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胡適夫人江冬秀:她屬虎

作者:

原本,江冬秀家與胡適家並非門當戶對。

江家是旌德縣的名門望族,江冬秀祖父官至翰林,母親家更是父子翰林。這樣的出身,簡直就是妥妥的官宦之家。

反觀胡家,家道中落,當家人胡傳還在胡適4歲時便染病身亡,雖然生前受人推薦,在台灣做過四年的地方官,但與江家相比,還是差了很大一截。

照理,這樣的兩個家庭,江家比胡家地位高,是不會談婚論嫁的。但碰巧兩家帶點親戚關係,江冬秀的舅母還是胡適的姑婆。

胡適的姑婆家喜歡做善會,江母常去參加。這一年,胡適隨母親到姑婆家趕善會,恰逢江冬秀的母親也來了,江母一看到小胡適就喜歡上了,她判定這個眉清目秀,聰明伶俐的小孩,將來定然大有出息,便決定要胡適做她的女婿。

相比江母的熱烈主動,胡母卻顧慮重重。

原因是江冬秀比胡適大一歲。當地有句俗語:「寧可男大十,不可女大一。」

這已經有很大障礙了,偏偏江冬秀還屬虎,胡適屬兔,將來組成家庭,一旦夫妻爭吵起來,兔子豈不被老虎追得四處逃竄?

再說,江家是大戶,而胡家已經衰落,你叫兩家如何對等?

但江母不管這些,她憑自己的眼力看出胡適將來能成大器,所以鐵了心要胡適做自己的女婿。為了做成這件事情,江母找到胡祥鑒,他是胡適的本家叔叔,一位教書先生,能說會道。江母有沒有賄賂他我們不清楚,總之胡祥鑒一口答應願做媒人。而且經他一番口舌,胡母就鬆口同意了。

為穩妥起見,胡母叫江家寫了一個八字,再把胡適和江冬秀的八字拿給算命先生測算。得到的回答是:大一歲不礙事,從八字上看兩人很相合,不犯沖。

胡母還是不放心,又將八字摺疊好,放在竹籃里,掛在家中堂屋的神龕前。竹籃里還同時放了別的上門提親的幾個姑娘的八字。

過了一個月,家中平安無事,不生爭吵,沒丟一根筷子,沒打碎一個湯勺;六畜安好,沒病沒災。

胡母這才取下竹籃,背過身去,用手將幾張八字的順序打亂,從中抽出一張,展開一看,竟然是江冬秀的。

想想也是天意,也就不再猶豫,應允了這門親事。江家女兒是無須問的,胡家兒子也是無須問的。只是通知兩人,你們將來就是夫妻了。

訂婚之後,胡適便去了上海讀書,之後又去了美國留學。江冬秀則以未婚兒媳的身份在胡家走動,幫助胡母操持家務,做事勤謹,任勞任怨,深得胡母歡心。她還聽從胡適要求,放了小腳,讀書認字。偶爾與胡適通信,先是請人代筆,胡適很不開心,她就自己學寫書信,漸漸也能表情達意。胡適又嫌她錯別字多,不高興,她都一律忍了。

1917年,胡適從美國康奈爾大學畢業,學成回國,受聘於北京大學。這一年26歲的胡適回鄉探望母親,商定在寒假結婚。他想成親之前,先見江冬秀一面。他去了江家,說了自己的要求。江冬秀的哥哥江耘圃認為合理,便陪胡適來到妹妹的臥房外,他先進房去說,讓胡適坐在外邊看書等著。當時樓上樓下擠滿了人,都是來看新人的。江耘圃出來後,表情很為難,叫姑婆進去勸冬秀。姑婆反身出來,招胡適進房。不料江冬秀躲入床上,還把蚊帳放了下來。姑婆要去拉開帳子,胡適搖手阻住,隨即退了出來。

回到家中,胡適將此事告訴了母親,胡母非常生氣,胡適反而勸母親不要錯怪了江冬秀。

1917年寒假,胡適從北京大學回家,與27歲的江冬秀舉行文明婚禮,此時兩人都訂婚13年了。胡適親自寫了兩副對聯:一副是「舊約十三年,環遊七萬里」;另一副上聯是「三十夜大月亮」(結婚之日是陰曆十一月十七日),下聯一時沒有想好。這時,身旁綽號「瘋子」的本家哥哥毓蛟,脫口說道:「廿七歲老新郎」。胡適認為很好,就照著寫了。

結婚儀式,沒按舊式禮節,沒拜天地;向長輩行禮和新郎新娘的交拜禮,都是以鞠躬代替叩頭。

這一天,請來的伴娘中有胡適三嫂的妹妹曹誠英,當時才15歲。6年之後,曹誠英與胡適竟因此有了一段愛情,此是後話。

婚後,胡適去了北京,江冬秀留在家鄉陪伴婆婆。第二年,胡母去世,江冬秀在生下大兒子胡祖望後,這才來到北京胡適身邊。

當時,胡適在鐘鼓寺租了一處有17個房間的四合院,雇了3個傭人。

江冬秀作為當家主母,治家嚴謹,將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胡適一切都不操心,只管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專心上課,埋頭讀書,揮毫著述。

