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古代的翻譯人員

作者:

元朝

蒙古族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下詔推行「八思巴文」(如上圖)為元朝官方文字,但是終究無法取代既有的蒙文、漢文、藏文。元朝先後設置蒙古房、蒙古官學、唐古特學、托忒學等官署,培養語文人才,負責翻譯蒙文、回文、藏文書籍。

在元代,由西方東遷,旅居在中國的西方人,除了傳統的經商、旅行之外,更多的是通過降附和俘虜,西人數目之多,遠遠超過前此的任何時代,其中能作為口語翻譯者,蒙古語稱之為怯里馬赤(Kelemeci),未非正式編制的官職。元朝在大都(今北京)設立的會同館,才是正式負責口譯的官方機構。

中國古代的翻譯人員

明朝

明朝初年,朱元璋(明太祖)在南京應天府設會同館之外,也命人編撰蒙漢對譯的辭書《華夷譯語》,方便官員對外交涉過程中言語溝通之便。明成祖在京城首設四夷館,專門負責筆譯,隸屬翰林院,選取國子監生培訓。下分八館:韃靼館(蒙古語)、女直館(女真語)、西番館(藏語)、西天館(梵語)、回回館(波斯語)、高昌館(察合台語)、百夷館(傣語)、緬甸館(緬甸語),「置譯字生、通事,通譯語言文字」。又增設暹羅館(泰語),八百館(泰沅語)共為十館。而後該館不斷擴增,截至明成化五年(1469年)已有附屬館18處,包括朝鮮館(朝鮮語)、日本館(日語)、琉球館(琉球語)、安南館(越南語)、真臘館(高棉語)、暹羅館(泰語)、占城館(占語)、爪哇館(爪哇語)、蘇門答喇館(亞齊語)、滿剌加館(馬來語)、河西館(河西語)…儼然近悅遠來的泱泱大國之勢。

中國古代的翻譯人員

清朝

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人入關,將很刺耳的「四夷館」更名為「四譯館」,百夷館更名「百譯館」,撤銷韃靼館和女直館。乾隆年間再將「四譯館」和專門接待少數民族官員和外國使臣的「會同館」合併,改稱「會同四譯館」,分設西域、八夷兩館,重新編纂各館的(西番)《譯語》。這些通譯官職級依舊不高,一般為七、八品。光緒年間,各使館的頭等通譯官始提高待遇,定為正五品,限額一名,嚴禁超編。整體說來,清王朝走向閉關自守,不願與外國交往的同時,也就不注重翻譯人才的培養,到了晚清,官府所需的翻譯人才,只能從官派留學生中去尋找了。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新三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812/32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