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王維洛:再論中國耕地數據不靠譜

——在公布的中國耕地面積中起碼有2億多畝不宜耕種

作者:
但是在這19.18億畝的所謂耕地中,有多少是根本就不符合耕地質量標準的?又有多少是根據中國的法律不能作為耕地使用的?還有多少是應該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被污染、且不經過土壤清理不能作為耕地的有多少?分析各方面的零星信息,結論是:起碼有2億多畝是不宜此用的耕地。被重金屬污染的耕地超過4億畝,不經過土壤修復處置是不應該繼續作為耕地使用的。

在《中國耕地數據不靠譜——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就是一個天方夜譚》一文中討論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耕地數量變化,用中共政府的話說是最後保住了18億畝耕地紅線。但是經過分析可以發現,數據經過有目標的、人為的修改,與現實相差很遠。第二次全國國土調查前中國耕地面積已經接近18億畝耕地紅線,突然增加了2億多畝耕地,給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耕地面積減少留出了很大的空間(見圖1,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圖像)。根據2018年9月發布的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中國耕地還有19.18億畝,但是在這19.18億畝的所謂耕地中,有多少是根本就不符合耕地質量標準的?又有多少是根據中國的法律不能作為耕地使用的?還有多少是應該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被污染、且不經過土壤清理不能作為耕地的有多少?分析各方面的零星信息,結論是:起碼有2億多畝是不宜此用的耕地。被重金屬污染的耕地超過4億畝,不經過土壤修復處置是不應該繼續作為耕地使用的。

圖1: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2006年至2017年中國耕地面積變化(這是正常的變化過程嗎)):圖片來源:如圖所示,國家統計局,https://www.ceicdata.com/zh-hans/china/cultivated-area

一、中國耕地面積變化的小結

先對《中國耕地數據不靠譜——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就是一個天方夜譚》一文做一個小結。

1949年至1999年的數據是由中國統計局發布的,2000年之後中國統計局全部採用國土資源部(現自然資源部)的數據。對中國耕地面積有重大影響的是三次全國土地調查,而且三次全國調查所用土地使用分類和定義是不同的。

中國耕地面積變化經歷了下面幾個階段的變化:

第一階段:1949年至1957年:耕地面積快速增長,從1949年14.68億畝億畝增加到1957年16.77億畝,平均每年增長2613萬畝;

第二階段:1957年至1999年:耕地面積持續減少,從16.77億畝億畝減少到1999年14.25億畝,平均每年減少600萬畝;

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2000年全國耕地面積突然增加到19.51億畝,增加了5.26億畝。由於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從1984年5月開始,據說是1997年底結束,持續時間長,沒有統一統計時間點,又沒有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結果,所以對耕地面積更改的時間點也是多變,有選擇1985年的,有選擇1997年的,或者期間某一年。選擇200年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

第三階段:2000年至2008年:耕地面積持續減少,從19.51億畝減少到2008年18.25億畝,接近紅線,平均每年減少1575萬畝;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全國耕地面積又突然增加到20.31億畝;

第四階段:2009年至2017年或2018年:從2009年起至2017年,全國耕地面積基本保持不變,只是稍有減少,從2009年20.31億畝減少到2017年20.23億畝,共減少800萬畝,平均每年減少100萬畝;2018年未發布數據;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全國耕地面積又突然減少到19.18億畝。與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全國耕地20.31億畝相比,減少了1.13億畝!平均每年減少1130萬畝;

第五階段:至2022年,中國統計局發布的耕地數據依然是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19.18億畝耕地,未作任何修改。

從過去的變化來分析,中國耕地平均每年減少的速度在500萬畝至1500萬畝左右,這與中共政府依靠大搞基建、大搞房地產、大搞城鎮化等,人為地促進GDP發展有關。按照這個速度,到2029年中國耕地將再次接近紅線。為減緩耕地的減少,中共政府把農村宅基地改革、農村地區並村或迫使農民進城作為獲取增加耕地後備的最主要措施。

結論:在過去70多年中,中國全國耕地面積呈一個鋸齒型的變化,有兩個火箭般的增加和一個斷崖似的減少,這是一個非正常的、不真實的變化,說明中國耕地面積數據極其不靠譜。由於耕地面積數據不靠譜,所以中國曆年糧食大豐收的數據也不靠譜。由此而產生了對糧食供應安全問題的焦慮。

二、對中國耕地面積變化的數據重建和再解釋

由於根據中共政府發表的耕地數據如此不靠譜,不少學者就展開對數據的重建和再解釋。

圖2來自何凡能、李士成、張學珍、葛全勝、戴君虎撰寫的《中國傳統農區過去300年耕地重建結果的對比分析》[1]一文,發表在《地理學報》第67卷第9期,2012年9月。圖中的CHCD,是中國傳統農區耕地數據的縮寫,根據作者介紹,耕地數據來自清代地方總志和官方檔冊記載的各省田畝資料;國民政府公布的各省區調查統計數據;現代各省區耕地統計數據等。

