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癌症,潛伏在我們體內的幽靈。

每一個拿到確診報告單的人,總會開始細數過往生活的細節,探尋每一次吞雲吐霧,每一次暴飲暴食,儘管當時癌沒有叩門,卻早已給自己埋下一顆驚雷。

在諸多癌症中,不同於肺癌肝癌的臭名遠揚,胰腺癌始終遠離聚光燈,但卻來勢洶洶,去也匆匆,僅需個把月的時間,確診的人就像蚍蜉般消散。

為什麼胰腺癌殺人「快刀斬亂麻」?又都是哪些人群更受胰腺癌「青睞」?

五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症,是它

很多人可能對胰腺癌比較陌生,確實,如果從發病率和死亡率上看,胰腺癌並非「大癌」。

《2020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的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胰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每十萬人 4.13 例和 3.66 例。發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在第 13 位,死亡率稍高,排在第 7 位 [1]。

作為對比,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每十萬人 37. 29 例和 28.14 例,均位列第一 [1]。這樣看,胰腺癌似乎是「大巫見小巫」了。

可若對比五年相對生存率,胰腺癌可謂是「眾癌之王」。這個詞並不是說治療後只能活五年,而是指經過五年治療仍然存活的患者比例,數值越高說明被治癒的概率越大。

根據在《柳葉刀》上發表的一項基於中國 17 個癌症登記處人群數據的研究,中國 2012-2015 年所有癌症合計的五年相對生存率達到了 40.5%,而在十年前,這一數據還只有 30.9%。

然而,在許多癌症的生存率不斷提升的時候,胰腺癌的生存率卻開起了倒車。2012-2015 年,胰腺癌的五年相對生存率僅為 7.2%,在所有癌症中倒數第一 [2]。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為什麼胰腺癌生存率這麼低?

首先是發現太難了。如果把發現癌症的過程比喻成對著地圖尋找出口,那胰腺癌無疑是拿到了一張「8D 魔幻立體」地圖,屬於地獄級難度係數。

這不得不提到「癌王」的溫床——胰腺。它既要生成胰液,用來幫助消化我們日常吃到的食物,也產生控制血糖胰島素,維持身體的血糖平衡 [3]。

如此重要的胰腺,卻是個「隱居」的器官,躲在胃和脊柱之間,被肝臟、膽囊、十二指腸等一眾臟器牢牢包圍 [3]。位置的特殊,導致常規的體檢很難發現早期的胰腺癌,為其「猥瑣發育」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而且患者在早期通常也沒什麼症狀,很難接收到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進入中晚期,胰腺癌的臨床表現又都是些既不典型、也不特殊的特徵,比如腹部脹痛、體重減輕、消化不良等, 就容易被誤診為腸胃疾病。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胰腺癌,太能偽裝了。所以,多數人確診胰腺癌時已經是晚期,腫瘤擴散到了胰腺以外的其他器官,譬如肝臟或腹膜 [4]。

這時,近八成的患者會因病期太晚而無法選擇手術,這是胰腺癌根治性治療的唯一方式。可即使做了手術,也有近一半的人會在九個月內復發 [5]。

將胰腺癌與死亡畫上等號,不是沒有理由的。

胰腺癌,盯准男性和發達地區

雖然人們常說「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可其實不同癌症之間,還是存在著具體的性別「喜好」。

女性最高發的癌症是乳腺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而肺癌、結直腸癌胃癌和肝癌更容易盯上男性 [6]。

胰腺癌,也更「偏愛」男性群體。2017 年,男性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女性的 1.46 倍和 1.48 倍 [1]。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造成胰腺癌「重男輕女」局面的,可能是兩性在生活方式上的差異 [7]。

直白地講,男性生活習慣更差,接觸到的致癌物質更多,眾所周知的就有吸菸。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2018 年中國男性吸菸率為 50.5%,女性僅 2.1%,相差極為懸殊 [8]。

生活壓力很大,一天一包華子固然解壓,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一包煙會導致患胰腺癌的風險增加 5-6 倍 [9]。

除了性別差異,胰腺癌在地區分布上亦是厚此薄彼。

一項探討胰腺癌與社會經濟發展關係的研究指出,人均 GDP 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都較高 [10]。

在中國,2017 年城市和農村中每十萬人中分別會有 4.51 個人和 3.74 個人罹患胰腺癌。東部地區的胰腺癌發病率最高,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區 [1]。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不過,由於胰腺癌成因非常複雜,不同省份之間其實差異非常大。

儘管《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並未公布省份數據,但有學者通過 2017 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研究結果,對全國各省市的胰腺癌情況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同是東部地區,江蘇、上海、遼寧、黑龍江和天津的死亡率位居全國前五,而廣東、福建的死亡率,都不到江蘇的一半 [11]。

但整體來看,除了北京,其他 31 個省市 2017 年的胰腺癌死亡率,對比 1990 年都有大幅上升。其中,河北、四川的死亡率增長率都超過了 90%,河南更是高達 104.28% [11]。

死亡率普漲,一方面可能與胰腺癌的診斷技術提高,以及腫瘤的死因登記監測系統越來越完善有較大的關係 [11]。

另一方面,可能與人口老齡化有關。

胰腺癌非常「針對」老年人,死亡率在 50 歲之前都不算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會出現大幅度上升,並在 85 歲及以上年齡段達到峰值 [12]。

年紀越大的人,在過往的人生經歷里積攢的危險因素會更多,患上胰腺癌的機率也就更高。

「眾癌之王」的幫凶,都有哪些

有人將胰腺癌形容為最會放毒箭的刺客,一直悄悄跟著,等某天自己積滿危險因素,便會開弓要了自己的命。

糖尿病患者,恰恰是最容易被胰腺癌「尾隨」的群體。由於胰腺具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所以糖尿病和胰腺癌的關係十分密切。

