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知青

奇文:知青檢討書(1969)
2022-12-24

敬愛的公社洪書記及其他領導:昨天洪書記您找我去公社,在辦公室教育了我,我才感到問題的嚴重,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像我這個響應毛主席號召上山下鄉才半年的知識青年為什麼一下子偏離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滑到了封、資、修的邊緣,險些成為他們的孝子賢孫!我感到非常痛心,...

插隊九年的知青歲月
2022-12-15

1968年的夏天,文化大革命已經整整兩年了,他的發動者似乎也沒有想到這場運動的收場比開場還要難。我與上千萬城市學生的命運一樣被卷到上山下鄉的巨流中。9月7日,我們一千多名北京知青乘火車到內蒙(後劃為黑龍江)的呼倫貝爾盟阿榮旗插隊,告別了北京、告別了父母、告別了弟弟、妹妹,誰知道這...

知青與書記(圖)
2022-12-10

高大同是我和李木雞的同學。他雖然和我們一起來農村,卻並不算插隊。他算回原籍,即通過自己聯繫,回原籍農村。高大同的原籍就是我們插隊的這個村莊。我們面對的是一些素昧平生的農民,而高大同卻是回到自己的親人中間。他幾乎與全村的人都沾親帶故。那時村里要經常開黑五類的批鬥會,但黑五類與貧下中...

革委主任賈作仁(圖)
2022-12-09

一名知青對這種不人道的做法十分氣憤,說了幾句不滿的話,結果被群眾專政隊打折一條腿,落得終身殘疾。專政隊動用的刑具千奇百怪,掛在房樑上悠,針刺手指,釘子釘太陽穴,打板子,打嘴巴,是最常見的。一名女知識青年覺得群眾專政做得太過分,說他們好像法西斯,便被定為現行反革命,多次遭到毒打。群眾專政的頭頭趙士傑和賈作仁還對這名女知青進行長期強姦。

準備打仗
2022-12-08

1971年,驚心動魄的九一三事件發生。黨章規定的接班人,顯赫一時的副統帥林彪竟要謀害毛澤東,叛國出逃,這在中國社會引起了強烈的震動。那時中蘇兩國各在邊境陳兵百萬,劍拔弩張,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局面。中蘇邊境的烏蘇里江爆發了珍寶島爭奪戰,大戰一觸即發。當時對於戰爭的渴望和興奮當數幾...

關於「上山下鄉」,幸好我們還在,不然就死無對證了!(圖)
2022-11-10

共識網請國內著名哲學家鄧曉芒先生,就他最近的反思「知青上山下鄉」一文及其他研究成果同共識網讀者進行深入交流,共識網(微信)共徵集到121個問題,以下是精選出來的部分問題以及鄧老師的回答:

舊文重發:對老紅衛兵當政的擔憂(圖)
2022-11-03

如果說胡錦濤、溫家寶的時代,主要是文革期間的大學生掌握國家最高領導權;那麼,所謂習近平時代,就是文革期間的紅衛兵和知識青年掌握國家最高領導權,而且又是以高級幹部子女為主體的。這樣,文革中成長起來的那一代紅衛兵,特別是以高幹子女為主體的老紅衛兵,以後又成了知青,他們的抱負,理想,精...

新時代知青:我的民智開啟之路(圖)
2022-11-02

編者按:專制政權維護其統治不外乎一手暴力一手謊言。其謊言要讓人們相信,就必須阻斷信息自由。此文是又一位覺醒的青年講述的擺脫中共洗腦的過程,最重要的還是本人有探求真相的欲望。即便是文革那樣的黑暗歲月,也仍然有黃立眾、林昭、楊小凱這樣的思想者。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黑暗的獨裁統治更是無...

【老照片】上山下鄉時最有權力的單位 可以決定人一生的命運(圖集)
2022-10-31

這是1975年開具的一份留城證明書。在那個年代,高中畢業後,無論男生女生,都要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有了這個證,就可以向勞動部門申請一份工作,吃上「國糧」了。這個證落款,是「鷹潭鎮革委會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辦公室」,在那個年代,這個單位權力很大,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習近平赴延安 曾被這一幕震撼【阿波羅網報導】
2022-10-29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中共二十大閉幕不久,習近平帶領各政治局常委前往陝西延安。中共新華社對此進行了煽情的宣傳,然而真正的歷史是,習近平和他的同學當年剛剛到達延安時,曾經被深深的震撼。

弘揚「知青精神"?作為知青的兒子我想呸他一臉 (組圖)
2022-10-29

近日國家智庫刊文:知青精神仍需弘揚廣大,結果評論區成為大型翻車現場,作者被網友花式揶揄。筆者作為知青的兒子,更是義憤填膺。我父輩這代人還沒死,作為國家智庫的專家怎麼會寫出這種狗屁文章,這是要搞出個什麼樣的導向?那是一段苦難深重的歲月,這些年來我的父親不止一次給我說過這樣的話!首先...

知青斷指為返城 誰的青春無悔?(圖)
2022-10-29

知識青年在農村勞動。(網絡圖片)重慶知青,16歲的楊嘉琳,初中尚未畢業,1968年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飽含革命激情來到武陵大山深處生活十年,直到最後一批知青返城的時候才頂替母親的崗位踏上朝天門碼頭,回到闊別十年的重慶市。回城那年她正好滿26歲。楊...

在知青文藝宣傳隊的日子裡
2022-10-28

剛下鄉時,我們三男三女六個知青一個組,同吃、同住(同大院不同房)、同勞動,平平等等和和氣氣一家子似的,雖然辛苦,也蠻開心的。但好景不長,幾個月後,形勢起了變化:組長阿生是知青幹部抽去搞蹲點了,大個子阿毅擅長球藝,三頭兩天代表大隊公社外出比賽,三位女生俏、清、麗,則成為大隊知青文藝...

老崗垻軼事:隊長李文明
2022-10-26

遠眺老崗垻小區來了個新保全,第一次打照面,他就招呼說:何老師,您回來了?見我疑惑,他主動介紹自己:我是老崗垻李文明的弟弟老七呀。聽他一說,我停下腳步,仔細一打量:長圓臉、吻骨突出,真還是李家人呢。老七說,樂宜高速占了他家土地和房屋,他搬遷到車子鎮了。沒有了土地,整日無所事事,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