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外賣時代要終結?一個全新行業正加速突圍;爆李曉鵬家族式貪腐鏈,拖垮光大恆大

—【阿波羅網報導】

近日光大集團前董事長李曉鵬家族式金融貪腐鏈曝光,拖垮光大恆大。 中共閱兵後,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其中寒武紀股價大跌14.45%,單日市值蒸發近840億元,更多利空因素推至前台。 8月中國房價連續下跌40個月,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從「造富機器」,變成了「財富黑洞」,這才是中國經濟真正的「災難性事件」。 墨西哥總統周四表示,考慮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

近日光大集團前董事長李曉鵬家族式金融貪腐鏈曝光,拖垮光大恆大

中共閱兵後,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其中寒武紀股價大跌14.45%,單日市值蒸發近840億元,更多利空因素推至前台。

8月中國房價連續下跌40個月,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從「造富機器」,變成了「財富黑洞」,這才是中國經濟真正的「災難性事件」。

墨西哥總統周四表示,考慮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

中俄簽署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協議,卻引發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股價暴跌,普京賺了面子卻失了里子。

外賣時代要終結?中國預製菜行業正加速突圍。

歐洲與美國近日在能源與半導體兩大戰略領域同時出手,對中共產業鏈形成重擊。

駭人聽聞!爆李曉鵬家族式金融貪腐鏈,拖垮光大恆大

在恆大集團2萬億債務危機已是公開秘密的2021年,光大集團依然反常地向其繼續注入資金。這並非一次簡單的商業誤判,而是一個封閉腐敗生態系統在慣性下的必然選擇。

支撐這場豪賭的,是一個以光大集團前董事長李曉鵬為核心,盤根錯節、駭人聽聞的「家族式產業鏈」。

作者「智超講財商」撰文表示,這個網絡的執行層,是他精心安插的「河南老鄉圈」。這些人被系統性地安排在貸款審批、項目投資等關鍵崗位上,形成了一個高度排他的利益團體。數據揭示了這一網絡的牢固程度:從2021年至2023年,光大集團落馬的12名高管中,竟有7人是李曉鵬的老鄉。他們依靠李曉鵬的提攜迅速升遷,成為其意志的忠實執行者。

網絡的核心層,則是由家族成員構成的「作業鏈」,分工明確,效率驚人。他的兒子扮演著「前端」角色,利用父親的光環,專門對接利潤豐厚的房地產項目。在短短3年內,其子便從光大集團攬下了28個地產項目,將外部的巨額利益源源不斷地「引入」這個封閉系統。

負責「後端」處理的,是他的妹夫張有賦。張有賦在光大任職期間,專門處理具體的利益輸送和關係維護,累計受賄高達1500萬元。他的辦公室里甚至藏匿了大量茅台酒,這些名酒並非用於品嘗,而是作為疏通關係的「潤滑劑」。

這個三層結構,頂層由李曉鵬親自設計,中層由老鄉圈子執行,核心由家族成員作業,形成了一個水潑不進的利益共同體,將外部的制度監管徹底架空。

進入光大集團後,李曉鵬與恆大創始人許家印的合作,標誌著其腐敗模式的全面「升級」。2020年光大向恆大深圳都更項目注入的200億元資金,就是這一共謀的典型案例。

這筆巨款在名義上被稱為「明股實債」,即表面上是股權投資,實際上卻是附帶固定回報的貸款。這種操作巧妙地規避了當時對房地產企業貸款的嚴格風險監管,為已經深陷困境的恆大開闢了一條「合法」的輸血通道。而負責審批這一高風險項目的,正是李曉鵬安插的親信與老鄉,整個流程形同虛設。

調查最終發現,在2020年至2021年間,恆大集團向一家離岸公司支付了高達800萬美元的「顧問費」。這筆看似合規的費用,最終流入了李曉鵬實際控制的渠道,成為這次200億資金注入的直接回扣。

閱兵後中國A股全線下跌,寒武紀蒸發近840億

9月4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其中寒武紀股價繼續大幅下挫,該股早盤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15.85%,截至收盤報1202元/股,大跌14.45%,總市值降至5029億元,單日市值蒸發近84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紀從8月28日取代貴州茅台成為第一高價股後,經歷多日調整,已從最高價1595.88元回撤超20%。9月4日暴跌,更將背後的多重利空因素推至台前。

中國人民財富將被這場「災難性事件」吞沒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8月中國百強城市二手房均價13,481元/㎡,連續40個月下跌,同比跌幅7.34%。

分城市層級:一線城市同比跌4.17%,二線跌8.14%,三四線跌7.78%。

新房市場:均價雖漲至16,910元/㎡,同比+2.73%,但主要依賴地方新政拉動。

銷售崩塌:百強房企今年前8個月銷售額2.3萬億元,同比大跌13.3%;8月單月銷售額2.07千億元,同比再跌17.6%【CRIC】。

區域分化:一線支撐力較強,但中小城市「白菜價房」蔓延,一套房幾萬元人民幣的案例屢見不鮮(如鶴崗)。

參照日本房地產泡沫時期:1991年崩盤後,房價跌20年,均值跌幅超過45%,東京跌53%。

高盛預測:中國房價未來到2027年或再跌10%才觸底,但這僅是對核心城市的估計。

財富影響:中國家庭財富的約70%鎖定在房地產,房價20%的跌幅,就意味著居民總財富至少蒸發30~40萬億元人民幣。

對比股市:即便滬深兩市全部歸零,損失也不足家庭財富的1/10,房市的衝擊遠超股市。

房價連跌40個月,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市場調整,而是關乎中國百姓財富命運的「大洪水」:財富蒸發:三四線房產貶值,已讓無數家庭的畢生積蓄化為烏有。

