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煮肉和火鍋的浮沫 真的會導致痛風嗎?實驗後發現 答案讓人驚訝

很多人覺得煮肉的浮沫髒,不僅源於它表觀上的「髒」以及令人不適的腥臭味,還源於「它嘌呤含量很高」的說法。浮沫的嘌呤含量高,這是說法由來已久,大家口口相傳浮沫會導致痛風發生,甚至還被專門列入了預防痛風的書籍。

但這次,要為浮沫正名。我們實測了一番,發現它的嘌呤含量和土豆差不多,並不算高,甚至還沒有大米的嘌呤多。

今天「問上醫」來給大家解惑「浮沫」是否會導致痛風的發生。

專門做了實驗,證實浮沫嘌呤含量並不高

為了證實浮沫嘌呤含量並不高這一觀點,專門進行一次火鍋實驗。

步驟:

1、先製作一份蘑菇湯底,取一部分清湯裝入無菌袋,隨後鍋里加入羊肉卷、牛肉卷

2、待牛羊肉煮熟後,撇去浮沫,將浮沫收集到無菌袋中;

3、然後收集涮肉後的湯;

4、將新鮮蘑菇湯底、浮沫、涮肉後的湯,這三種樣品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

總嘌呤含量(mg/kg)的結果:

新鮮蘑菇湯底——13

浮沫——40

涮肉後的湯——281

結論:由以上實驗結論我們可以看到,涮肉產生的浮沫中,嘌呤含量雖然比新鮮蘑菇湯底高了不少,但是和土豆差不多,還沒有大米的多,大家沒必要太擔心浮沫的安全性。

而涮肉後湯里的嘌呤含量劇增,是浮沫的6倍多。

為肉湯浮沫正名後,這幾種食物也想要自證清白,專家說:不可能!

一、啤酒

許多種酒均可誘發痛風,其中啤酒危害最大,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能迅速吸收,且二氧化碳能轉化為碳酸,降低酸鹼度,使尿酸排出受阻。

二、動物內臟與紅肉

我們的祖輩們都是吃穀類為主,到了我們這一代,食物結構突然改變,變得吃肉為主。

大塊的肉中的嘌呤,可以轉化成尿酸,大大超過生理代謝和排泄能力,導致高尿酸血症,因此痛風的發病率迅速上升。

三、某些蔬菜

有些蔬菜也是高嘌呤類食品。進食後的嘌呤分解為尿酸,主要靠尿液排出,剩餘部分隨大便排出。如果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人體代謝出現異常,尿酸無法及時排出,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最後,尿酸以鹽狀沉積於關節及其他部位,引起痛風及其他疾病。

例如:黃豆,扁豆,紫菜,冬菇。

四、多種海鮮

大部分的海產品中含有高嘌呤和蛋白質,大量攝取可促進尿酸結晶的形成。由於海味中含有豐富的嘌呤,常吃海味,會使血液中尿酸含量迅速增加而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從而沉積下來,使人出現痛風症狀。

例如:甲殼類(牡蠣肉,貝類,蚌肉,蟹等),部分魚類(鱸魚,鯉魚,鯽魚,鰻魚等)。

五、各種湯類

例如:濃肉湯、濃魚湯、海鮮火鍋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問上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8/144331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