潰危險」,原因及影響;「限電」這次終於限出事了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17日在廣東調研時強調,要優化網格化基層管理機制,提高影像監控覆蓋率,將物業管理納入監控範圍。

近期以來,中國十餘個省份相繼祭出限電措施,並下令部分工廠停業限產,而且東北多個地方因為缺電,對百姓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官方稱電網或有崩潰的危險。那麼中共突然限電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會帶來哪些影響?

早前「網貸教父」周世平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現在其旗下P2P網貸平台也被警方調查。

恆大集團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24日恆大汽車因拖延支付貨款和工程款,部分項目停工。

中共一再承諾保護智慧財產權,但日前外媒報導,中共正在利用一種新的法律手段來應對外國公司對中企的智慧財產權盜竊指控,引發美國關注。

擔心基層社會不穩,政法委將物業管理納入中共監控體系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17日到廣東調研時提到,當前中國國內外安全環境趨於複雜,有必要優化網格化基層管理機制,提高影像監控覆蓋率。

中國近年發生多宗民眾矛盾糾紛得不到及時化解,都跟「基層治理」有關。他認為「網格化」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創新舉措,要求優化、細化網格管理。要求網格員走近群眾、及時發現問題苗頭,組織政法幹部、黨員到所在社區網格報到,充實力量。政府部門推廣「紅色物業」管理,引入黨員大學生參與,讓社區幹部兼任物管黨組織負責人,讓物管隊伍成為社區黨的工作隊。

圖:2021年7月15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人們在監視攝影機附近拍照。

熟悉中國議題的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自由亞洲電台說,政治問題上是為了揭發所謂間諜活動,但最近國內經濟轉差導致失業嚴重,引發社會不穩。中共當局希望這種像毛澤東年代的街道委員會,可以解決當地社會問題。

現時中國監控率及範圍已經相當廣泛,為何還要安排人手做這種「網格員」?林和立指出,機械始終不能完全代替人類,中國是要多層次監控。

北京異議人士季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說,在中國,人民早就「裸奔」了,特別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他說中國早就提升監控,疫情期間更做到「360度監控無死角」,現在只是擴大範圍免得有漏網之魚。

江蘇宜興時事評論人士張建平則表示,現在當局是又回到政治審查,他認為有司法獨立、人人平等等普世價值,社會才會穩定,否則只能透過這些手法維持所謂的穩定。

中共官方早在2019年10月開始推出行政管理改革,藉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碼化的平台,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網格。

網格劃分標準各地不同,原則上以居民區為主,每格不低於300戶。而屬於公務員居住小區則可擴大網格戶數。街道幹部、公安司法人員、社區工作者作為網格管理員,官方指,網格員負責網格內的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各項事務。有輿論指這其實是監控人民的手段,任何對政權造成威脅的「隱患」都會向上呈報。

中國電荒蔓延,東北多地無預警停電,電網「有崩潰危險」

據官媒《新京報》9月26報導,近日不斷有網友反映,東北多地沒有通知突然停電,令居民措手不及,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有些地方一天停幾次電,有些地方停電超過12小時。

圖:東北電管局無預警停電限電,吉林水務公司發通知提醒。

國家電網吉林供電公司、國網通化供電公司分別於9月23日晚10點左右發布通知稱,按東北電網指令,吉林(省)電網於當天16時37分採取限電措施,全省9個市區均執行了限電。恢復供電時間等待通知。

這兩則通知目前已經刪除。

通知提及了限電原因:受電煤緊缺、火電機組停機容量大、新能源發電電力偏小和電力負荷增長等因素綜合影響,東北電網電力供應持續緊張。通知稱,若電力緊張情況沒有緩解,限電工作可能會持續。

報導引述國家電網客服工作人員表示,東北地區已經首先對非居民執行了有序用電,但是仍然存在電力缺口,整個電網有崩潰的危險。為了不造成大面積停電,才採取了對居民限電的措施。

吉林市新北水務有限公司26日發布通知指出,將定期、不定時、無計劃、無通知停電限電,持續到2022年3月,停電、停水將變為常態。這一通知,引發中國民眾熱烈討論。

據此前陸媒報導,中國十幾個省份都推出限電措施,包括下令部分高能耗產業停工限產。其中,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印染業遭大面積關停。多地發出的限電通知都稱,本地出現用電缺口。

