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父母那些讓我厭惡的行為,為何又會出現在我身上

行為模式和負面情緒可以通過教養代代相傳,但人類的特殊之處,正是有能力、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及環境,這也是我們反思家庭教養的意義。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除了身高、相貌、眼睛的顏色,在家族中世代相傳的還有溫柔大方、斤斤計較、幽默開朗、尖酸刻薄、棍棒教育、愛的感召,或者暴躁易怒⋯⋯

這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生物學上的遺傳。美國一項研究調查了469名被收養者。這些研究對象平均在出生後29天就被收養了。他們親生父母的性格特徵,在孩子出生後不久就接受了詳細測量。這些孩子則在9〜16歲間接受了性格特徵的測試,結果顯示親生父母與子女在性格特徵方面沒有顯著關聯。

行為模式和性格的代際傳承是通過教養完成的。我們的一生就是在模仿父母的表情、動作、語言中開始的。英國兒童心理醫生、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中指出,相比其他物種,人類依靠父母生存的時間最長。人類自出生起就一直努力迎合自己的養育者,期盼贏得他們的關愛並獲得其他物質方面的滿足。子女幼年時期受到父母的完全掌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竭盡所能迎合父母喜好的做法完全合乎情理。久而久之,我們潛意識中模仿父母的部分,逐漸演化成我們自己的性格特徵、思維模式的一部分。就像我們並不總能遺傳到父母相貌中「好」的一面一樣,我們對父母的模仿也並不總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兔子暴力》劇照

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中談到過一個案例。20世紀初,有一位母親認為親生女兒A十分醜陋。為了不讓訪客看到(同時也不讓自己看到),她常在嬰兒臉上罩頭巾。這個女兒A一生都未摘下過面紗。

20世紀40年代,女兒A也成為一位母親。她曾寫道,自己的一個女兒B「非常難對付。她會大喊大叫直到得到想要的東西。從出生到長大,一直既吵鬧又難管」。20世紀70年代,「難對付」的女兒B生下了自己的女兒C。她抱怨女兒C有多麼貪得無厭,總是不停地尖叫吵鬧。最後,在2013年,女兒C給奧利弗·詹姆斯寫了一封郵件,談到自己7歲的女兒情緒多變,經常發怒,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什麼時候去上學、要不要去上學都能激怒她。

《小偷家族》劇照

這個案例呈現了行為模式和負面情緒是如何代代相傳的。在一項以180位母親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受過虐待的母親中有70%會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虐待或者採取無回應式照料。奧利弗·詹姆斯分析,缺乏回應的早期照料會造成兒童更加缺乏安全感,同時無法控制自身情緒,容易反應過度。於是,兒童會更加恐懼,然後通過憤怒來處理威脅。產生同樣效果的還有父母的敵對及攻擊行為。

正如這個案例顯示的,一代又一代的女兒們確實有些難以相處,但這些母親無法明白的是,正是她們自己嘮叨、攻擊及身體虐待等行為激發了女兒的這些行為。女兒如同小時候的她們,長大後也會虐待自己的女兒,就像她們現在一樣。心理學認為,在處理情緒的時候,無論好壞,人們常常會選擇自己最為熟悉的應對模式,熟悉意味著安全,意味著省力。

《房間》劇照

生物學也為我們理解這個現象提供了解釋:早期的受虐經歷(包括肢體、語言、情緒虐待)會導致孩子壓力過度,然後在大腦中產生化學物質,這使他們對威脅更加敏感。

以皮質醇為例,當人遇到威脅時,體內的皮質醇會秘密激活大腦中「戰鬥或逃跑」的體系。如果頻繁地處在緊張的環境中,人或許就會永久陷入這種戰鬥或逃跑的模式:即使沒有任何威脅,大腦也會隨時準備應對。這通常會導致皮質醇水平極高,經年累月,會讓人在生活各方面都表現出焦慮、抑鬱、暴躁易怒、易分心、火急火燎。你會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瞳孔放大,即使面對很小的刺激也會反應過度。另一種情況是,由於太習慣時刻經受威脅的恐懼狀態,「戰鬥或逃跑」體系一直保持「啟動」的狀態,整個身體系統已經關閉,皮質醇水平也異常低。這樣的人會變得冷酷、殘忍。一些研究顯示,人的皮質醇基線水平是由幼年時期受到的照料決定的,有時甚至會影響人的一生。

《母親》劇照

相對於一些負面的性格問題,肢體暴力的代際傳遞現象特別明顯。以家庭暴力為例,國外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被虐待兒童在成年後會虐待自己的孩子,三分之一不會,還有三分之一會在新家庭中繼續被虐待。那些曾經飽受虐待痛苦的人為什麼會把同樣的痛苦施加在他們的孩子身上?

心理學認為,人們認同某對象為榜樣時,人格會被暫時重建。當人們的能量高度投注於對象身上,對他/她產生強烈認同的時候,會感覺分享了這個強大對象所具有的力量、榮譽、權力或財富。人們不僅會認同他們欽佩的對象,也可能會認同他們所憎恨的對象,這被稱作「攻擊者認同」。

《告白》劇照

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認為,個體面對外在危險時,有時會在身體上或精神上模仿攻擊者個人,這是一種「防禦機制」,是人為了保護自己免受無法接受的想法或焦慮情緒的影響,潛意識裡採取的應對策略。就像在扮鬼的遊戲中,孩子們將自己說成鬼,並學鬼的樣子,其實是在利用鬼的恐怖特徵來保護自己,緩解自己對鬼的恐懼。學校霸凌的施暴者很多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們在模仿自己的父母。對這些孩子來說,讓自己成為那個攻擊者,成為他們害怕的那些人,讓別人感受到被攻擊時的恐懼和脆弱,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力量,克服恐懼。

《何以為家》劇照

父母對於孩子的養育大部分都是積極正面的,但幾乎所有家庭的養育模式中都免不了消極陰暗的部分,沒有人的童年是完美無缺的。在一項對負面童年經歷的全面研究中,1.7萬名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美國人參與了調查,其中2/3的人有至少一種負面童年經歷,約1/6的人有超過4種負面童年經歷。對家庭養育方式的了解和反思,並不是為了把我們的性格缺陷、成長的種種不如意完全歸結到父母身上,而是通過這種反思重新審視自我以及來自家庭的影響。而人類的特殊之處,正是有能力、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及環境。

加拿大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任何時候我們都處於三種不同的基本模式中:第一種是父母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我們會模仿父母的行為;第二種是成年人模式,相對來說,我們能將自己與情緒分割開,以客觀角度看待自己所處的情況;第三種是孩子模式,我們受到幼時相似經歷的控制,儘管已長大成人,卻仍會重溫當時的場景。當我們對自己的行為不滿的時候,不妨嘗試釐清自己處在哪種模式下,努力在「成人模式」下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選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