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冬天警惕這5種凍出來的病!這5種養陽氣的好方法,現在知道還不晚

冬至起,陽光直射位置就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逐漸增長。

在傳統醫學看來,這是陰陽轉折的重要節氣,而冬天則是養生保健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節,養生有什麼講究呢?

一、冬季不養陽,一年都白忙

都說「冬天是老人的一道坎」,老年人在冬季尤為容易遭受疾病侵襲。北京老年醫院老年研究所宋岳濤教授表示,老年人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抵抗力減弱,因此天寒地凍中更容易導致原有疾病的惡化。

而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冬季養陽至關重要。古醫典《素問·調經論篇》指出:「陽虛則外寒」,即一旦陽氣不足,就容易出現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嗜睡乏力、便溏、肌肉僵硬等症狀。而寒為陰邪,因此冬季的寒冷更容易傷害陽氣。

正如古語所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唯有將陽氣妥善保存養足,才有助於下一年春天陽氣生發。冬季若不注重養陽,就可能導致冬季受寒,春季生病溫。因此,中醫認為冬季的特點是「收」與「藏」,人體內的陽氣應該順應這一特點,得到充分的「養護」與「封藏」,才能更好地發揮生理功能,確保臟腑氣血充沛流暢,經絡通暢。

二、天氣寒冷,警惕5種「凍」出來的疾病

「冬至一陽生」,是指此時人體的陽氣猶如微弱的小火苗,極易受到寒冷侵襲而削弱。過度的寒冷有可能導致身體陽氣受損,增加患病的風險並延緩康復速度,更加需要警惕以下5種疾病:

1.呼吸系統問題

冷空氣會使鼻咽部黏膜變得乾燥,導致局部血管收縮,影響氣道功能,進而提高氣道反應性,增加炎症細胞數量,為各類病毒和細菌提供繁殖的機會。同時,由於氣管和支氣管相較於成人更狹窄,缺乏彈性組織支持,容易導致氣體滯留,影響氣體交換。

因此,在寒冷的天氣里,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氣管炎、鼻炎以及哮喘易於高發,患有這些疾病的人更容易在冷天復發或病情加重。

2.消化系統問題

在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部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引發胃痛、消化不良、嘔吐和腹瀉等症狀。若在這種情況下不及時保暖,或者過度貪吃生冰品物,可能進一步加重不適。

此外,為了禦寒,身體會重新分配血液,導致胃腸道的血液供應減少,從而降低胃腸功能。在寒冷的天氣里,由於人體活動量減少,再加上食物選擇偏向油膩,消化系統的負擔會顯著增加。

3.心腦血管問題

冷空氣會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發血壓升高。這使得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從而導致心血管供血不足,增加心肌梗塞等意外疾病的風險。

此外,冷空氣還會增加血管內斑塊破裂的風險,進而增加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腦卒中等疾病的發作概率。如果在低溫天氣中,出現數日乏力、頭暈、胸部不適,以及在活動時感到心悸、心絞痛,或者出現心絞痛發作頻繁、劇烈且持久的症狀,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警示信號,需要引起警惕。

4.皮膚問題

在寒冷的氣溫下,空氣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使得皮膚暴露部位的水分容易流失。同時,由於人體新陳代謝逐漸減緩,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也減退,導致皮膚表面的水分和油分減少。

除了常見的皮膚乾燥和瘙癢,還容易出現皮膚炎、口唇乾燥、凍瘡等各種皮膚問題。在寒冷季節,特別需要注意保護皮膚,以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

5.骨關節問題

對於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寒冷天氣可能會加重症狀。儘管"老寒腿"並非由冷凍引起的,但這類患者確實對寒冷天氣較為敏感。

三、養護好陽氣,學會5個好方法

在寒冷的冬天,為了身體的健康,涵養陽氣尤為關鍵,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1.保暖護陽

冬天外界寒氣甚重,要格外注意保暖。戴上帽子、圍巾,穿高領衣物,保護頭頸手腳等易受寒的部位。室內溫度宜控制在16~20℃,過高的溫度不利於陽氣的封藏。

2.安神養陽

冬天要保持心境寧靜,安神定志,適度參與休閒娛樂活動,振奮精神但不可過度興奮,以防陽氣過耗。

3.少動潛陽

冬天陰氣盛,陽氣潛藏,要守住陽氣,養精蓄銳。可以選擇適當進行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瑜伽等,但要注意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損傷陽氣。

4.飲食助陽

在日常飲食中,需要注重熱量的攝入,選擇溫性食物有助於保持身體溫暖。如牛羊肉、雞湯以及辛溫的大料等。此外,堅果如核桃、栗子、葵花籽和松子等溫性堅果也是不錯的補充。

然而,應避免過度食用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因為過多的辛辣可能引發過度的火氣。同樣,肥甘厚味的肉類攝入過多容易導致濕氣聚集,引發痰濕問題。

5.早睡生陽

強烈建議任何時候都避免熬夜,特別是在冬季更應該保持早睡,有助於促進陽氣的生長。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對於身體的健康和生理時鐘的穩定都至關重要。

冬季作為涵養陽氣的關鍵時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時間段。在這個時節,注重養生之道,有助於適應寒冷的氣候,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6/200036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