據大陸媒體周日消息,廣東省發布《致全省電力用戶有序用電、節約用電倡議書》,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節能辦公,空調製冷溫度設置不低於26℃,辦公場所三層樓及以下停止使用電梯。

倡議書還要求企業與居民積極參與節約用電,綠色低碳,居家照明儘量利用自然光,鼓勵空調設置溫度不低於26℃。

廣東電網自16日起針對工廠執行「開二停五」用電方案,每周有4天實施錯峰輪休。

《經濟觀察報》指出,各地強制限電的措施是因為一些地方為了保證今年內完成「能耗雙控」(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的指標,採取「一刀切」的行政手段、「運動式」壓減能源使用。

這波停電措施,最受矚目的是中國東北3省的限電,地方政府直接將限電措施從企業擴大到民生領域,引爆民眾吐槽,「東北限電」取代孟晚舟返中信息,奔上熱搜。

中國網友稱,「太氣憤了,突然停電造成去血液透析的姑姑無法搭電梯,只好由姑丈背著爬14樓。」有人無奈抱怨:「停電害我飯菜煮不熟、熱水喝不著,白天不能睡、晚上來電還得加班」、「10度左右,你給我停電」。

中共「限電」這次終於限出事了

最近,拉閘限電在不少地方上演,大多數人都以為,這一輪限電主要影響的是企業。實則不然!一些地方的限電,對百姓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影響,比如東北,就是一個突出例子。

26日早上,有一位東北網友在微博上披露了自己驚心動魄的經歷——因為限電,他們一家三口的小命差點玩完了。

據他說,由於東北現在天氣寒冷,他家晚上睡覺時需要燒煤取暖,燒煤產生的廢氣,通過排氣扇排到室外。

但是,由於停電,排氣扇無法啟動,廢氣排不出去,蓄積在屋子裡,結果全家一氧化碳中毒。

[page]

幸運的是,半夜他母親心臟病犯了,他醒來後,及時發現了危險,在中毒狀態下,迷迷糊糊撥打了120,醫生及時趕到把他們救了。

至今,他的父母還在住院治療,他自己每天也得去高壓氧艙做吸氧治療。

此事也從側面反映出,拉閘限電絕不只是給企業帶來損失,給百姓帶來不便而已,其對社會生活的深度影響,超乎想像,一不小心,就可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情。

微博上,東北限電的話題下,許多人都在吐槽限電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衝擊,看得讓人觸目驚心。

中國多省突發限電令,各方分析原因及影響

中共突然限電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會帶來哪些影響?

湖南商人李文(化名)23日表示,現在用電緊張是因為南方目前氣溫還比較高,「用空調比較多,電耗比較大,所以這段時間比較緊張,過一段時間涼快後,民用電可能會稍微緩解,供應電會慢慢緩解下來。」

中國天氣網24日訊,南方罕見「秋老虎」,多地或將打破9月下旬連續高溫紀錄。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表示,南方超期高溫,用電加大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要保證在建工程用電,「一些建築企業工地用電增加,新聞說房地產企業恆大在連夜開工,還有公路鐵路、港口橋樑在建項目,像深中地下隧道建設,包括廣東輸往香港的水利這些國家大型工程、重點工程都沒有停電。」

他認為,煤炭庫存減少也是一個原因,「今年7月、8月、9月一直電力都比較緊張,7月、8月粵電力緊張是因為煤炭庫存減少,大家都在搶煤。這樣持續下去會延續到最後一個季度。現在也進入枯水期,水力發電沒法進行。」

中國水利專家王維洛有另外的看法,他表示,中國的發電機的發展速度一直比電的生產量發展速度要高很多,最近幾年電力需求沒有這麼快,找不出它電力供應(為何)不夠。

他認為,它的目的是為了電費漲價,「它說煤炭不夠那電就不夠了,那就得漲價來促進這些企業的生產。因為能源部門是壟斷,它動不動就給你躺平,利用國家給它的壟斷地位收取暴利。如果是因為政府使進口煤價抬升,它就躺平不幹了,威脅中央政府。所以,所有的政策是為了照顧這些壟斷企業的利益來制定的。」

