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為何易經很容易?禮樂教育為何甚至可不戰屈人之兵

—華夏文明五千年 第五集-禮樂教育(一)[對天地人的影響 甚至可不戰屈人之兵]

20分48秒  下載mp3(16k) | (128k)

阿波羅網編制註:請聽錄音。易經為何是容易?以其中一卦為例。網開一面實際是網放開三面, 一天,商湯散步時,看到一個人在野外四面張網捕鳥,還祈禱說:「無論從哪裡來的鳥都能進入我的網。」商湯對捕鳥人說:「哎呀,鳥兒恐怕被你捕光了。」說罷,便拆掉三面的網。諸侯和部落首領們聽說此事,紛紛說:「商湯是一個好君王,他對飛禽如此仁慈,對人肯定更加仁愛。」很快幾十個氏族部落先後歸順於他。後來,商湯終於滅了荒淫無道的夏桀;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文字中都沒有。



人類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來創新和延續的。即所謂:「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個欄目,從獨特的視角介紹、展現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同時試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結合現代人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延續我們的傳統,希望通過個欄目有助於架起一座跨時空的橋樑,在傳統和現代人的心靈之間促進溝通。我們這個欄目的嘉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研究專家文昭。

主持人:文昭您好!

文昭:主持人好,希望之聲的聽眾朋友們好!

主持人:我們今天接著聊中華文化禮義之大的問題。前面我們重點介紹了婚姻之禮,婚姻之禮要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先後要經過六、七個環節,充分表現了婚姻的嚴肅、體現了古人對於婚姻和家庭的重視。那麼除了婚姻之外,還有一些比較重大的場合,比如祭祖、還有老人的喪禮,也都是非常隆重的、程序也很複雜。好象古人非常注重在禮儀程序上下工夫,而且是一絲不苟,那麼整體來說,設計這些活動要達到什麼目標呢?

文昭:這個問題很好。我們現在一般把 「禮」理解為禮節和禮儀,這是在應用層面、體現出的活動。但「禮」的本義出自於先民們的宇宙觀。「禮」本身是一種「文飾」,是一種對行為的修飾,它的最終目地是要把社會導入一種秩序。不僅是人際關係的和諧,而且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事實上這二者也是不可分的,人與人的 關係不和諧,與自然的關係也不可能和諧。與自然的關係不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能和諧,其實經過最近幾百年工業文明的實踐,人們噎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果人們以戰天鬥地的觀念對待自然,同樣的心態也傳導到人與人的關係之中,同樣也會崇尚爭鬥與力量,從而導致人際關係緊張;而且戰天鬥地破壞了環境,會造成生態惡化、資源匱乏,這也會直接導致社會內部為了有限的資源的鬥爭加劇。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如果人與人之間充滿猜疑、嫉妒和鬥爭,人與自然的關係也不會和諧。比方說以前多次發生過這種情況,一條河流的上下游兩個國家的關係敵對,居於上游的國家就故意把水利工程當成武器,截斷下游的水源,或者積蓄洪水去淹沒對方,這就叫「以鄰為壑」。這本身也是破壞生態和環境的。近代以來還有些國家在戰爭中占領了敵方的領土後,對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不計給當地環境帶來的破壞。所以近幾十年來,西方也開始重視天人合一、達致和諧的智慧。

主持人:這麼說,中國古人設計的「禮」本身就是體現了這種天人合一的文化。那具體是怎麼體現的呢?

文昭:當然古禮中有一些直接的環保思想,比如《淮南子》裡就說「先王之法,敗不掩群、不取麋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就打獵的時候不能把一群動物都趕盡殺絕、不獵殺幼小的動物、不把湖裡的水放光了來捕魚,也不通過焚燒樹林來打獵。而且入山樵採的時要順應天時;人去世以後下葬要破土、挖掘墓穴,掩埋以後上面要加上封土(就是俗話說的墳包),墓旁要植樹。封土的大小和墓旁植樹的多少和墓主人的身份有關。墓主人身份越高,陵墓規模越大,封土越高,植樹越多。植樹本身是方便後人尋陵祭祖、起一個標誌作用,同時也是保護了陵墓所在地的水土,有些王公貴族的陵墓占地面積很大,如果把樹都砍光了,以後這個地方水土流失、或者一下雨就滲水,陵墓保存時間也不長。但是我們所說的「禮」所體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還不在這些方面,主要還在於它要達成「心靈環保」。

主持人:「心靈環保」這個詞很有趣,它是什麼意思呢?

