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肉夾饃指數與中國飲食文化的崛起

肉夾饃指數與中國飲食文化的崛起

 

                   郭宇寬

 

   我一直有個頑固的偏見,在我看來喜歡吃肯德基的雞腿堡的人都是味蕾缺乏品位的人,有品位的人都應該愛吃陝西的肉夾饃。

 

   主要我對雞腿堡的原料很有心理牴觸,想到那些整個一生都在籠子裡度過,從來沒有享受過奔跑和覓食的快樂,吃了一個多月飼料就被送進屠宰場的可憐的雞,我就想懺悔人類的貪婪和罪孽。當一片肥大富含油脂的肌肉被夾在生菜葉和麵包之中被送到嘴裡,我的味蕾告訴我,那是在咀嚼一塊加了味精的塑料。

 

   我一直自信我的味蕾有很高的智商,在我看來一隻從小就奔跑、捕捉過小蟲,嗅過花香和泥土的氣息,甚至享受過健康的性生活的雞,它的肉味是什麼高科技的調味品都不能比擬和模仿的。一口真正鮮美的雞湯就像高品位的葡萄酒,絕對欺騙不了行家的味蕾。曾經有一個畜牧公司,在中央台打廣告,號稱他們的雞都是在草原上放養,吃小蟲長大的。但他們的產品我只品嘗了一口,就百分之百的判斷,那是一隻沒有沾過泥土,從籠子裡拿出來的飼料雞身上的肉。

 

   這種自信直到最近一次受到打擊,是我約一個內蒙的朋友吃飯,他是一個在呼倫貝爾草原上長大的蒙族。我想他也許愛吃羊肉,就推薦,咱們到小肥羊吧。沒想到他腦袋都快搖散黃了,那種眼神好像一個上海小開眼裡的鄉巴佬一樣,他反問我「什麼,那種羊肉你也吃?」在我看來小肥羊口味挺不錯的,可這個蒙古族朋友告訴我,小肥羊的羊肉嘗一口就知道是圍欄里圈養的,他自豪地告訴我,他只吃草原上放養的羊肉,那個肉的味道絕對是不一樣的。最後他建議,我們還不如去肯德基呢。

 

   這就是一個江南水鄉長大的漢族和蒙古大漠長大的蒙族的區別,對我的味蕾而言,雞肉可以分出一百種等級,最好的和最差的是霄壤之別,要麼不吃雞,要吃就要吃雞中的戰鬥雞,這關係到一個人的品位和尊嚴;而羊肉對我來說則區別並不是很大,羊肉就是羊肉,只要烹調得當就不是很挑剔,牛肉也是這樣,我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神戶肥牛就能比秦川黃牛肉貴這麼多,它們如果都做成醬牛肉,味道對我來說差不多。在我的蒙族朋友身上則恰恰相反,羊肉可以分出一百種等級,而雞肉就是雞肉。

 

   基於這個經驗,我相信一個在它的幾千年歷史中就依靠養雞來獲取日常蛋白質的水稻小農經濟民族,它對雞肉的品位一定是世界領先的,從長久而言,不可能聽任別人來為它制定雞肉的行業標準。也許在牛排和羊排上,絕大多數漢族人讓西方人,或者蒙古族和維族的朋友來制決標准,告訴我們什麼樣的羊肉和牛肉是高品質的,不失為明智的選擇。我們缺乏自性到什麼程度,才會讓美國人來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雞肉才好吃,太荒唐了!

 

   我的這個推測,前幾天得到了驗證,前幾天我召集幾個朋友開碰頭會,快到中午,大家說買什麼做快餐呀,恰好邊上有一家陝西館子賣肉夾饃,也有肯德基和麥當勞,大家都說,吃肉夾饃吧。結果肉夾饃讓大家連呼過癮,差不多每人吃了三個才說吃飽,而一個肉夾饃定價9元。當年我在西安上大學的時候,一個肉夾饃只要一元,而一個肯德基的雞腿堡要差不多10元。現在肉夾饃的價格正在迎頭趕上。

 

  要衡量中國飲食文化被重新認可的程度,我想可以設計一個指數,就是雞腿堡/肉夾饃價格指數,當雞腿堡/肉夾饃指數小於1的時候,就是中華飲食文化大放異彩的時候,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921/14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