對於這次為何突然限電,王維落說,11月要召開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共是要做出一個姿態來,「它『能耗雙控』真執行,那麼,能源能耗高的鋼鐵、冶金、化工國有企業就不能生產、就要関停,現在拿這個理由把那些民營企業關掉,那就是做給別人看的。」

「這不是一個要見到效率的政策,這個事情明擺著就是作秀。但問題關鍵是中共政府沒錢了,它只有通過漲價來收取更多的錢回籠,以前是房價漲,現在房價不漲了,那麼,現在一般的消費品就得漲,而相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降低了。」

李文認為,是因為原材料煤炭價格上漲,發電成本跟電價出現倒掛,「有些電廠因為煤價上漲要限產,不限產就會虧,與其虧還不如限電,所以,現在不敢放開馬力開。」

比如,用煤炭發一度電可能現在要零點七元多成本,「而目前,一般民用電是0.588元一度電,純商業用電一元多一度,肯定要先維持民用電,犧牲一部分企業用電,或者輪著停。多半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李文說,如果持續到年底,會影響到老百姓過年,「一般企業年底都要發獎金,如果那個時候還停電停產,老百姓會很難過,收入減少,逐步很多人會陷入困難,家庭生活陷入被動局面,可能過年都過不好。」

「網貸教父」倒下!4000億元級P2P平台被立案偵查

昔日「網貸教父」周世平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後,其旗下線貸平台也被警方調查。25日,深圳市警局福田分局通報,對「紅嶺系」旗下「紅嶺創投」網貸平台、「投資寶」網貸平台、「紅嶺資本」線下理財項目立案偵查。

官網數據顯示,在上線經營12餘年時間裡,紅嶺創投平台累計出借人超過274萬,累計出借金額超過4500億元,累計交易筆數高達1234萬筆,目前待償金額達182.63億元(不含淨值)。

據公開報導,截至目前,「紅嶺系」旗下的「投資寶」和「紅嶺資本」分別涉及60多億元和10億元的待付金額。

恆大汽車部分項目停工,欠薪欠款情況恐惡化

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恆大汽車)9月24日宣布因拖延支付貨款和工程款,部分項目停工,員工工資等支付情況恐繼續惡化。恆大汽車的母公司恆大集團目前仍陷在債務危機之中。

彭博社9月23日引述匿名知情人的消息透露,恆大汽車未能向其部分員工支付薪資,一些中層管理人員尚未收到9月份的第二筆薪水;恆大汽車也未能向一些供應商按時支付款項,一些設備供應商早在7月份就開始從恆大汽車上海和廣州工廠撤出員工。

9月24日,恆大汽車股價暴跌逾23%,最新股價為2.23港元。

24日晚間,恆大汽車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承認:「鑑於本集團流動性的問題,在本集團恆大‧養生谷及新能源汽車生活空間配套中,造成有延遲支付供應商和工程款情況,導致部分相關項目停工。截至本公告日期,本集團為部分項目爭取復工未獲得重大進展。」

中共用新手段抵制智慧財產權盜竊指控,美關注

中共正在利用一種新的法律手段來應對外國公司對中企的智慧財產權盜竊指控,引發美國關注。

據《華爾街日報》9月26日報導,在2020年以來的四起重大案件中,中共控制下的中國法院發布了所謂的禁訴令(anti-suit injunctions),阻止外國公司在全球採取法律行動來保護其商業秘密。

其中的一個案子是美國德拉瓦州的技術研發公司「交互數字公司」(InterDigital)與中國小米公司之間的糾紛。「交互數字」擁有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無線和數位技術專利。

當在「交互數字」和小米進行的長達七年的談判破裂後,小米在2020年6月9日首先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武漢中院)提起訴訟,提請就專利許可使用費進行裁決。

應小米的要求,武漢中院發布禁訴令,禁止「交互數字」在武漢官司結束前在全球起訴小米。這家中共法院表示,如果「交互數字」執意起訴下去,將面臨相當於每周約100萬美元的罰款。

「華日」稱,對於貿易律師和其他與中國公司在智慧財產權問題上有糾紛的人來說,「交互數字」案是中共無視外國公司專利、版權和商業秘密的最新跡象。他們表示,儘管北京做出了承諾,包括在《2020年中美貿易協定》中做出的承諾,但在關鍵領域,情況並未改善。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