SAGE(2010)是Houghton等和Richards估算的大陸尺度1850-1980年耕地轉換速率和1700-1980年耕地面積數據;FAO全球各國1961-1992年耕地數據等。

HYDE3.1 Richards和Goldewijk等估算的1700-1980年大陸和國家尺度耕地/牧草地面積;FAO全球各國1961-2000年耕地/牧草地數據等。

圖2:1700至2000年中國傳統農區耕地面積變化,圖片來源:何凡能等

這裡關注CHCD的曲線,1950年後是中國統計局的數據,就是圖中連接黑圓點的曲線。曲線在1956年、1957年達到一個高峰,然後開始下降,之後轉向增長,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中期達到另一個更高的高峰,之後又開始下降。

可見有人對中國統計局的數據進行了修正,特別是在發展趨勢上進行修正,沒有出現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後火箭般的增長,而是把耕地由減少到增加的轉折提前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前期,然後以很快的速度增長至八十年代中期的最高點。之後又開始減少。為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之後耕地的減少創造了不穿透紅線的空間。

關於1952年至1962年間中國耕地面積的變化,於宗先、毛育剛、林卿撰寫的《兩岸農地利用比較》[2]提供了下面的數據。

圖3:中國曆年耕地面積變動情況(1952年至1962年),圖表來源:於宗先等

圖表顯示,從1953年到1956年中國曆年耕地面積迅速增長,特別是1956年增加了2532萬畝(1668千公頃)。但是大躍進的1958和1959兩年一共減少了1.088億畝耕地。雖然1960年耕地有所增長,1961年增加了23259萬畝,但1962年又減少611萬畝。

圖4來自Xiaoping Zhou, Xiaotian Li, Wei Song, Xiangbin Kong and Xiao Lu撰寫的Farmland Transitions in China: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中國耕地轉型:一種倡導聯盟方法)[3]一文,發表在德國哈勒大學的土地雜誌上,發表時間是2021年1月27日。

圖4:1950-2017年中國耕地面積變化回歸分析,圖片來源:Xiaoping Zhou等

圖中展示的中國耕地面積變化的曲線,就是前面提到的經過修正的中國統計局數據,但是這個遊戲只能玩到第二次土地調查前,即2009年前。圖中用棕色虛線標出的是18億畝耕地紅線,藍色虛線是1950-2017年間的耕地平均數,略高於18億畝。從1950年起到1957年,是一個增長耕地面積過程。然後下降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上半期。繼而又轉變為耕地面積增長過程,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一個高峰。所以從1950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可以用一根單調增長的回歸曲線代表,大躍進期間的耕地面積減少被忽略不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是一個減少的過程,也可以用一根單調減少的回歸曲線代表,耕地面積減少速度快。

問題就出現在2005年至2017年這個階段,圖中展示的是一個緩慢減少的過程。到2017年中國耕地面積已經接近18億畝耕地紅線。這和中國統計局發表的數據不吻合,通過第二次土地調查,在2005年至2017年期間,這裡應該出現了一個峰值,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更高的峰值,耕地面積不是接近18億畝,而是在20億畝以上。

圖5來自《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4]一書,展現的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至2010年中國耕地面積指數的變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的耕地面積指數是100。

[page]

根據這張圖,中國耕地平穩發展,面積變化幅度不大,原有耕地從100減少到95.62,只減少了4.38%;由於有新的耕地加入,到2010年中國耕地為101.29,比初始點只增加了1.29%。中國耕地面積最大為2000年的102.02,只比初始點增加了2.02%。2000年到2010年間耕地面積指數從102.02降到101.29,減少0.73,不足1%。

這張圖發表的時間是2016年,第二次土地調查的數據已經公布。從2008年到2009年中國耕地突然增加了2億多畝(見圖1)。這個變化在圖5中沒有表現出來。

再來對比圖4和圖5,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至2010年這相同時段,展現的是兩種不同的變化,不同的增加或減少,不同的極值和極值出現的時間。彷佛這不是發生在一個國度。

所屬圖書: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

圖5: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至2010年中國耕地面積指數變化,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知乎網》上有《中國目前的耕地面積為多少?》的討論[5],有不少人參與討論,發表很好的意見。一位周曉農的網友認為,這裡有兩個大的數據:一個是從前統計部門的數據,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分卷(1993年版)的數據,是9572萬公頃,即14.35億畝;一個是現在國土資源部門公布的數據,是18.25億畝,常說的要死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說的就是這個數據。

