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自由亞洲

梁文韜:習總書記的「大龍鳯」反令國際社會力挺台灣
2023-04-14

馬克龍的「棄台論」反而令國際更關心台灣,近日訪台的加拿大跨黨派國會議員對台灣表達明確支持,率團的國防委員會主席馬凱直言「台灣的議題就是加拿大的議題,加拿大的議題也是台灣的議題」,力挺台灣到底。台灣駐法代表吳志中更表示目前法國輿論一面倒都在支持台灣,「台灣從來沒有獲得如此強大的曝光度與支持!」

杜耀明:伍淑娟檢察官移黨媒之花接《立場》之木
2023-04-14

有常識的都知道,獨立自主的新聞機構不是黨媒,有其獨特的社會使命,不從屬於受訪者或政黨,受訪者、從政者或評論人的觀點當然不代表傳媒,正如法院有其有獨立的司法功能,不從屬於作供人,因此《立場》總編輯鍾沛權在法庭作供,供詞內容也不等於法庭需要認同。

高新:「習作」發行量遠超鄧小平直追毛澤東
2023-04-11

《習近平已經了賺取了多少稿費和版稅?》中已經介紹到了僅《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這一套四卷本,保守的估計也已經給習近平帶來了共計5億5千8百萬的中文版版稅收入。在此基礎上,我們不妨把該套書十幾萬至幾十萬印量的少數民族文字版忽略不計,但十幾種文字的外文版版稅肯定也是為數可觀。不信的話,可以參閱一下中共自己媒體透露出來的數字。

王丹:白紙精神能否延續?
2023-04-11

白紙運動與三十四年前的八九學運有著很清晰的區別,那就是:如果說一九八九年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還是為了比較抽象和宏大的目標,例如推進民主,反對腐敗,新聞自由等等的話,白紙運動的訴求相對來說,就顯得更具體明確,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那就是解除殘暴荒謬的封城措施。也許有人認為,白紙運動的參與者的理想性,遠不如八九一代,但我認為,如果仔細分析兩場青年運動的訴求會發現,其實不管具體訴求如何,時隔三十多年,中國青年爭取的,其實是同一個目標,那就是:自由。

陳光誠:凡影響「黨領導一切」或「一切中共說了算」就是「顛覆國家政權」
2023-04-11

多年來在中國淪陷區,哪裡有亂權妄為不公不義,那裡就會有人權律師、覺醒的活動人士們的身影,這令中共如鯁在喉如芒在背,當然得把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這次對許志永和丁家喜的重判,除了中共對他們百折不撓的踐行公民價值、不斷關注社會公共事件,推動憲政法治的仇恨報復外,還證明已經覺醒,並不斷用實際行動改變社會不公的人越來越多,共產黨想要殺一儆百,達到藉此恐嚇人民的目的。

顏寶剛:資本大逃亡 撤離中港市場
2023-04-11

不論香港或北京的領導人現在要求全球投資者忘記過去三年的不快經驗。根據最新的官方數據,截至去年12月,外國人持有的在岸股票價值已降至3.2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底足足跌了兩成,總數約占A股總市值的4%,低於一年前的4.3%。與此同時,根據諮詢公司貝恩公司的數據,去年中國私募股權交易的價值與之前相比暴跌了53%。

唯色:西藏文革:我阿媽的回憶(九)
2023-04-07

你父親帶著我,我抱著你,我們到他的老家德格住了兩三個月。我終於見到了你爺爺,是一個很善良的漢族老人,七十多歲,已經在德格住了三十多年,會說德格話,可能是你奶奶教的吧。你奶奶去世得早,從照片上看,她是一個典型的康巴女子,當然,她穿的是康區的藏袍。你爸爸跟她感情很深,長得也像她。你爺爺說話輕言細語,總是笑眯眯的,和周圍的藏人漢人的關係都好。他還每天悄悄念佛,早晚都要圍著印經院轉經,但不敢說轉經,而是說「散步」。