一項針對中國 50 萬成年人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風險約為普通人群的兩倍。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時長越久,風險就越高 [13]。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而如果在確診胰腺癌前不久出現了新發糖尿病,很可能就是胰腺癌惹的禍。

發表於《臨床肝膽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胰腺癌確診前 2-3 年裡,有 85% 的患者有高血糖,甚至糖尿病的症狀;確診的前一年,更是糖尿病發病高峰期 [14]。

這使得一些醫生在對患者進行初步診斷時,容易只看到糖尿病,卻忽視了背後潛伏著的胰腺癌。

總和糖尿病相愛相殺的肥胖,也是胰腺癌的罪魁禍首之一,它會使胰腺癌的發病率增加約 50% [9]。

因肥胖而造成胰腺癌患病風險增加最明顯的,是 30-39 歲的超重或肥胖人群 [15]。那些白天久坐、不運動,晚上回家用炸雞可樂對抗工作壓力的打工人,可得當心了。

此外,根據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已明確的胰腺癌「幫凶」還有胰腺癌家族史和慢性胰腺炎。

當這些風險因素疊加,比如一個人是老煙槍,家中長輩又有人得過胰腺癌時,他患上胰腺癌的風險會比普通人增加 11.8 倍 [9]。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所以,有上述情況的都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在常規體檢之外,最好也進行下胰腺癌的篩查。

高危人群的首次篩查應在 40-50 歲進行。如果有家族史,則篩查時間應比家族中胰腺癌患者發病年齡早 10-15 歲。第一次篩查顯示異常的話,建議根據情況選擇手術或者 3-6 個月定期複查 [16]。

目前,《胰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推薦的胰腺癌影像檢查方式包括超聲內鏡、CT、核磁共振 [17]。

其中 CT 是目前檢查胰腺的最佳方式,優點是可以顯示病灶的大小和部位,但顯示腫瘤與周圍部位關係的能力比較弱。當出現鑑別困難時,核磁共振可作為 CT 的重要補充 [17]。

這些檢查很貴,在有些城市甚至要排幾個月的隊才能輪到自己。但對於生存率極低的胰腺癌來說,越早發現,生機越大。

至於普通人,不妨掐滅香菸、放下酒杯,別讓一時的愉悅像年少時開出的槍,若干年後停下來轉過身去,子彈正中眉心。

本文科學性已由女王大學病理及分子醫學碩士伍麗青審核。

——————

參考資料:

[1] 國家癌症中心. (2020). 2020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2] Zeng, H., Chen, W., Zheng, R., Zhang, S., Ji, J. S., Zou, X., ... & He, J. (2018).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6(5), e555-e567.

[3] Pancreas. (2023).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britannica.com. Retrieved 9 August 2023 from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pancreas.

[4] Morana, G., Cancian, L., Pozzi Mucelli, R., & Cugini, C. (2010). Staging cancer of the pancreas. Cancer imaging :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ancer Imaging Society, 10 Spec no A(1A), S137–S141.

[5] 楊尹默,劉光年,田孝東. (2023). 胰腺癌外科治療若干熱點問題.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43(7).

[6] 網易數讀. (2021). 中國生存率最低的癌症,都被人忽視了. Retrieved 11 August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c6tiIHNQmUojmjikTE8Nhw.

[7] Li, J., Li, Y., Chen, C., Guo, J., Qiao, M., & Lyu, J. (2022). Recent estimates and predictions of 5-year survival rate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A model-based period analysis. Frontiers in medicine, 9, 1049136.

[8] 李純. (2021). 中國發布吸菸危害健康報告:菸民數量超3億,吸菸率仍處較高水平. 中國新聞網. Retrieved 10 August 2023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5-26/9486252.shtml.

[9] Principe, D. R., & Rana, A. (2020). Updated risk factors to inform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screening and identify high risk patients. Cancer letters, 485, 56–65.

[10] Wong, M. C. S., Jiang, J. Y., Liang, M., Fang, Y., Yeung, M. S., & Sung, J. J. Y. (2017). Global temporal patterns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association wi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ports, 7(1), 3165.

[11] 徐曉慧, 曾新穎, 王黎君, 劉韞寧, 劉江美, 齊金蕾, 殷鵬, 周脈耕. (2019). 1990年與2017年中國胰腺癌疾病負擔分析.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40(9), 1084-1088. 

[12] He, Y., Zhou, X., Fan, X., Zhang, B., Ma, L., Wu, J., & Li, X. (2022). Disease Burden of Pancreatic Cancer - China, 1990-2019. China CDC weekly, 4(24), 527–531.

[13] Pang, Y., Kartsonaki, C., Guo, Y., Bragg, F., Yang, L., Bian, Z., Chen, Y., Iona, A., Millwood, I. Y., Lv, J., Yu, C., Chen, J., Li, L., Holmes, M. V., & Chen, Z. (2017). Diabetes, plasma glucose and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adults and a meta-analysis of 22 cohort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40(8), 1781–1788.

[14] 南昇辰, 石喬, 陳辰, 等. (2022). 胰腺癌與糖尿病的關係. 臨床肝膽病雜誌, 38(12), 2882-2886.

[15] Li, D., Morris, J. S., Liu, J., Hassan, M. M., Day, R. S., Bondy, M. L., & Abbruzzese, J. L. (2009). Body mass index and risk, age of onset,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JAMA, 301(24), 2553–2562.

[16] Yang, J., Xu, R., Wang, C., Qiu, J., Ren, B., & You, L. (2021). 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strategies of pancreatic cancer: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ancer communications (London, England), 41(12), 1257–1274.

[17]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22). 胰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 臨床肝膽病雜誌, 38(5), 1006-1015.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網易數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1/194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