​另一位叫春過雪消的網友指出:「根據歷年統計數據,1949年全國耕地面積為146,822萬畝,1952年為161,578萬畝,1957年為167,745萬畝,達到峰值。在1958年以後,全國耕地面積逐年減少,1962年為154,355萬畝,1979年為149,247萬畝,1995年為142,461萬畝。1995年比1957年淨減25,284萬畝。——然而1996年,在開始部分採用遙感測繪2007~2013年全面應用航空、航天遙感、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首次「全國一張圖」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束後的統計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為203,077萬畝。如果單看上面的數據,給我們的感覺是中國耕地面積是一波三折,增減曲線複雜。」

春過雪消認為:「事實上兩次全國土地調查後「大幅新增」的耕地面積絕大部分是之前未進入統計的耕地因新的技術手段顯露出來而被「發現」進入統計,並不是真正的新增加。綜合兩次全國土地調查的技術成果可以認定:1995年全國耕地真實面積不是14.25億畝,應為22億畝以上!中國耕地的增減情況只分三個時期:建國後到90年代初期是單調上升,主要原因是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大量墾荒;90年代末期到現在是單調下降,主要原因是工業和城市建設占用及退耕還林;兩時期之間有短時間的平衡期。」

春過雪消指出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而造成假象的原因除主觀上的漏報、隱瞞耕地外,還有客觀上的技術原因:建國時農村90%以上是文盲,偏遠山區的情況更為嚴重,甚至有的公社1000多社員中一個識字的也沒有,造成了當年的基層幹部文化素質極低,他們也許能密切聯繫群眾,能鼓動群眾,但要組織管理卻沒個章法,只能「一窩蜂大呼隆」,這也是「大躍進」失敗的原因之一。這一情況要到60年代後期,知青下鄉和農村基礎教育基本普及,大量高小生和初中生進入社隊管理後,才逐步緩解。所以,當年土改和公社確定面積劃分耕地時,因為大部分基層幹部連面積計算公式都不會,根本不可能用丈量、製圖的方式來確定面積。再加上土地有肥瘠之分,因此沿用了一種巧妙簡單實用的方法——以產定畝。即如果確定基準田、土畝產為2市石(市擔)稻穀或包穀就以此來用各地塊產量來折算成耕地的上報面積:這塊田常年產4市石(市擔)稻穀,那麼就是2畝田,那面坡常年產70市石(市擔)包穀,那麼就是35畝地。因為其巧妙簡單實用,實際上自古以來,包括後來土地下戶時確定承包面積,除垻區好地外,地形複雜的山區一直都是使用的這種方法。這種情況實際也就是部分學者提到的「地畝換算」,「中等土地按一畝一分七厘到兩畝甚至更大的比率折成納稅畝。貧瘠等級土地按兩三畝的比率,或者提高到七八畝的比率折合」。(註:[美]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版,第312頁。)與之類似的還有「以種定畝」,光緒《滁州志》卷2之2《食貨志·土產》就提到滁州州城一帶「田以種計,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而距離不遠的來安縣卻是「每種一石,計田三畝零」,即約每種3.3鬥計田1畝。以1鬥=0.1石(擔)≈10市斤,和現在每畝2市斤左右的用種量相比,「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尚勉強可用耕作方式和種子不同解釋,但每畝用種33市斤就肯定是瞞報耕地面積了。」

春過雪消提出出錯的兩個客觀原因,一是當時基層幹部文化素質極低,可能出錯。一是以產定畝的方法。

筆者以為,中國農村耕地面積測量的準確度與農民、基層幹部文化素質關係不大。在土改時分田地,農民都是用簡單的丈量工具,農民與幹部大家都看著,不會出大錯。人民公社之後有分自留地,農民也是十分認真的。後來在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製度時,農民也是用丈量工具的,又測量一次。幾次下來,不應該有大錯。如果發現錯誤,幾次分田地時就應該知道,而不必等到九十年代。即使農民不識字,數還是識的,稱還是識的,丈量工具也是會用的。農民想多分地少報面積可以理解,但是工作隊想多報面積多報成績,雙方目標不同,是互相制約的。

至於以產定畝或者「地畝換算」,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非常聰明的土地利用計算方法。比如好的地一畝是一畝,差的地可能三畝是一畝,在計算地稅時常用。其實在土改中、在實行土地承包製度時也是這麼分的,使每個農民家庭分得的土地在數量上和質量上比較公平。

如果耕地面積的差錯是出在「地畝換算」上,那麼這個錯就不僅僅是1949年之後發生的錯,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錯。那麼,1949年全國耕地的真實面積就不是14.6822億畝,可能是23億畝或者更多。

如果國家統計局能夠確定差錯在什麼地方,就應該修正,包括對歷史數據的修正。但是從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使用不同的分類和不同的定義,能說明中共政府是想把數據真正搞清楚嗎?

