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北京暴雨44條人命的背後真相

作者:

近日北京洪災導緻密雲一家養老院31人死亡,涉事養老院的牆上,留下疑是老人們掙扎求生的泥掌印。(網絡截圖)

今年北京暴雨造成重大災害,據官方通報因災死亡44人9人失聯,受災人數達到30多萬。

儘管有專家洗地稱這是極端氣候。

但在極端天氣的背後,人禍的原因在哪?政府的失職在哪?中科院氣象學博士後,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氣象科普委員會委員李汀做出了專業的分析。

今年北京的這場「超長版」的降雨,自7月23日8時至7月29日11時,跨度7天、持續147小時。

7天下了一年裡將近4成的雨量。

強降水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密雲、懷柔、平谷、延慶受災嚴重。

對於官方通報的受災死亡44人,9人失聯。

有很多災民認為不可能死亡44人。

這幾天,有網民披露,有上百具屍體被打撈起來。

密雲水庫泄洪真相對北京氣象局分析造成北京強降雨的原因,網民說,目前最想聽的不是專業解釋,而是追問災難來臨之前,政府何為?旅居日本的李汀在其自媒體頻道中表示,極端氣候是天災,但如果政府應對不力的話,就會發展成人禍。

對有的人說,極端天氣災害很難預報,不能苛責政府。

李汀表示,極端天氣預報在全世界範圍內確實是個難題,但要區分一個概念。

「大家一定要區分一點,就是預警和預報這兩者不是一回事。

簡單來說,預報是提前判斷未來會發生什麼,比如說現在沒下雨,天氣預測明天要下雨,這是預報,它確實是有技術難度的。

預警,更多的是在天氣災害已經開始但還不嚴重的時候,比如說已經開始下雨了,雷達回波上已經觀測到明顯的信號了,但是還沒有形成暴雨的規模。

那這時候來即時發布預警,提醒大家要規避風險,對於那些已經在低洼地山區的居民,就要打時間差,爭取疏散轉移逃生。

」李汀指出,發布預警,在現階段政府是有能力做到的,也是職責所在。

她強調,這次京津冀強降雨,政府的問題就出在密雲水庫泄洪前的預警發布。

據北京日報報導,7月27日凌晨3時許,密雲水庫發生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秒。

根據北京市防汛工作統一部署,密雲水庫啟動向下游泄流。

7月27日下午3點,隨著「開閘」的一聲令下,密雲水庫第三溢洪道閘門開啟,洪水頃刻間奔涌而出,經過密雲、懷柔、順義、通州幾個區,流向潮白河下游李汀觀察到,啟動泄洪的時間是27號下午3點,2點27分北京水務局才發布泄洪公告,還是發在自家官網上。

開始泄洪3個小時以後,到傍晚6點,才啟動了一級防汛應急方案。

導致的結果是,「很多風險地區都是在泄洪開始以後,水都淹起來了,才收到了泄洪和防汛通知。

直到28號還有沒有撤離完的。

」有很多密雲區居民告訴外媒,事前沒有收到洪水預警通知,一夜醒來,水已經到膝蓋。

還有村民說,這次洪水是從山裡衝下來的,村里還有三百多人沒有轉移出來,失聯了。

密雲養老院31人死亡真相28號凌晨,密雲區泰石屯正養老中心被洪水圍困,打電話求救。

李汀說,官方新聞稱成功救出了48名受困人員。

「只說救出來多少,不說沒救出來多少」。

後來南都記者找親屬做了核實,又找公開資料,說這家養老院一共有80個床位,居住著70多位老人。

其中工作人員8名,69位老人中有55人是全癱或半癱。

最後官方公布養老院死亡31人。

據陸媒財新網報導,洪水減退後,記者進入涉事的太師屯鎮養老中心內,發現洪水留下的水位線,高度超過了房間內的衣櫃,約有兩米多高。

在房間裡面的牆上,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人留下的泥掌印,印痕顯示,疑是遇難者生前最後掙扎的狀況。

倖存下來的老人大多是能行走的,他們想辦法站上了窗台或椅子上才最終獲救。

而行動不便的老人卻不幸罹難。

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承認,長期以來,養老中心所在鎮中心區域都是「安全」的,應急預案沒有將其列入轉移範圍。

李汀認為,並不是這樣的。

泄洪前需要保障的絕不只是「下游」,而是整個泄洪風險區,包括庫區、上遊河網周邊、兩岸堤壩、匯水支流等區域。

因為一旦泄洪開始,水位迅速抬升、流速加快,除了下游面臨主洪峰壓力,上游和側岸也可能因回水、分洪、支流頂托等次生因素受到嚴重衝擊。

所以這些區域同樣是被納入預警、轉移和重點防護範圍中的。

「政府既然設置了水利水務局,匯集了眾多專業人員和行政資源,就應該用更科學、專業和負責的方式來確定方案,履行職責。

」還有人說,養老院工作人員負有責任,沒有及時安排老人轉移。

李汀說,「工作人員是有責任。

但是也要注意一點,像養老院幼兒園之類的地方,它裡面居住的老人、孩子、病人,他們沒辦法自救,也沒辦法自主撤離。

如果沒有人來幫忙的話,他們就只能等在原地。

這種情況下,把撤離的決策權完全交給養老院或者幼兒園的某個領導、某個值班人員來判斷,這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的權責錯位。

」李汀指出,更關鍵的是政府泄洪通報發布得晚,何況,養老院也不一定夠人手來安排全員撤離。

「對於山區、村莊這種留守老人和孩子的集中地,對於老弱病殘障的脆弱人群,政府就是有義務要制定專門的應急和救援預案,確保人員疏散,這是政府在啟動泄洪之前就應該做的。

」李汀強調。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人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804/225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