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哭六四未平反 人民日報前記者親睹腦漿彈孔

    
六四事件發生23年,《人民日報》前記者李維(化名)在六四紀念館憶起舊事時不禁哽咽,直指這是「最殘忍、最顛倒黑白,但最長時間得不到公正的事」。礙於她不欲公開身分,圖片經過加工處理。(李澤彤攝)

  「沒想到這麼多年了,還未獲得平反。這是最殘忍、最顛倒黑白,但又最長時間得不到公正的事。」《人民日報》前記者李維(化名)1989年見證北京風雲色變、學生與軍方關係由弛轉張,六四屠城後,報社更遭「大清洗」。憶起街頭看見的彈孔、溢出的腦漿,亦不及中共至今仍拒絕認錯令她激動。將於今日出席支聯會六四大遊行的李維感謝港人,「謝謝讓在大陸不能發出來的聲音,能在這裡發出來」。

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近期已成為大陸自由行一個另類選擇,李維上周二跟大陸朋友到這裡,朋友離去了,她留下再坐一會。記者本只想訪問她對六四的感受,沒料到眼前這名女士,竟是當年親證六四現場、曾任職《人民日報》的前記者。

  紀念館此時的大屏幕正播?北京10萬學生齊集天安門的畫面,記者剛發問,望著屏幕的李維已開始嗚咽、喘氣、手震,冷靜數分鐘方能開腔。

  紀念館重溫片段喘氣手震

  當年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學生開始齊集天安門時,李維正在其他省份出差。她要訪問的少數民族,噼頭先問李維對天安門學生運動有何看法,她說肯定與官方的態度不同,對方才願意受訪,「其實,訪問跟廣場的事沒關係,但從這事我就感到當時的民心所向」。

  李維回京後,京城開始戒嚴,雖殺氣騰騰,卻沒有恐懼。她憶述,當時北京半夜人仍多,老百姓根本不理睬戒嚴,「這麼多年對共產黨也不大抱幻想,但當年的人還是覺得民心這樣,他(中共)還不至於走到最極端那個程度吧,或者大家心裡都有個幻想、有種期待」。

  京城戒嚴 百姓不睬不懼

  「6月3日晚有槍聲,但6月3日的白天,大家還未知道害怕。」由胡耀邦逝世至六四發生前的一段日子,學生與軍方的關係不算緊張。李維說,軍方進城後,老百姓一直有向他們送水送黃瓜,「他們覺得軍隊可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還想感化他們,以為解釋後,他們就不會那樣了」。

  六四凌晨形勢急變,槍聲處處,剛回京的李維未有獲派採訪現場實?,但她在清場後走上街頭,「那時很多人上街去,我走的那條路不是最激烈的地方,但清楚看到有人倒斃在街頭,腦袋、腦漿流得一地,外交公寓的牆上亦有彈孔」。

  《人民日報》於1989年4月26日發表社論,表明「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觸發本來同意暫停絕食的學生再絕食,可說是六四事件的導火線之一。李維透露,《人民日報》當時有九成以上記者支持學運,並以各種形式參與遊行,她亦是其中一員。「四.二六」社論發表後,激起《人民日報》大部分記者不滿,他們更組織起來表明「社論不是我們寫的」。她說,六四屠城後,《人民日報》遭大清洗,上至領導層、管理層,下至編輯及記者,只有兩人沒被換掉;她被「清洗」後,自此沒再當記者。

  感謝港人堅持

  不願上鏡的李維,不願透露其真實名字、來自大陸何處,甚至現在做什麼工作也不欲詳談,在紀念館她只敢購買寓意六四的「五月三十五日」襟章,但她今日將會穿上黑衣參加支聯會「愛國民主大遊行」的隊伍。她感謝港人將六四的堅持保持下去,相信香港仍可成為中華民族自由的橋頭堡。

  踏上第二十三年,昔日20多歲的記者已生銀髮,但堅持從沒被年華噬去,「六四應該平反,任何一個有政治判斷的政府都應該知道要平反,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有利的事件,但他們卻不敢、不想做這件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527/24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