三、中國耕地面積中有多少土地被污染?中國有多少糧食被污染?

被污染的耕地是不是耕地?被污染的耕地上長出來的糧食是不是污染的糧食?中國被污染耕地上長出來的被污染糧食,是不是應該進入中國人的飯碗?

圖6:被污染的土地,攝影:盧廣,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3.1.中國1/5耕地受污染

2010年2月4日《中國新聞網》刊登白雲松濤撰寫的《中國耕地重金屬污染嚴重》[6]文章指出,根據中科院生態所研究,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兩千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兩千萬公頃即3億畝耕地面積。

經過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公布的全國耕地面積為20.31億畝,統計的統一時間是2009年12月31日。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應該是4億多畝。

2013年12月3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布會[7],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說:關於土地污染問題,環境保護部土壤狀況調查結果表明,中重度污染耕地大體在五千萬畝左右。我們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環境調查,在區位上,在整個評價上,和他們趨同。這個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及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一個是採取措施,這些地方不能再繼續耕種。過去出現過鎘大米的新聞報導,這些問題已經得到嚴格制止。下一步,國家和地方政府要拿出相當大的資金修復,就是體現今後的發展要科學發展,對人民的生命財產更要負責。下一步為解決土地污染問題,國家每年將拿出幾百個億,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地下水嚴重超采綜合治理的試點。我們所說的受污染的重點區域,都是過去經濟發展比較快、工業比較發達的東中部地區,長三角、珠三角,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還有湖南有一些地方,都是重工業的地方,這些地方要進行修復和治理,也要進一步退耕還林還草,這都需要統一部署。

王世元透露中國受中重度污染的耕地面積大體在五千萬畝左右,並不是全部受污染的耕地。根據王世元的說法,國土資源部也進行了一次地質環境調查,但沒有公布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的調查結果只是在區位上,在整個評價上,和環境保護部土壤狀況調查結果趨同,實際上兩個調查還是有差別的。王世元說,這五千萬畝耕地是不能再繼續耕種了。但在前面提到的中國耕地面積發展的第四階段(2009年至2017年或2018年),人們並沒有看到這五千萬畝耕地退出了耕種行列。

到了2014年4月中國官媒和外國媒體紛紛報導中國1/5耕地受污染。

2014年4月18日美國之音報導[8],中國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日前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指出,近五分之一的耕地土壤被鎘、汞、砷、銅、鉛、鉻、鋅等重金屬污染。美國之音指出,中國土壤污染情況過去一直被看作是國家機密。

之前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王世元副部長說的兩個調查,一個是環保部做的,另一個是國土資源部做的,變成了一個調查,變成了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同日BBC報導:根據2005年到2013年的調查,中國16.1%的土壤以及19.4%的可耕地受到污染。這份由環境保護部發表的報告顯示,鎘、鎳、砷這三種重金屬為中國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該調查範圍涵蓋中國大陸約63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占中國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積[9]。

同日紐約時報報導[10],中部地區的湖南省是中國非鐵金屬產量最高的省份之一,因而土壤污染也屬最嚴重之列。然而,湖南的稻米種植面積也躋身中國前列。根據一家市場調研公司公布的數據,湖南占到中國2012年稻米產量的16%。廣東省的官員去年發現,有些批次的大米鎘含量嚴重超標,引發了全國性的恐慌。多數污染鎘米來自湖南。近期進行的另外一項全國土壤普查的結果一直未公之於眾,被官方稱為「國家機密」。推動普查結果公示的環保人士表示,該項普查已於2010年完成。

根據筆者獲得的信息,這些被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都在繼續使用之中,大多繼續種植糧食,但是關於重金屬超標的食品,特別是鎘含量超標大米的消息,在中共官方媒體中不再予以報導。

3.2.中國重金屬污染耕地超過3億畝,占了中國耕地的1/6

從對新聞的關注度來看,對中國糧食遭重金屬污染消息的關注,高於對耕地被污染的關注。

2011年2月22日《中國經濟周刊》刊登題為《中國每年1200萬噸糧食遭重金屬污染》[11]的報導說:國土資源部曾公開表示,中國每年有1200萬噸糧食遭到重金屬污染,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而這些糧食足以每年多養活4000多萬人(筆者註:按每人600斤糧食計算),同樣,如果這些糧食流入市場,後果將不堪設想。

據《廣州日報》2011年10月11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昨天在第九屆廣東省科協學術活動周開幕式上指出:「目前我國土地污染十分嚴重,有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地已超過3億畝,占了我國耕地的1/6,每年有1200萬噸糧食被重金屬污染,經濟損失達200億元。[12]」羅錫文還指出,土壤受重金屬污染與經濟發達程度有正比例關係,也就是說,經濟越發達,土壤污染越嚴重。浙江、江蘇、廣東、遼寧問題比較突出。

