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相愛相殺:小馬哥不仁,就休怪老娘不義

在8月18日的「歐洲旅行團」白宮一日游活動前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跟法國總統馬克龍就一直在爭吵。

在8月18日的「歐洲旅行團」白宮一日游活動前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跟法國總統馬克龍就一直在爭吵。

這對政治CP雖然站在一起,但臉色都不大好。要不是為了在川普面前展現歐洲團結,梅洛尼說不定會去撓馬克龍的臉。

離開美國後,法意已經鬧到召見大使,提出外交抗議的地步。

8月22日,據法新社報導:法國外交部21日緊急召見義大利駐法大使,抗議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對馬克龍發表了「不可接受的言論」。

薩爾維尼19日在米蘭視察時,幫梅洛尼公開炮轟馬克龍。

他說:「讓義大利軍隊進入烏克蘭?絕不可能。馬克龍要是想這麼做,就讓他自己去吧。戴上頭盔,拿起步槍,去烏克蘭戰鬥吧……」

他還罵馬克龍是瘋子,正在把歐洲推向戰爭邊緣。

義大利公開羞辱法國總統,於是,法國也顧不上「維持團結」大局了,指責薩爾維尼的言論「違背了兩國互信氛圍和歷史關係,破壞了雙邊關係發展,特別是在共同支持烏克蘭方面……」

馬克龍和梅洛尼好起來的時候,恨不得鑽一個被窩;吵起來的時候,什麼雞毛蒜皮都能拿來說事。

但國與國的關係,並不是人與人的關係。哪怕是激情過後,義大利總理也不可能接受被法國總統支配。

更何況義大利向來是個神出鬼沒的國家。

馬克龍和梅洛尼的內訌是在今年5月爆發的,是男的先對不起女的。

5月16日,第六屆「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在阿爾巴尼亞舉行,馬克龍對梅洛尼使出了陰招。

當天會議主要討論烏克蘭問題,大家都在,但意見並不一致。

然而,馬克龍又牽頭拉了個小群,成員只有德國總理默茨、英國首相斯塔默及波蘭總理圖斯克,另外開了一個閉門會,梅洛尼被排斥在外。

四人還跟川普、澤連斯基通了電話。更可氣的是,他們還不顧義大利的主張,直接發表了《聯合聲明》,要跟俄羅斯死磕到底。

梅洛尼莫名其妙地被代表了,很火大。她對媒體說:「義大利從未承諾向烏克蘭派兵,那些沒有得到我們同意的聲明毫無意義。」

馬克龍卻反過來指責梅洛尼在散布「虛假信息」,破壞團結。

他說,「無論是在阿爾巴尼亞還是在基輔,我們都未討論出兵烏克蘭議題。梅洛尼也都沒有參加,我們應避免傳播虛假信息。」

意思就是,梅洛尼既然抱怨沒有加入「小群」,那她就不知道「群聊」信息。如果她說了「群聊」內容,那就是在散布「虛假信息」,邏輯上沒毛病吧。

梅洛尼則提醒某人要「摒棄利己主義」,維護「團結」。

這場風波立刻在義大利政壇引發強烈震盪,梅洛尼居然被渣男給陰了,忍不了。

歐盟怕被俄羅斯笑話。5月18日,德國總理默茨同梅洛尼舉行會談,試圖緩和羅馬與巴黎之間的緊張關係。

默茨在記者會上表示:歐盟成員不存在「一等或二等」,大家都是平等的。

這話義大利就不愛聽了,敢情小群里是「一等國」,義大利是「二等國」?不然,德國佬怎麼會有「一等二等」的說法,這不是欲蓋彌彰嗎?

義大利可是歐盟三把手,波蘭有什麼資格取代義大利?

但是,法國拉群不叫它,其實就是在懷疑義大利是內鬼。

法意勾心鬥角到這種地步,德國勸架越勸越亂。

不過梅洛尼有句話說得沒錯,某人是「利己主義」。

6月16日,加拿大舉辦G7峰會,在馮德萊恩和東道主卡尼等人的勸說下,這對冤家總算是「暫時停火」。

在會場上,馬克龍還跟梅洛尼貼臉聊,說悄悄話。梅洛尼瞪著大眼看著馬克龍,不知道馬克龍跟她說了什麼虎狼之詞。

G7之後,法國和義大利官員都強調,外界關於意法關係危機的報導太過誇張了。

當人們以為法意關係緩和時,結果在7月份,馬克龍又來招惹梅洛尼。

起因是老問題--接收非洲移民。

馬克龍公開指責義大利阻止移民上岸的行為是「令人作嘔的、憤世嫉俗的,不負責任的」。

每次和好,每次又是馬克龍先挑事。梅洛尼爆發了,她隨後在羅馬的一場集會上火力全開,痛罵馬克龍。

「非法移民,是你們(法國)轟炸利比亞造成的--因為你們不滿義大利與卡扎菲的能源合作!令我們如今面臨非法移民所帶來的混亂局面。」

「誰才是真的噁心?是那個繼續剝削非洲、替14個非洲國家印鈔、徵收貨幣鑄造稅的國家!你們法國人讓非洲孩子在礦井裡勞作,從尼日拿走30%的鈾礦,卻讓90%的當地人無電可用……」