文昭:也就是要啟發人們的敬畏、體諒、柔和、寬容、忠厚之心,養成這些品德之後自然就會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際關係也就和諧了。上面說的那幾樣,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就是要找獵的人想到,你把樹林燒了,你可以滿載而歸,而明年就沒有獵物了,別人就沒辦法生活了。打漁的人要想到,你把大魚小魚一起撈光了,你可以滿載而歸,而別人就沒有收穫了。而且,人類要有個基本的同情心,對自然要敬畏,一切資源要善用。打漁的打獵是為了生存,可是你把樹林裡的動物不分成年的還是幼小的趕盡殺絕、水裡的魚也是不分大小一網打盡,那就是以殺戮為樂,就不是做人的正道理了。所以「禮」是對人行為的規範和修飾,關鍵還是在於要塑造心靈。孔子不是說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個人要是內心沒有仁德,要禮來做什麼呢,要音樂歌舞做什麼呢?因為古代音樂歌舞主要是出現在各種禮儀場合的。孔子還說:「禮乎禮乎、玉帛云乎哉;樂乎樂乎,鐘鼓云乎哉?」禮啊,難道就是用玉和絲帛做的供品和禮器嗎?音樂啊,難道就是鐘鼓這些樂器嗎?孔子的意思也是,關鍵在於內心,是否具有高的品德,而非這些外在的形式。

主持人:對,所以說華夏族是要有「禮義之大謂之夏」,「禮」字的後面還跟的有一個「義」字,「義」大概就是意義、道義的意思吧。「禮」是形式,關鍵是心裡要有那個「義」,內容和形式才是統一的。

文昭:是這樣的,但也不是像有些人說的內心的品德重要,外在的行為修飾也就不重要了,就可以忽略了。因為人的思想和行為是不能割斷的。行為上放縱不羈的人,要內心端正也很難。孟子曾說:『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堯和舜都是上古時代的聖君,就是說你穿著堯的衣服、說著和堯同樣的話、做堯同樣的事,說內心不具備堯的品德也很難。相反,「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桀是夏朝的末代君主,是有名的暴君,和殷紂王一起被並稱為「桀紂」,作為暴君的代表。如果你穿著桀的衣服、說著桀的話、做著和桀一樣的事,說你心裡跟桀紂一點都不一樣也很難。所以作為外在規範的禮還是十分重要的,它要把整個社會導入秩序。

主持人:說到建立起秩序。為什麼古人更注重「禮樂」來教育,而不是法律?

文昭:法律是社會公正、社會秩序的最後一道防線,中國古人為什麼選對了禮樂?禮儀和音樂來建立社會秩序,它相對於法律條文確實擁有一些後者不具備的優勢。法律一般與刑罰聯繫在一起,又被稱為「刑律」,它提供懲罰,而不提供獎勵,所以它可畏、而不可親。而「禮」則不同,它既可畏、又可親。比如祭禮之禮,不管是祭天、祭祖、還是祭禮山川神靈,它真是莊嚴肅穆,大氣都不能出,如同神靈在側,真是可敬可畏!可是另一方面呢,這種禮儀場合,人們要穿上美麗的禮服、有服飾之美,還要演奏優美宏大的音樂、歌唱優美的詩篇,它又有美感,帶給人愉悅享受,所以又可親。

主持人:所以說,古時候人們出席各種禮儀場合的時候要穿上美麗的服裝,演奏美麗的音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藝術教育、審美教育了。如果只是乾巴巴的說教人們往往不愛聽,定一個懲罰的條款出來也容易讓人內心產生牴觸,而美的東西人們自然願意親近,也就達到了傳遞一些重要價值觀念的目地了。文昭,我看今天的時間噎差不多了,禮樂教育這個話題,今天我們就先談到這裡,下期我們繼續這個話題,謝謝文昭,

聽眾朋友,今天的華夏文明五千年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節目時間再會。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212/22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