2013年1月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土壤污染與人體健康》一書作者是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書中寫到,中國六分之一——即3億畝——的耕地遭到污染。每年收穫的農作物中,有逾1300萬噸被重金屬污染。

羅錫文院士說中國重金屬污染土地已超過3億畝,3億畝是18億畝的六分之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結果:全國耕地面積為20.31億畝,時間點是2009年底。20.31億畝的六分之一,是3.385億畝。所以羅錫文院士說的是超過3億畝,3億畝是下限,往上是多少,沒有說。

圖7:被污染的土地,攝影:盧廣,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3.3.中國逾12.7億畝耕地無重金屬污染

2015年6月26日《中國國土資源報》發表李響和李風撰寫的題為《我國逾12.7億畝耕地無重金屬污染》[13]的報導。報導說,6月25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浙江省政府聯合主辦,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的全國土地質量地質調查服務土地管理現場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了《中國耕地地球化學調查報告(2015年)》。報告顯示,調查範圍內的土地環境品質總體良好,在調查的13.86億畝耕地中(占全國耕地總面積68%),逾12.7億畝耕地無重金屬污染。調查結果顯示,已完成調查區域內,有重金屬中—重度污染或超標耕地3488萬畝,輕微—輕度污染或超標耕地7899萬畝,地質高背景、成土過程次生富集和人類活動是造成耕地污染或超標的主要原因。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表述方法很奇特。比如一個人要體檢,醫生不會說,七成的器官正常。醫生會告知,你有血壓高血糖高、腎臟和肝臟的問題。土地質量地質調查的目的是要發現問題,找到造成問題的根源。調查的目的不是評功擺好,這就失去了調查的目的。但中國的許多科學調查的目的,正是為中共政府評功擺好。

《中國耕地地球化學調查報告》是從全國耕地20.38億畝出發,調查了13.86億畝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68%,其中12.7億畝耕地無重金屬污染。換句話說,1.16億畝耕地遭受重金屬污染。

如果剩下的32%未調查的耕地,受重金屬污染的比例也是同樣,則中國約有1.7億畝耕地遭受重金屬污染。

在最不利的情況下,受重金屬污染耕地的數量將是20.38億畝減去無重金屬污染的12.7億畝,剩下的7.68億畝都是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的。

3.4.受污染的耕地面積可能更多

先講一個案例。

2001年6月10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經歷了一場洪水,洪水淹沒大環江河兩岸近萬畝良田。洪水衝垮了上游選礦企業的尾砂垻,積累多年的尾礦渣隨洪水沉積在沿江兩岸的良田,導致下游萬餘畝農田有害元素砷、鉛、鋅、鎘等重金屬的污染,最高超標246倍,農作物基本絕收,100多公里河段魚蝦絕跡,沿河地區全部污染。直到2004年,仍有60%的農田寸草不生,成為荒漠,刁江下游的河池市長老鄉多年來報名應徵入伍的青年,竟沒有一個能通過體檢關。曾有調研專家估算,「毒水」將經刁江進入珠江水系,整個珠三角都將因此遇難,污染會很快蔓延至百萬畝土地,影響過億人口,修復年限超過百年[14]。

就在一年之前,200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大廠鎮鴻圖選礦廠尾砂壩潰垻,造成類似的環境災難,還造成死亡28人與數十人失蹤[15]。

2008年8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太原鋼鐵集團尖山鐵礦排土場發生滑坡,部分房屋掩埋,造成45人死亡失蹤、1人受傷;2008年9月8日襄汾鐵礦潰壩,庫區下游辦公樓、宿舍、集貿市場全部被毀、致死276人;2002年9月11日,貴州都勻固鎮多傑村上游鉛鋅礦尾庫潰壩,大量尾礦經范家河流入清水江,產生嚴重污染,范家河沿河5公里以上沿岸樹木枯死,沿岸耕地10多年顆粒無收;2010年7月3曰紫金礦業上杭銅礦銅酸水滲漏,9100立方公里尾渣污染汀江,上杭、永定二縣因酸水和銅嚴重超標導致大面積網箱魚大量死亡……

內蒙古的稀土開採,江西省的稀土開採,全國其他省市的稀土開採,都造成了大量耕地被污染。

習近平說:「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16]。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生命共同體。

2016年8月6日BBC報導,4月中國水利部報告稱,中國逾80%被測地下水污染嚴重[17]。這些作為監測樣本的井水不宜作為飲用水與生活用水。中國水利部迅速站出來「闢謠」,稱報導中說的水是淺層地下水,而如今的地下飲用水水源大多都是深層的。媒體梳理的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水利部、環保部以及國土資源部三方公布的數據不盡相同——前兩者的數據稱約八成水質達標,國土資源則稱,過去五年監測點水質大約六成是差水。