最後她說:「所以,虛偽的馬克龍,請別再來教訓我們了。」

這場爭吵後,法意兩國關係就冷了下來。

然而到了8月份,川普和普京居然要舉行美俄峰會,歐洲就急了,必須開會應對。

馬克龍要扮演歐洲領袖角色,他要開會,就離不開義大利。不然,這會又如何展現團結?

會議是以英法牽頭組建的「志願者聯盟」名義召集的。

但梅洛尼不想參加,因為義大利之前就拒絕加入「志願者聯盟」。是馮德萊恩、呂特和英國人勸說梅洛尼參加了會議。

會上決定,由馮德萊恩(歐盟委員會主席)、斯塔布(芬蘭總統)、梅洛尼(義大利總理)、馬克龍(法國總統)、呂特(北約秘書長)、默茨(德國總理)、斯塔默(英國首相)陪著澤連斯基去美國。

從美國回來後,義大利《晚郵報》爆料:

馬克龍和梅洛尼在會上幹了起來。

梅洛尼建議,即便是川普對待普京的態度讓歐洲感到不舒服,但一定不能攻擊川普,‬要與美國配合。

否則,將川普惹火的話,美國就有可能‬繞過歐洲。

馬克龍卻對梅洛尼的話嗤之以鼻,他認為美俄已經站在同一立場,如果歐洲再不出手,烏克蘭將被瓜分。法國認為歐洲應派兵保衛烏克蘭。

梅洛尼打斷馬克龍的話,她稱‬「俄羅斯有130萬士兵,歐洲應該派出多少人才能夠戰勝俄羅斯?」

馬克龍被懟後,無言以對。

兩人甚至連小事也要吵。因為歐洲也準備開一場歐美峰會,但梅洛尼要求在羅馬開,而馬克龍主張在日內瓦開,到現在定不下來。

簡單說,法意目前最大矛盾是:停火之後是否「出兵烏克蘭」?

馬克龍要裝硬漢,說要出兵烏克蘭,震懾俄羅斯。

梅洛尼:你行你上,反正老娘打不過俄羅斯。

為什麼義大利堅決反對出兵?

因為風險太大,誰知道俄烏會不會在停火之後又打起來?如果打起來,歐洲軍怎麼辦,跟俄軍直接開戰嗎?

更重要的是,美國已明確拒絕在俄烏停火之後將軍隊部署在烏克蘭。

美軍最多部署在北約東翼,比如立陶宛、波蘭等國。

所以,梅洛尼跟著美國走就行了,沒必要去給馬克龍抬轎子。

而馬克龍就是個嘴炮,出不出兵,法國可以自己決定。

你行你上,何必要拉著大家一起上?什麼集體出兵,展現「歐洲團結」,都是鬼話,馬克龍就是心虛。

而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的態度比梅洛尼還激烈,他連出兵軍費都不願承擔。

烏克蘭反正就那樣了,它的死活跟義大利有多大關係?

因此,義大利不惜跟法國公開鬧。

義大利還放出了大招,據《晚郵報》8月22日報導:8月21日清晨,義大利警方在米尼市逮捕了49歲的烏克男子庫茲涅佐夫。

此人曾是烏軍上尉,也是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前軍官。

他是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的主要參與者,領導著烏克蘭7人行動小組。

庫茲涅佐夫和家人經常來南歐度假,而義大利為什麼早不抓,晚不抓,現在把人給抓了?義大利警察的效率居然變這麼高了。

接下來此人還要引渡給德國,義大利就是要讓馬克龍和馮德萊恩這些政客難堪--傷害歐洲的正是烏克蘭人,而你們卻還在逼著別人全力支持烏克蘭。

根據北約共同防禦條款,德國最重要的能源基礎設施遭到襲擊,北約成員國是不是要懲罰兇手烏克蘭?

烏克蘭軍官被抓,對美國也有利,美國可以跟北溪爆炸案切割乾淨--結案。而烏克蘭人總不至於傻到供出美國吧?

梅洛尼很有心眼,她沒扯上罪魁禍首--美國。

這意思就是在問,馬克龍要不要出來譴責一下烏克蘭?

知道義大利重要性了吧,知道義大利反對出兵的正確性了吧?

馬克龍不仁,就別怪梅洛尼不義。

這就是「團結」的歐盟,內部意見都無法統一,還談什麼應對外部挑戰?

除讓那三個大國看笑話之外,歐盟還能有什麼用?

小孩桌,永遠就是這樣吵吵鬧鬧。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後沙月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825/226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