陳破空:李強們喊破喉嚨,能把外商外資喊回來嗎?
2023-04-07

3月26日,北京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主題定為「經濟復甦:機遇與合作。」新任外交部長秦剛在會上演講,題為「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兜售習近平大而空的外交定調。李強則會見與會的境外代表並同他們座談,給他們大派「定心丸」,說:「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來越大,環境會越來越好,服務會越來越優。」

杜耀明:一場諮詢,浮露特區施政變化的四點線索
2023-04-07

動用大約六千億公帑、填海造地一千公頃的「明日大嶼」計劃完成公眾諮詢,不過特區當局的諮詢表現慘不忍睹,看來新香港新人士新作風之下,常識已成歷史,過往廣邀公眾參與的諮詢工作,變成處處設防的操作。當局今次諮詢民意的做法,給十一個民間團體評為「三無諮詢」,即一無主動公布諮詢何時開始及以何...

沈旭暉:毛孟靜與寶靈家族:東西方友好之家,淪為極權鎮壓的悲劇
2023-04-04

不少人不知道約翰・寶靈爵士是香港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讓立法機關民主化的港督,早在1856年、也就是連英國本土也未有完全普選之時,就提出將五席的香港立法局席位,交由全港有納一定稅額的所有人士普選,選民包括所有合資格的香港華人。這樣的相對低門檻,基本上和當時的英國本土看齊,只是被殖民地部否決。也是在他任內,容許華人成為律師和陪審員,令一批香港精英有機會通過接受教育、擁抱法治,逐漸躋身上流社會。

沈旭暉:在「新香港」牢獄,誰是《沉默》的「踏繪神父」與「吉次郎」?
2023-04-04

《港區國安法》後的「新香港」,投名狀已經變成制度,簡單如公務員、然後是任何接受政府資助機構的員工集體宣誓,就是最好例子。怎樣看待這投名狀?台灣目前的取態是從嚴,宣了誓的人申請移民,很可能會被批有「國安疑慮」;英國目前則未有有關態度,就算是警察移民,只要有BNO,依然中門大開。然而願意即時放棄高薪厚職的畢竟是少數,我們都認識大量宣了誓的朋友身不由己,故事說多久也說不完。那究竟怎樣才算公平?

何清漣:紅二代視角:江胡管家模式與習近平接班人模式
2023-04-04

江胡兩朝被紅二代群體尤其是紅二代上層老太子黨視為「管家代管模式」,紅色江山終要回歸紅色接班人之手,這是毛澤東「紅色接班人」這一觀念的遺緒。我們小時候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時,曾以為自己也是接班人的一員;到了1964年階級鬥爭為綱,再經歷文革,方才明白原來是自作多情。在毛澤東的身份政治下,我們這些剝削階級家庭出身者繼承的是黑色血脈,只有「紅五類」才有接班資格。

陳光誠:以「憲法法律」為名,是否抓捕起訴全憑中共隨心所欲
2023-04-04

在中共淪陷區,只要共產黨還在,你就別指望他會放棄專制獨裁把人民的權利還給人民。說得再好聽,那都是根據當時的需要才說的,形勢一過,他說的什麼都不算數。如果對共產黨沒有如此深度的認識,那你的苦難還在後頭呢。這不僅是在提醒私企老闆,對誰都一樣適用。只有通過改變制度,把政黨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的問題解決了,建立起只要違法無論是誰都要被追究責任,中國才能變成一個安全的地方,才能相信那裡的憲法和法律可以真正保護你的權利和利益。

顏寶剛:Hello HK!旅客僅回復疫情前三成
2023-04-04

疫情爆發前訪港旅客的高峰為 2019 年 1 月的約 680萬人次(或每天近22萬人次),當中約八成來自內地。疫情期間,受嚴格防疫抗疫措施所限,訪港旅客人數急劇下跌至每月只有數千人。隨著防疫抗疫措施自去年9月起逐步放寬,尤其是內地自今年1月放寬出入境限制,訪港旅客人數有所回升,但人數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只回復高峰期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