2021年11月23日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承認,根據《2020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淺層地下水水質監測為主的10242個監測點中,Ⅰ-Ⅲ類水質的監測點只占到22.7%,Ⅳ類占到33.7%,Ⅴ類占到43.6%。除水文地質化學背景影響外,污染是影響地下水水質的主要原因。

就是按中共政府的分類,Ⅳ類、Ⅴ類為污染水,淺層地下水監測點的77.3%被污染。如果把Ⅲ類也算作污染水,污染比例超過八成。

中國80%的淺層地下水是受污染的。淺層地下水是和土壤是共生的。用習近平的話說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生命共同體。80%的淺層地下水被污染,那麼80%的土壤也是被污染的。水污染了土壤,土壤污染了水。為了糧食的增產,中國大量使用了化肥(化肥中也含重金屬等)和農藥,污染了耕地也污染了水體。一旦中國限制使用化肥和農藥,糧食產量就會斷崖式下降。

根據中共政府透露出來的一點信息,受污染的耕地在5000萬畝到超過4億畝。實際情況可能更糟糕,受污染面積更大,受污染程度更嚴重。

圖8:被污染的土地,攝影:盧廣,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四、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新增加的2億畝耕地實際上並不存在

[page]

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增加了5.26億畝耕地,當時沒有舉行什麼發布會。溫家寶也沒有出來解釋或者派人出來解釋,這增加的5.26億畝耕地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後來有學者出來解釋,說是過去數據統計的錯誤所導致的,少計算了耕地面積。根據筆者的研究,中共土改時,給農民分土地,政府官員和農民是用測量工具丈量所分的土地,大家都在一旁看著,不會有很大的誤差。1978年之後中國實行農村土地承包製度,政府官員和農民又是用測量工具丈量所分的土地,還是大家在一旁看著。少計算5億多畝耕地,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是中共政府的官員,利用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把許多非耕地統計為耕地,以此來證明,中共政府有能力保證中國民眾的糧食供應安全。這是中共政府在有意造假。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新增加了2億多畝耕地。

2013年12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布會[18],主講的是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和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高延利。記者在提問中多次提到這新增的2億多畝耕地,王世元在回答中透露出一些有趣的信息。

王世元先介紹說:,二次調查的相關數據反映,全國有564.9萬公頃耕地位於東北、西北地區的林區、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線範圍內,還有431.4萬公頃耕地位於25度以上陡坡,這996.3萬公頃(將近1.5億畝)耕地中,有相當部分需要根據國家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和耕地休養生息等安排逐步調整;有相當數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種;還有一定數量的耕地因開礦塌陷造成地表土層破壞、因地下水超采,已影響正常耕種。這樣算下來,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2億多公頃。

請注意「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2億多公頃」這一句。1.2億多公頃就是18億畝耕地,是適宜穩定利用的。中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就是18億畝耕地。多了沒有。

但是記者還是圍繞這增加的2億多畝耕地繼續追問。

王世元解釋說:二調這個結果就已經表明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雖然二次調查數據多了2億畝,但是並不是說我國實有耕地數量真的增加了,是我們調查的手段先進了,方法先進了,組織方式周密了,把原有的、實有的耕地調查出來。調查出來數據多了這麼多。

第二,從耕地的分布和利用狀況看,只是對生態的修復和生態建設有了一些迴旋的餘地。正像我前面介紹的,東北和西北地區的林區和草原,以及25度陡坡地上的1.49億畝的耕地,相當一部分要有計劃、有安排地退耕。國家從明年開始做這方面的計劃。

第三,還有相當數量的耕地因中重度污染已不太適宜耕種,明年也要啟動修復。

第四,還有相當一部分耕地因工礦塌陷、地下水超采也不適宜耕種。總的看,我們實有耕地就那麼多,適宜穩定利用高的也就是18億畝多。

根據王世元的回答,可以得知,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中得到的全國耕地面積20.31億畝中,包括了東北和西北地區的林區和草原,以及25度陡坡地上的1.49億畝的耕地;也包括了受中重度污染的5000萬畝耕地;還包括了相當一部分因工礦塌陷、地下水超采也不適宜耕種的耕地。一句話,所謂新增加的這2億畝耕地事實上根本不適宜莊稼種糧食,根本不能算耕地,或許它們只是在資料庫中存在。這些耕地「在數據上」的存在,只是對今後耕地的減少留下了迴旋的餘地。

當記者問道,這次二次調查增加了2億畝耕地,是否意味著耕地保護政策有條件鬆動了?

