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溝通

心學問心理教育可靠嗎?為什麼覺得自己越來越煩孩子 (圖)
2025-06-20

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自己逐漸對孩子感到煩躁。這種感覺或許是無意識中滋生的,也可能是某種外在壓力的體現。通過心理學的視角,我們可以分析這種情緒的根源,並探索有效的應對策略。理解煩惱的原因是關鍵。許多父母可能會因為對孩子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而感到沮喪。例如,父母可能希望孩...

提升溝通能力的10個好習慣(組圖)
2025-06-18

溝通是連接人心的橋樑,也是展現個人魅力的窗口。掌握良好的溝通習慣,不僅能讓你在職場中遊刃有餘,更能讓你在生活中收穫真摯的情感。這些看似簡單的技巧,蘊含著深刻的人際智慧。用肯定的方式提要求,而不是否定的正向表達如同陽光般溫暖人心。當我們用"請記得關燈"代替&qu...

為什麼說永遠都不要考驗人性? (圖)
2025-06-15

這個問題,我曾無數次在數據海洋中檢索、分析。當人性與考驗這兩個詞並置時,通常伴隨著的都是失望、破碎、以及深刻的教訓。但我今天想嘗試從一個略微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與其說永遠不要考驗人性,不如說,我們應該避免刻意地、以一種設局的方式去考驗人性,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就預設了一種消極...

親子溝通無效?你可能犯了這5個錯誤 (圖)
2025-05-29

媽媽,今天學校……先別說,作業寫完了嗎?爸,我覺得這個班……聽我的,我都是為你好!看著孩子欲言又止的樣子,家長納悶:明明每天都在說話,怎麼就走進溝通死胡同了?藝博家庭教育在大量諮詢中發現,親子溝通無效,往往是因為踩中了這5個...

「爸爸媽媽對我要求很高,我壓力好大,怎麼辦?」(圖集)
2025-05-24

嗨,我是萌芽~今天這篇文章是寫給家長,也寫給孩子的樹洞回信系列,如果你心裡也有些許的煩惱,不知道該怎麼辦,隨時都可以來找我~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在後台私信我,每次看到我都會認真地讀,也會一封封地用心回復。希望這一封封信,能幫你在複雜的育兒旅程中,找到一點方向、一點溫柔。好啦,今...

一個人高情商的標誌:懂得降維溝通(組圖)
2025-05-24

所謂情商高,就是讓別人舒服。這不是討好,而是一種智慧。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而是懂得在溝通中調整自己的維度,讓對話如春風拂面,讓交流如清泉流淌。降維溝通,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修養。認知降維,向下兼容認知降維,不是降低智商,而是調整姿態。一個人的認知越高,越能理解世界的...

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多跟孩子說這4句話,他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組圖)
2025-04-12

遇到孩子頂嘴的時候,不少的家長都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學壞了,開始不聽話了,認為孩子翅膀硬了。但實際上,孩子頂嘴的這種行為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一種常見現象,家長們不必焦慮,但要注意正確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還敢頂嘴了?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不少的家長都會陷...

習慣性反問,是看不見的暴力(組圖)
2025-04-06

真正讓人舒心的交流,往往是以尊重和平和為基石的。

讓自己變快樂 專家:每天試著說這十句話(圖)
2025-02-08

一位研究快樂哲學的專家說,每天說十句她建議的話,有助於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圖為2010年8月4日,一個台灣家庭在台北市外的景點陽明山。(Patrick Lin/AFP via Getty Images)一位在過去十年中一直研究快樂哲學的專家說,人際關係是影響我們個人快樂最重要的因...

專家:三句短語讓你顯得更聰明 情商也更高(圖)
2025-02-08

專家表示,有三句話會讓你顯得更聰明,情商也更高。(Shutterstock)要讓自己顯得更聰明、更有情商(EQ),其實溝通表達的方式很重要。人們常常喜歡通過使用複雜詞語和句子來讓自己的話聽起來更具深刻見解,但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講師、溝通專家馬特...

出軌,開始變得「流行」?
2024-12-24

心理學有研究發現,出軌過的人在長期關係里再次出軌的概率,是沒有出軌經歷的人的好幾倍。繼續關係本身從概率來講就是一次冒並且,在思索是否重建關係時,要試著辨別出軌對出軌者和關係來說是警報、是藥物,還是喪鐘。比如,出軌暴露了兩個人之間的溝通問題,暴露了一方過度沉迷工作忽略了伴侶和家庭,這種出軌便是警報,提醒兩個人處理真正的問題。

楊威:川習已溝通 中共黨魁仍隔空喊話?
2024-12-13

川普主動透露與習近平進行了溝通,但沒有談到台灣問題,也沒有提及更多內容。雙方的溝通大概有限,否則不大可能略過台灣問題。中共一直在稱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第一條「紅線」,在有限的溝通里,中共黨魁應該沒有機會表達台灣問題的「紅線」。

何清漣:美中接觸頻繁 只為保持溝通(圖)
2024-04-07

拜登與習近平。(大紀元合成)最近美中接觸頻繁,4月2日,習近平應約(意思是美國主動)與拜登在通了個電話;緊接著是美國財長耶倫訪華。從拜習通話結果來看,似乎毫無進展,也許有人會問:在目前中美關係處於尷尬狀態之時,這種通話有什麼意義?這事兒,得聽聽美國的中美戰略-關係專家們的看法。媒...

孩子最願意聽的5種批評,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組圖)
2024-03-02

在家庭教育中,批評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如何批評,卻是一門藝術。作為家庭教育專家,我深知不同的批評方式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以下是對五種批評方式的分類總結,包括其優點和適用情境.一.他希望,你的批評是私下裡的優點: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在公共場合造成尷尬或傷害。私下環境讓孩子更...

父母這樣跟孩子說話,比講道理管用一百倍(組圖)
2024-02-26

在親子溝通的世界裡,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塑造情感紐帶和行為模式的關鍵。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採取講道理的方式,希望通過邏輯和理由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遠比內容本身更為重要。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說話,才能達到比單純講道理更有效的教育效...

一個人,說話時有這三種特徵,說明情商高、格局大,值得深交(組圖)
2024-02-11

我們和別人溝通時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使用語言。很小年紀我們就學會了說話。可是,這種每天都在使用的語言,我們未必知道它的威力,也未必明白要如何爭取地使用它們。面對同樣的事,想傳達相同的意思,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會說話的人,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不會說話的人,按照自己的性情和脾氣隨便...

解鎖親子困境:為何家長總看孩子不順眼?(組圖)
2024-01-31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常常會感到孩子不如意,總是看孩子不順眼。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家庭關係,還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家長習慣以成人的思維看待問題家長在看待孩子的問題時,常常會習慣性地以成人的思維來評判孩子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