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中國為何不再吸引歐洲投資者?

作者:

中國為何不再吸引歐洲投資者?這是目前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法國的歐洲一號廣播電台網站指出,中國正日益失去吸引力。根據一個叫《中國歐盟商會(EUCCC)》所做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吸引的歐洲投資者越來越少。問題在於兩大洲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在於來自東南國家目前亞逐漸激烈的競爭。

根據法國觀點網站指出,現今,法國和歐洲正在吸引投資者。第七屆「選擇法國(Choose France」)峰會期間,法國吸引了近150億歐元的外國廠商投資金額。這一成功受到了法國政府笑顏逐開的歡迎,但這與一個經濟正在顯示疲軟跡象的龐大經濟巨人--中國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現在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歐洲公司和廠商的撤離。根據《中國歐盟商會(EUCCC)》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在中國的投資前景處於20年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中國歐盟商會(EUCCC)的這份報告,目前只有13%的歐盟公司將中國視為首選投資目的地,而2023年這一比例為16%,2022年這一比例為21%,在2022年,那些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健康限制最終取消。

這一觀察結果對北京來說肯定是苦澀的。《中國歐盟商會(EUCCC)》5月10日周五表示,考慮在中國投資的歐洲企業比例已降至歷史最低點,預計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信心。

最新一期公布針對中國歐盟商會(EUCCC)成員的商業信心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商業前景也處於該報告20年歷史上的最低水平。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當前的增長潛力持悲觀態度,其中44%對未來前景持悲觀態度。

中國:一個充滿風險的市場

因此,根據上述這項商業信心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歐洲企業對其在中國的增長潛力表示持有悲觀態度。其中只有13%的人將中國作為投資的首選目的地。對於北京的商業律師格雷戈里·盧維爾(Grégory Louvel)來說,中國現今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市場,歐洲企業已不再與中國同步。

格雷戈里·盧維爾律師在歐洲1台廣播公司的麥克風上解釋道:「真正的問題不是中國,而是歐洲人。也就是說,歐洲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向中國人銷售產品。對於汽車來說,我們知道,在電動汽車方面,由於中國份額的上升,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例如。」

他並補充道:「對於奢侈品來說,它是雙方貿易關係緊張的根源,因為它是中國對歐洲人進行政治報復的武器,並且存在一種永久性的政治遊戲。

他還強調說。在一般消費品方面,中國人已經轉向高端市場。那麼我們能為中國人提供什麼呢?我們能賣給他們什麼?我們必須向自己提出這個問題。」

東南亞地區成為優先的選擇:

地緣政治因素也解釋了這種失望情緒。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與台灣的緊張關係以及美國針對北京的制裁,使得中國市場對歐洲投資者來說太危險、太冒險。

跨國公司現在更喜歡選擇在東南亞投資,例如越南、印度尼西亞或新加坡。這個島國也已成為全球資本的第二大目的地,僅次於美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6/205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