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再見,先生

作者:

1884年,17歲的盧慕貞嫁給了18歲的孫中山

家裡人這麼做,是想借婚姻羈絆住孫中山那顆狂野的心。

還在孫中山小時候,家裡人便發現他有些淘氣,不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為了糾正他這種習性,在他10來歲時,哥哥孫眉就將他帶到檀香山去讀書。

誰知孫中山到了新環境中,還是經常惹是生非,孫眉只好將弟弟又送回家鄉。回家後的孫中山還是照樣「不安分」。

1883年秋,17歲的孫中山和村裡的幾個年輕人將村頭廟宇中的神像給推翻了,父母怕鄉親們會來討要說法,趕忙將他送往香港讀書。

隨著年齡增長,孫中山對社會越來越看不順眼,父母就同大兒子孫眉商量,決定給孫中山娶一房媳婦,拴住他的「野性子」。

媳婦的標準,一要賢惠,二要靈氣,三要門當戶對。選來選去,孫中山的母親看中了同鄉盧耀顯的女兒盧慕貞。

這一年,盧慕貞芳齡17,她父親和孫眉同在檀香山一道經商,彼此了解,也是規矩人家。

故而一經媒人提說,雙方父母都很贊同這門婚事。盧慕貞是舊式女子,自然無話可說,就是不滿封建禮教的孫中山,面對父母之命,也只能點頭應承。

新婚之夜,盧慕貞見丈夫器宇不凡,滿心歡喜;而孫中山面對妻子的小腳,不免有些嫌棄。

婚後不久,孫中山就離家返回香港繼續讀書。盧慕貞則留守家中,操持家務,照顧公婆。

這一年,孫中山的父親一病不起,盧慕貞侍候床側,不分晝夜煎湯餵藥,寸步不離,其孝心讓孫家人無不感動。

孫中山從香港趕回家中探視父親,親眼目睹了妻子照顧父親的場景,見盧慕貞因日夜操勞面容憔悴,頓時好感倍增。

情感的累積,最終結出了碩果。婚後七年,長子孫科誕生,又三年,長女孫娫出生。

1895年,孫中山因策劃廣州起義,失敗後遭到清政府通緝,逃亡日本。受到牽連的盧慕貞,在興中會會員陸燦的護送下,帶著四歲的兒子孫科,和一歲的女兒孫娫以及年邁的婆婆,從香港一路逃往檀香山,投奔孫中山的大哥孫眉。

1896年11月12日,適逢孫中山30歲生日,這一天,次女孫婉在檀香山降生。此後,盧慕貞帶著三個兒女在檀香山一住就是11年。這期間,孫中山常年奔走在外,只能偶爾回家一次,夫妻間僅相聚過三次,且時間都很短暫。

1906年,因資助弟弟,大哥孫眉破產,盧慕貞帶領家人離開檀香山回到香港。大兒子孫科因為要繼續求學,選擇了留在美國。想到一家人四處分散,盧慕貞不禁悲從中來。

四年後,孫中山的母親病逝,孫中山不能回香港奔喪,盧慕貞在協助大哥孫眉料理完婆婆的喪事後,帶著兩個女兒前往南洋和丈夫團聚。

年底,孫中山被南洋當局驅逐出境,一家人再次分離,孫中山前往歐美籌集活動資金,盧慕貞帶著兩個女兒留在南洋生活。

第二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立即動身回國,途徑南洋檳榔嶼時,與家人短暫相聚,隨即北上。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布就任臨時大總統,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當盧慕貞帶著子女來到南京和丈夫團聚時,她突然間成了「國母」。這個樸實的女人,完全無視於這種稱號,她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從不拋頭露面。

也就在這個時候,裹著小腳的盧慕貞突然意識到她和丈夫的巨大差距,她不能為他分憂解愁,出面應酬,反而無形中成為一種累贅。

在南京待了20多天後,盧慕貞徵得丈夫同意,將女兒留在了孫中山身邊,自己回到了廣東老家。遠離榮華的喧囂,才是她想要的寧靜淡泊的生活。

就在盧慕貞離開南京不久,孫中山也辭去了臨時大總統職務,轉而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孫中山帶著妻子盧慕貞和女兒考察路政,籌劃修建鐵路,過了一段遊歷大江南北的消閒時光。這應該是盧慕貞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但也就在這樣的路途奔波中,盧慕貞下意識地感覺到,她纏過的小腳,更適於過平靜的生活,無法陪同丈夫東奔西走。而丈夫這一生,立志救國救民,只能馬不停蹄地四處奔波,丈夫的身邊需要有女人照顧,於是她開始勸丈夫納妾。

她經常跟孫中山的衛士鄭卓說:「我一個鄉下女人,沒有什麼文化,纏著小腳,連走路都不方便,怎麼能幫助先生呢?」

1913年,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暗殺,孫中山判定是袁世凱指使,主張武力討袁,於是發動了二次革命,失敗後再次流亡日本。

剛過了兩年平靜日子的盧慕貞,又被孫中山連累到在國內無法安身,只好去投靠居住在澳門的大哥孫眉。

也是這一年,她失去了大女兒孫娫,這個女兒長得最像孫中山,卻因腎病被奪去了生命。讓她完全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她還會失去丈夫。

1915年,流亡日本的孫中山,與年輕的宋慶齡走到了一起,因為宋慶齡是基督徒,恪守一夫一妻制,不能給孫中山做妾。無奈之下,孫中山只能選擇放棄妻子,他寫信給盧慕貞說:「我愛上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女子,可她不能做妾,我也離不開她,所以我只能同你離婚了。」

盧慕貞把信反覆看了幾遍,等到波濤洶湧的情感平靜下來之後,她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可」字,寄給了孫中山。

得知這個消息後,有些革命黨人反對兩人離婚,甚至有不乏言辭激烈者。盧慕貞卻主動站出來說:「多年來,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我跟隨他到處奔波,早已心力交瘁,不願再過這樣緊張的生活,只希望在家鄉安度晚年。如今有人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全此事,同意和孫先生離婚。」

她這番通曉大義的話,平息了所有的反對意見,為自己,也為丈夫的離婚之舉,保留了最大的體面。

此後的日子,盧慕貞一直居住在澳門,雖然已經結束了夫妻關係,但彼此間仍然保持著書信往來。孫中山寫給盧慕貞的信,在信封上稱呼「盧夫人」,信內則稱「科母」,落款署名「科父」。孫中山在信中強調說:「你永遠都是孫家人。」

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病逝,聽到消息後,盧慕貞悲痛萬分,一面撰文悼念先生,一面在澳門家中設立靈堂,遙望祭奠。

今宵露寒,先生再見,轉身卻是淚水潸然。這似水流年,我們不虧不欠,一別兩寬各自喜歡。

山長水遠,先生再見,轉身已是天涯兩端。這錦瑟華年,我們互相成全,一別兩寬回頭莫念……

1952年9月7日,盧慕貞病逝於澳門,享年85歲。離世前,盧慕貞已經陷入昏迷,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她這一生,於人於己,不虧不欠。

2023-06-01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03/190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