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溝通

懂!(深度好文)(組圖)
2023-06-17

懂是一座橋樑,能讓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懂是一種體諒,明白他人的苦,理解他人的難。懂是一種換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懂是一種溫暖,能給人安慰,感動到落淚。朋友之間,如果你懂:不會因為利益,而丟掉信任;不會因為矛盾,而各奔東西。正因為彼此懂得,朋友的手才越握越緊!親人之間,如果你...

什麼是溝通!太精闢了!(組圖)
2023-06-14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寶貴的是真誠、信任和尊重,而這一切的橋樑就是溝通。什麼是,溝通?溝通是有了誤會及時說明,有了意見直接提出,有了矛盾互相認錯。為什麼要溝通?沒有溝通,人和人之間就有了隔閡,心和心之間就有了距離。兩個人之間,沒有溝通就沒有延續,沒有聯繫就沒有感情。如果一個不問,一...

你和孩子之間所有的溝通難、難溝通,都因你心中少一個「垃圾桶」(圖集)
2023-06-11

父母不會溝通,親子之間即使有愛,也難以親密。與其一張嘴就讓孩子煩,不如學習一下溝通的智慧和技巧。幾個月前,我幾乎每夜輾轉反側。兒子紅著臉,沖我瞪大眼睛,歇斯底里怒吼的樣子總在我腦海里反覆出現。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和兒子之間的溝通模式進入了爭吵——暴...

「為你好」的父母,需要知道3點,別一味地說「為你好」(組圖)
2023-05-31

一旦在小的時候被控制,那麼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其實也會形成這樣暴虐的性格。暫時可能不會顯現出來,但是是終有一天會爆發。孩子身上積攢的負能量,總有一天天會集聚出來,將你培養了幾十年的優秀的孩子逐一攻破。不同的家庭,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會有不同的表現。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必然會貫穿一個主...

男孩和父親的關係,決定了他和世界的關係(圖集)
2023-05-29

父親,不是一句稱呼這麼簡單,它更是一份責任和擔當。想要做一個好父親,就要重視親子關係,做好孩子和世界之間的橋樑。一口氣看完豆瓣9.4分的《漫長的季節》,其中最讓我觸動的角色,是范偉飾演的父親王響。王響有兩個兒子,第一個兒子王陽,叛逆難管、行事衝動,遇到初戀沈墨後一步步陷入泥潭,幫...

中國父母表達關心的第一步:先把你罵一頓(圖集)
2023-05-28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不願和父母溝通的原因#,引發了廣泛議論。有人說了自家媽:我:媽,我好累。我媽:哪那麼容易累,我們以前連飯都吃不上,你也太嬌氣了。有人說:當你給父母講一個笑話,但他們把它變成了價值觀教育課。不願意和父母分享的理由,也許有很多:你說東,他們說西;你聊天,他們說教;缺...

心理健康指導,家庭教育中孩子厭學的對策(圖)
2023-05-26

厭學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常見障礙,其構成可能存在很多的原因。有的孩子由於性格不自信,平時總情緒低落,在遇到學習困難時慣於迴避,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還有的孩子可能時家庭因素導致,家長平時忙缺少關注和支持,所以潛意識對學習缺少積極性,內心渴望關注。下面本文就簡要的介紹一些對策方法...

家長常說的這5句話,比打罵的「殺傷力」更大!(圖)
2023-05-23

家長最煩惱的,莫過於孩子不想學習。在我們後台,隔三差五會收到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抱怨:一看書就走神,一聽課就犯困,一玩手機馬上來了精神!每天上學雞飛狗跳,磨磨蹭蹭不願出門,經常遲到。孩子不願意上學,對學習很反感!……我們總會想,現在的孩子,家裡好吃好喝伺...

父母注重培養孩子三大能力,幫孩子築牢成長和幸福的基石(組圖)
2023-05-20

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作為父母應該嚴厲地批評孩子嗎?孩子不喜歡閱讀,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引導?當孩子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哭鬧時,作為父母應該沖孩子發火嗎?如果作為父母,你也存在上述困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笨拙的教養》這本書,書中通過眾多國內外社會精英的育兒案例,結合教育學知識,告訴...

父母常做這3件事,孩子會越來越叛逆(圖)
2023-05-17

孩子叛逆,是最讓父母頭疼的事情,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這個年紀的孩子,生理到心理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叛逆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作家麥家曾在《朗讀者》中這樣評價兒子的青春期:陪伴他,就是陪伴一頭老虎,你得小心翼翼。管不了青春期的娃,成為擺在父母面前最大的難題。然而,在我們身邊,有相當...

被懟後的第一反應,藏著你的處事格局(組圖)
2023-05-15

強者心中都是事,弱者心裡全是我。成名前,齊白石一度不被主流畫壇接納,他曾被畫家吳昌碩當面怒懟:齊白石學我皮毛,竟成大名。齊白石羞愧難當,生了好幾年悶氣。後來,他大筆一揮,畫了幅《人罵我我也罵人》的諷刺畫,打算懟回去。卻不想,吳昌碩早已病逝,其他人更是忘了這檔事。齊白石頓覺此舉荒唐...

耐磨、耐抗、耐挫折的能力,孩子們為何失去了?(組圖)
2023-05-13

這個社會最容易讓人引起焦慮的地方,教育是其中之一。因此,他進一步提出積極教育這個概念,開始把積極的力量,帶到教育、家庭中來。彭凱平是把塞利格曼的積極心理學引入中國的第一人。他認為,處於轉型階段的中國社會,特別需要積極心理學。他說,我旗幟鮮明地宣傳心靈雞湯!—&mdas...

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從父母的「閒聊」里就能看出來(組圖)
2023-05-12

要想教育好孩子,需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偷聽是孩子的一大愛好,順應孩子的天性,把教育放在父母閒聊的內容里,效果奇佳。偶然間,看到曾仕強教授分享的一個觀點,頗有新意。他說: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夫妻聊天,而不是直接教他。小時候的曾仕強經常調皮、闖禍,但父母很少直截了當地去教育他,也...

六大真言分享給你!(組圖)
2023-05-08

第一句:做人,就要屈服無論誰和我們在一起,不要把小事放在心上。心臟的容量沒有那麼大,如果我們總是關心,幸福會離我們而去;如果我們總是很忙,幸福感肯定會越來越少!做人要心胸開闊,培養積極的心態,過積極的生活!句子二:時間不等人我們做我們想做的,別等了等等,太陽快落山了;等待,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