信心坍塌:房企新政無效,銷量連跌6個月,居民普遍「不敢買、不願買」。

結構危險:債務、老齡化、就業壓力疊加,市場修復周期恐比日本更長。

換句話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從「造富機器」,變成了「財富黑洞」。

當房價連續40個月下跌,百姓的財富正如同被洪水吞沒——這是中國經濟真正的「災難性事件」。

墨西哥總統:考慮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

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周四(9月4日)表示,墨西哥正在考慮對來自中國等未與墨西哥簽署貿易協議國家的商品徵收新關稅。

墨西哥總統沒有具體透露哪些產品或產業可能受到影響,但表示受新關稅影響的行業將在適當時候公布。她也沒有具體說明正在考慮的關稅稅率。

墨西哥是《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的成員國,該協定是在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內談判達成的,取代了之前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彭博社上周報導,墨西哥政府計劃在本月公布的2026年預算提案中,提高對中國等部分亞洲國家的關稅。新關稅將涵蓋汽車、紡織品和塑料等多種產品,旨在保護墨西哥企業免受廉價進口商品的衝擊。

川普政府一直在敦促墨西哥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以遏制中國廉價商品通過墨西哥湧入美國。墨西哥官員隨後提出「北美堡壘」(Fortress North America)構想,旨在限制中國商品進口的同時,強化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國間的貿易和製造業合作。

川普在競選總統時就曾表示,他會徵收任何必要關稅,不讓中國汽車從墨西哥流入美國。

習近平埋雷「好消息」,引俄股市災難

周二,中國和俄羅斯簽署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協議。該管道將通過蒙古境內建設,旨在從俄羅斯西部氣田向中國供應天然氣,進一步鞏固莫斯科轉向亞洲市場的能源戰略。

但好消息傳回莫斯科,卻成為俄羅斯股市的災難。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證券暴跌3.12%至132.18盧布,公司市值減少1000億盧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跌幅是莫斯科交易所指數中所有證券中的最大跌幅,是該交易所綜合指數本身跌幅的兩倍多。

俄羅斯Finam分析師謝爾蓋·考夫曼(Sergei Kaufman)當天發文分析,上述消息對投資人而言其實是個壞消息。

第一,普京在北京,只簽署了另一份意向備忘錄,仍然沒有天然氣供應合同。

第二,專家警告說,如果該項目實施,那麼從中期來看,它將給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財務帶來壓力。

第三,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實際上將繼續虧本補貼中國天然氣消費者。

第四,如果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項目開始實施,則意味著俄天然氣工業公司在中期無法向股東支付股息。

外賣時代要終結?一個全新行業正加速突圍

據權威機構數據顯示:中國外賣用戶已經超過5.5億。這意味著,每兩個上網的人,就有一個點過外賣。

作者「平說財經」發文稱,有外賣員曾私下表示:「那些送得特別快的外賣,很可能就是給客人稍微加熱一下就能吃的預製菜。」實際上,外賣「閃電速度」背後,就是很多商家和連鎖店都是用中央廚房送的半成品,簡單加工一下就能出售。

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預製菜時代的到來,未來外賣時代或將終結。主要原因是,當人們逐漸明白,原來很多外賣也都是使用預製菜後,那直接購買零售預製菜,就顯得更加划算了。此外,消費者在買了預製菜之後,有了自由選擇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加熱的程度,並且控制每頓飯的分量。

事實上,也不僅是外賣行業在送預製菜,就連很多餐飲品牌都在做「預製菜」。數據顯示,有超過七成的餐飲連鎖品牌,都已經用了了中央廚房模式。而像真功夫、西貝等大型餐飲品牌,菜品的預製化比例甚至超過八成。

從目前情況看,預製菜這個行業正在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預製菜產業在2024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850億元,同比增長33.8%。預測2025年預製菜市場規模6173億元,到2026年有望達到7490億元。未來幾年,預製菜產業有望發展成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中共光伏組件與台積電南京廠遭歐美監管

歐洲與美國近日在能源與半導體兩大戰略領域同時出手,對中共產業鏈形成重擊。

義大利頒布第220/2025號法令,在光伏招標中明確排除中國產組件、電池與逆變器,成為歐盟首個在補貼機制中推動「去中化」的國家,約1.6GW項目受影響。義大利光伏七成依賴中共國進口,業內擔憂成本上升10%至15%,但歐洲媒體直指中國產品為壓低價格普遍偷工減料,已引發火災事故。

美國商務部則宣布自2025年12月31日起終止「經驗證終端用戶」(VEU)制度,台積電南京廠等外資在華工廠未來須逐批申請進口美國產設備,豁免資格取消。南京廠雖屬成熟製程,但涉及車用與消費電子市場,占台積電在華營收的重要部分。

清華大學退休教師鄭山(化名)對大紀元指出,義大利與美國雖涉不同產業,但邏輯一致:在能源與科技安全上加速「去中化」。這對中共光伏與半導體不僅是市場衝擊,更是國際信任與品質的檢驗。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08/227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