王世元回答說:這個問題是我們這次新聞發布的核心問題,也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這次調查完成以後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了,各方面都對這個事情很關注。二次調查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耕地數是20.31億畝,此後我們每年通過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採取與二次調查同樣的方法變更,到了2012年,耕地數據是20.27億畝,這和過去我們傳統掌握的數據比,從數據上看,多出來2億畝。大家知道,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在聽取二調匯報之後強調,我國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必須堅持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必須堅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和糧食底線,保持實有耕地數量基本穩定。大家看得出來,中央的要求並沒有任何放鬆的信號,而是更加嚴格和明確了。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是從2007年7月1日開始,以2009年12月31日作為標準時點匯總,而公布結果是在2013年12月30日,中間拖的時間很長。2013年12月30日發布的是2009年12月31日的數字,時效差。王世元說,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在聽取二調匯報之後強調,我國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必須堅持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必須堅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和糧食底線,保持實有耕地數量基本穩定。

在中國,一個全國土地調查的結果,必須先書面上報中央政治局,然後中央政治局聽取匯報,討論批准之後,才予以公布。中央政治局批准的數據,並不一定是調查的結果。這次公布的數據中增加了2億多畝耕地,是為了在具體政策制定上有一些迴旋的餘地,而不是反映真實的現狀。

五、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所得的19.18億畝耕地中有2億畝耕地存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

2017年國務院決定展開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2019年12月31日為統一時點更新數據。2021年8月26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成果[19]。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級別比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要高,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組長是曾培炎,他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但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

就在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公布前不久,2021年5月19日《新浪網》上刊登了《緊急通知:土壤改良,不能再等了!全國立即執行!》[20]的文章。文章開頭便寫道:據經濟觀察報報導,全國目前大約有2億畝耕地在利用上存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其中有5000多萬畝受到重金屬等中重度污染的耕地,6400多萬畝位於25度以上的陡坡,8400多萬畝是位於東北、西北地區的林區、草原的範圍內,這部分耕地都是需要經過重新修復,需要得到修養生息,才可能恢復到正常的農業生產當中。

2億畝耕地在利用上存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等問題!其中有5000多萬畝受到重金屬等的中重度污染,有6400多萬畝是位於25度以上的陡坡,是違法中國法令的土地利用,位於東北、西北地區的林區、草原的範圍內的8400多萬畝是不適宜作為耕地的,

需要退耕還林、退耕還草。

這個數據與王世元2013年在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公布的新聞會上說的很類似,受中重度污染的5000萬畝耕地,包括了東北和西北地區的林區和草原,以及25度陡坡地上的1.49億畝的耕地。

六、結束語

王世元說,中共政府在近年中要投入巨資治理。2016年國務院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1]。時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說,該計劃出台後,每年投入可在1500億至2000億元。到2020年,預計可籌措到1.1萬億至1.4萬億元[22]。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全票通過了《土壤污染防治法》[23],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法立了,行動計劃制定了,資金投進去了,未見效果,但是在宣傳上依然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公布的19.18億畝耕地,減去2億畝存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問題的耕地,所剩耕地就不到18億畝了。

韋伯諮詢2020年發表的《我國農業耕地污染現狀及修復需求規模分析》[24],中國農業耕地土壤污染修復所需資金數額巨大,僅對受重金屬污染的農業耕地而言,即便選擇土壤修復成本較低的植物修復法,單位治理成本為100-500元/t,直接治理成本約3.1-15.6萬億。

這裡建議使用的是土壤修復成本低的植物修復法,這種修復法的缺點是所需時間長,效果不好,優點是成本低。德國魯爾區早期在修復煤礦廢渣堆放地時曾採用過,40年、50年或者更長時間內都不能做其他用途。中共政府看中的一點可能就是成本低。中國專家看中的一點是所需的時間長。現在把該賺的錢都賺了,讓40年、50年後的實踐來證明專家的辦法是否對,這筆投資是否有效。到那時,這些專家、院士都已經不用對結果負責了。就像三峽工程一樣,做工程可行性論證的、決策拍板的、投票表示堅決支持的、做工程設計的、負責建設的、做工程監理的、分段工程驗收的,都已經死了,誰負責?

