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連續一年不吃晚飯,最後身體會怎麼樣?南方醫科大學實驗給出結果

晚餐,作為每天都要吃的三餐之一,你對它有哪些概念?你的晚餐吃還是不吃?

在如今這個肥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減肥用上了不吃晚餐的方式,認為這樣就能夠變成一名瘦子。其實不然,如果合理吃晚餐,反而會對身體健康有益,更對我們機體所需的營養息息相關。

如果你還不相信,那麼就看看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的真人實驗:

該實驗以研究不吃晚飯可以減肥為目的,他們找到了139名BMI在28~45之間的肥胖群體,所以展開了一次關於真人的實驗,最終的研究結果還被刊登在了美國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上面。

其主要實驗人員共分為了兩個組別,第一則是通過限時以及限能量的晚餐,只允許實驗者在8點到16點這個時間段吃東西,並且還會限制整個的熱量攝入,這個組別是不吃晚飯;

第二組則是單純限制能量的飲食方式,也即使隨著都能夠吃,但得在控制整體熱量的前提之下,也就是少吃的一組。

最終兩組進行的實驗發現,通過不吃晚飯是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反而是少吃組,通過控制整體的熱量攝入,基本上與不吃晚餐的人減肥效果相同。

並且,對於不吃晚餐組,普遍都不能堅持過長的時間,通常都會在試驗的過程中退出。

另外,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上來看,如果長時間不吃晚餐,只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更多的負面結果。首先,體重反彈十分常見,對於很多人的想法,一日兩餐就能夠更好地控制熱量,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但不吃晚餐或不吃早餐以及任意一餐,都沒有達到好的理想狀態,反而在這種限食過程中,導致基礎代謝率低,在恢復正常飲食後,哪怕多吃一點點,都有可能面臨著肥胖的危險,甚至比以往更盛。

其次,有調查發現,長期不吃晚餐的人群,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營養缺乏病的概率,特別是蔬菜水果攝入的量只會更少,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不利。

最後,腸胃也無法接受不吃晚餐這件事,當腸胃沒有可以消化的食物,空腹狀態多達10多個小時,再分泌的胃酸就可能反流到口腔,以及刺激胃黏膜,誘發胃炎、消化性潰瘍、結石等風險。

因此,如果你真的能夠堅持一年不吃晚飯,也不會收穫任何好的健康效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爆炸營養彭鑫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