1919年,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出版,一時間名聲大噪,不到兩月便又再版。

接下來,江冬秀為胡適再生一子一女:次子胡思杜和女兒胡素斐(後來夭折)。此時的胡適可謂功成名就,家庭美滿。

1923年夏秋之際,32歲的胡適到杭州養病,因包辦婚姻剛離婚不久的曹誠英,前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在那段相處的日子裡,兩人產生戀情,陷入了情網。

為求天長地久,胡適向江冬秀提出離婚。原以為妻子會哭哭啼啼,尋死覓活。不料江冬秀卻突然爆發虎威,手提菜刀,聲色俱厲,沖胡適說道:「離婚可以!我先把兩個兒子殺掉,再來殺你。」胡適一看,眼前的老婆真還幹得出來。只好忍痛割愛,離婚之事就此作罷。曹誠英後來懷孕、墮胎,終生未嫁。

這場婚姻保衛戰江冬秀大獲全勝,胡適從此不敢再作非分之想。幾十年下來,兩人把一場包辦婚姻,活成了一對恩愛夫妻。

魯迅的原配朱安,郭沫若的原配張瓊華相比,江冬秀可謂有勇有謀,敢說敢做,絕不逆來順受,從而成功捍衛了自己的婚姻。

但夫妻相處,江冬秀並不一味用強,她性格固然剽悍,但更多的時候,卻是胡適心中的賢妻良母。

作為賢內助來說,她是最好的廚師。大家閨秀出身的江冬秀,能做一手好菜,會燒胡適最愛吃的徽州一品鍋、豆腐渣。胡適家的餐桌,一年四季都是賓館級的味道,即便普普通通的蔬菜,江冬秀也能做得有滋有味。如果家裡來了客人,江冬秀會大展廚藝,燒制一頓大餐,吃得客人讚不絕口,讓胡適倍有面子。

她還是最稱職的管家。戰亂時期,大家只顧逃命,她在拖家帶口避難的同時,卻始終不忘帶上胡適的幾十箱書,一箱不落地保存了下來。胡適後來感慨地說:北平逃難出來的教書先生,都沒有帶書。只有我的七十箱書全出來了。這都是江冬秀一個人的功勞啊!

江冬秀讓胡適佩服的地方,還有她的慷慨大方樂於助人。抗戰期間,胡適赴美擔任大使,江冬秀獨自在家照顧孩子,辛苦度日。有次收到胡適寄來的1000元生活費,她也沒忘了接濟別人。她給了羅爾綱夫婦150元,吳晗100元,借給毛子水100元,還捐給學堂200元。

胡適得知此事後,寫信稱讚江冬秀在患難中仍能關心幫助他人,實屬難得。

其實江冬秀的樂善好施,來自她的家庭教養。她自嫁到胡家,便特別能顧大局識大體。她不光對胡適好,對胡適的哥嫂侄兒親戚朋友也肯幫忙。她毫無怨言地照顧胡適生病的二哥;胡適的三嫂要皮背心,江冬秀當時手頭緊,就把自己的皮襖改成皮背心送給了三嫂;胡適要承擔侄兒上學的費用,江冬秀從不干涉。

1941年,江冬秀回江村探親,發現村外楊桃嶺一帶的路面多年失修,坑坑窪窪,不便行走,便捐資修復路面,還請了監工檢查驗收。

胡適在美擔任大使期間,家中修建祖墳,全由江冬秀一手主持,僱工、用料、設計、督造、驗收,面面俱到。落成之日,胡適撰寫碑文:「兩世先塋,於今始就。誰成其功,吾婦冬秀。」

江冬秀的這些所作所為,胡適看在眼裡,敬在心裡。不免生出種種愛意。

因為滿腔愛意,感受自然不同。兩人相處,便能發自內心的遷就。對此,胡適有幾句名言: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

晚年,江冬秀地位越來越高,胡適甘心情願受其領導,是典型的怕太太,由此被人調侃。胡適不以為然,坦然地說:「太太年輕時是活菩薩,怎好不怕?中年時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

1962年2月24日,在歡迎新院士酒會散席時,胡適心臟病猝發,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館逝世。江冬秀聞訊趕來,已是天人永隔,竟無一句遺言,頓時痛不欲生。

2月26日,長子胡祖望從美國趕回台北,瞻仰父親遺容,行過跪拜禮後,轉回家中。母子見面抱頭痛哭,江冬秀問祖望:「你弟弟知道你父親的死訊嗎?」胡祖望知道不能再繼續隱瞞,只好說:「他已在父親之前離世了!」江冬秀大吃一驚,以為自己聽錯了,追問道:「思杜怎麼了?」胡祖望抓住母親的手說:「我是在美國聽大陸過來的人講的,我怕你們二老傷心,一直瞞著沒說。」江冬秀聞聽,頓時昏厥了過去。在場的人都嚇壞了。經過一陣搶救,她才慢慢甦醒過來。待母親情緒平穩,胡祖望才輕聲問道:「父親的遺囑里說他的遺體火化,是否照辦?」江冬秀斷然說道:「不行,我和你父親有約在先,後死者有權決定先死者的安葬方法,你父親只能土葬。」

治喪委員會把江夫人的意思報告了蔣介石,蔣當即表態:「那就按胡夫人說的辦。」

江冬秀的這種地位,魯迅原配朱安,郭沫若結髮妻子張瓊華,豈能望其項背?

2024-06-02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