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在5日的國慶晚會中致詞說:我們的鄰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剛過完75歲生日,再過幾天中華民國要過113歲生日,而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
兩岸學者范世平PO文分析,這個被稱為「祖國論」的說法,短短几句話,產生以下10點意義與影響。
1.接收淺藍
趨近國民黨的支持者叫「淺藍」,他們的國家認同是ROC,所以有人稱他們是「中華民國派」,反統也反獨,賴清德大談ROC,拉近與這群人的關係,增加對他的好感,讓「淺藍」從不討厭他,逐步接受他。 此外可吸引不藍不綠的中間選民,他們也厭惡中共國打壓台灣,所以不論名叫台灣或中華民國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隸屬於PROC。 因此賴的祖國論可團結台灣人民,一致對外。
2.去除疑賴
在野黨與媒體從總統大選前到現在,一再炒作美國懷疑賴清德的「疑賴論」,因為他過去曾承認是「務實的台獨政治工作者」,這背後還有中共國的操作,成為一種對台灣人的「認知作戰」。 如今他大談台灣,可破除此一假信息,減少台美關係深化的阻礙。

3.藍營噤聲
針對賴清德的祖國論,雖然國民黨的政治人物講了一些邏輯不通的批評,但黨中央卻不敢反對,因為沒立場,連韓國瑜與謝龍介都肯定。 反倒是洪秀柱、陳雪生等人稱對岸為祖國,這種「認賊作父」、「數典忘祖」與「敵我不分」,證明賴的批評並非無的放矢,讓國民黨頗尷尬。 過去國民黨把中華民國視作神主牌,現在這個牌卻被賴清德奪走了。
4.中共國難回
賴清德提出祖國論後,中共國不知如何處理;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直到3天後的8日晚間才回應,卻是蒼白無力,只能批評賴是「歷史悖論」、「台獨怪談」、「偷換概念」、「混淆是非」,都是形容詞。 然後老調重彈的說賴是推動「新兩國論」,「新瓶裝舊酒的台獨謬論」,所以提中華民國就是台獨? 但是朱講了一句大白話,就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代表全中共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所以根本否定中華民國,那國民黨聲稱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完全沒有表的空間。
5.獨派接受
藍營人士說賴清德在祖國論中大談台灣,會讓獨派反彈,結果完全沒有。 獨派對賴的講話當然不舒服,他們的理想是建立台灣共和國。 但在體會輕重緩急的情況下,鞏固賴政權是重中之重; 「曲線建國」成為理性高於感性下的選擇,因此可以接受賴的論述。 何況在蔡英文執政的8年,很多海外台僑返台參加國慶,台灣與中華民國成為等號的中華民國台灣已受獨派認同。
6.主導話題
台灣媒體什麼時候把總統在國慶晚會的演講內容放在頭版? 賴清德應該是第一個,他的「祖國論」成為近來唯一能與「柯文哲案」相提並論的話題。 所以他完全掌握了兩岸的話語權,而過去這都是中共國在掌控,台灣只能被動回應。 如今是主客易位,因此他在輿論戰場上是「反守為攻」,採取積極的主動出擊,所謂「攻擊是最好的防禦」,他的發言反而凸顯中共國在回應上的顢頇遲緩與投鼠忌器。
7.展現自信
由於這次雙十籌備委員會的主委是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所以很多韓粉參加國慶晚會,但賴清德毫無懸念的赴會並演講,顯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自信,甚至有喧賓奪主的效果。 就像他參加6月16日在鳳山舉行的陸軍官校百年校慶,面對多數藍營將領,他說「首戰即終戰」的說法是投降主義,「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秉持「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的才是真陸官,沒有這份雄心壯志的就是假黃埔。 在8月23日的金門炮戰66周年紀念會上,他說:我們要有決心守護台澎金馬、捍衛中華民國,團結一致抵抗中共國的威脅; 而金門是一個藍到出汁且與中共國互動緊密的地方。
8.拉中民心
賴清德在國慶晚會上說「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台灣媒體「風傳媒」8 日報導說中共國國台辦十分緊張,在「十一長假」期間到處打聽賴的說法目的為何? 是否在影射習近平的母親齊心,因為他們那一代人在青少年時期是'民國'統治,當時起碼有言論、新聞與宗教自由,而且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但這些現在都不存在,因此懷念過去,這叫作「國粉」(國民政府的粉絲)或是「民國風」。 這是中共國最擔心的,國台辦或許是杞人憂天,但賴的祖國論卻可能拉攏中共國人的人心。
9.國際焦點
賴清德發表《祖國論》的當天,英國「衛報」將此列為頭條。 他在9月1日播出的政論節目中說,中共國應拿回在清朝《璦琿條約》中割讓給俄羅斯的100萬平方公里土地,而不要捨近求遠的奪取僅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此話一出也引發英國路透社等10多家國際媒體的報導。 這使得台灣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台灣問題國際化,則中共國要武力犯台就越會受到國際的干預; 反之中共國當然希望台灣問題國內化。
10.直球對決
賴清德的祖國論,是用簡單之數學來突破長期以來政治謬誤的盲腸,讓人容易理解。 蔡英文面對中共國是不卑不亢與有為有守,但是「守比為多」,而且相對低調,然而這已讓中共國在對台工作上疲於奔命與錯誤百出,才會盡失台灣人心,讓民進黨三次連任總統。 如今習近平要面對的是一個在兩岸議題上反應快速、充滿創意與主動積極的賴清德,中共國如果還是依據過去的老方法與舊論述,思想僵化、官僚主義與反應遲鈍,恐將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