直接治理成本約3.1-15.6萬億,還只是對5000萬畝受中重度污染的耕地而言。這巨額的投資對許多人都很有吸引力,特別對中共領導人來說,這是一個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創新行業,十幾萬億的投資可以拉動GDP的快速增長,給予金融市場注入新的活力,特別對2023年之後的幾年更為重要。

中共領導人從來不肯、也不會反思四十多年來,在他們的領導下,中國的耕地受到嚴重污染,損失巨大。如今花十幾萬億、幾十萬億甚至上百萬億元來治理,走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最多最多只是一個零和的遊戲,很可能是負數的遊戲。中國生態環境回到四十多年前的起點,中國老百姓是一無所得,甚至還賠上許多早逝的生命。但是對中共領導人至關重要的GDP而言,那是雙贏,破壞生態環境獲得GDP發展是一贏,治理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使GDP再次發展又是一贏。中共政府從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但是真正的耕地還是達不到18億畝,無論在數據上怎樣玩弄。

[1]何凡能、李士成、張學珍、葛全勝、戴君虎:中國傳統農區過去300年耕地重建結果的對比分析,《地理學報》第67卷第9期,2012年9月,http://www.geog.com.cn/CN/10.11821/xb201209004

[2]於宗先、毛育剛、林卿:兩岸農地利用比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4

[3] Xiaoping Zhou, Xiaotian Li, Wei Song, Xiangbin Kong and Xiao Lu撰寫的Farmland Transitions in China: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中國耕地轉型:一種倡導聯盟方法),土地雜誌,2021年1月27日,德國哈勒大學,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EzNjgxMQ==&mid=2650045484&idx=1&sn=02bd6ebd7d49d16860b9d4b88403666f&chksm=f1d9c6e8c6ae4ffe39703d1f76a8c204791c01f5f1edc77b84d295e25869acbb095a6cbfebf0&token=218529226&lang=zh_CN#rd

[4]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遙感監測綠皮書系列叢書,2017年出版,北京

[5]中國目前的耕地面積為多少?知乎網,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23799

[6]白雲松濤:中國耕地重金屬污染嚴重,中國新聞網,2010年2月4日, http://www.iaees.org/econet/forumCN/forum/b_kantie.asp?tiezi=273

[7]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重度污染耕地5000萬畝,新華網,2013年12月30日,刊登在《搜狐網》,https://news.sohu.com/20131230/n392650581.shtml

[8]政府報告:中國五分之一耕地土壤被污染,美國之音,2014年4月18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soil-pollution-20140418/1896203.html/

[9]中國五分之一的耕地遭污染,BBC,2014年4月18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2014/04/140418_china_soil_contaminated

[10]黃安偉:中國近五分之一耕地污染,南方甚於北方,紐約時報,2014年4月18日,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40418/c18pollute/

[11]李妍:中國每年1200萬噸糧食遭重金屬污染,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2月22日,刊登在《新浪網》,https://news.sina.com.cn/c/p/2011-02-22/103621994037.shtml

[12]黃蓉芳、張煒哲:全國每年1200萬噸糧食被重金屬污染損失200億,廣州日報,2011年10月11日,https://news.sohu.com/20111011/n321756950.shtml

[13]李響、李風:我國逾12.7億畝耕地無重金屬污染,中國國土資源報,2015年6月26日,https://www.mnr.gov.cn/zt/hd/tdr/25tdr/tdbk/201506/t20150626_2051335.html

[14]李妍:中國每年1200萬噸糧食遭重金屬污染,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2月22日,刊登在《新浪網》,https://news.sina.com.cn/c/p/2011-02-22/103621994037.shtml,馬新萍、梁雅麗:引來「治土草」解去「環江毒」,中國環境報,2013年7月25日,https://www.cas.cn/xw/cmsm/201307/t20130725_3904831.shtml

[15]薛亮:數百億噸「廢石」,成災還是成金?中國國土資源報,2016年1月21日,https://www.mnr.gov.cn/dt/pl/201601/t20160121_2347503.html

[16]馬俊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人民日報,2022年6月1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601/c40531-32435594.html

[17]記者川江:BBC訪談:誰應該為中國地下水污染負責,BBC,2016年8月5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6/08/160805_interview_johncherry_china_groundwater_contamination

[18]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布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2013年12月30日,https://m.mnr.gov.cn/dt/zb/2013/edcg/

[19]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布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2021年8月26日,https://www.mnr.gov.cn/dt/zb/2021/qggtdc/

[20]緊急通知:土壤改良,不能再等了!全國立即執行!作者中國新型肥料網,2021年5月19日,https://k.sina.com.cn/article_2274557610_8792feaa00101jr31.html

[21]國務院關於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網,2016年05月31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5/31/content_5078377.htm

[22]糧食重金屬污染頻現最嚴土壤治理環保風暴將啟,經濟參考報,2016年3月24日,刊登在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署特派員公署網站,http://hk.ocmfa.gov.cn/chn/zt/gjfz/201603/t20160324_8123909.htm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刊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網,https://www.mee.gov.cn/ywgz/fgbz/fl/201809/t20180907_549845.shtml

[24]韋伯諮詢:我國農業耕地污染現狀及修復需求規模分析,2020年5月18日,刊登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https://huanbao.bjx.com.cn/news/20200518/1072940.shtml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