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於3日舉行的閱兵儀式中,有超過20位外國領袖應邀出席觀禮,但最吸引外界目光的無疑是習近平、俄國總統普京以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3人並肩而行的畫面,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藉由與中、俄領袖一同進入中南海,讓金正恩此行終於獲得平壤長期以來所追求、躋身核武國家的地位,是其他國家無法望其項背的重大斬獲。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透過中國官媒向全球傳送的畫面,金正恩除了與習近平舉行了6年來的首場峰會,更讓普京(Vladimir Putin)公開說出了對北韓派兵助戰、在烏克蘭前線犧牲一事「沒齒難忘」的話語,除了傳遞出金正恩已然獲得俄、中支持的訊息,也隱然展現了以這3個國家為核心,與西方陣營抗衡的替代秩序正逐漸成形。
其中,金正恩在到訪中國期間,獲習近平邀請進入其位於中南海的官邸,並且以飲宴款待,是除了普京之外,其他出席93天安門閱兵的外國領袖都無法獲得的特殊待遇;報導指出,由於中南海一向被視為北京最高權力地位的象徵,對於一向被俄國、中國視為「小老弟」的金正恩,這樣的高規格安排,使其達成了長期以來所追求的目標,亦即被中國認定為核武國家。
報導指出,雖然金正恩在掌權之後,加速推動北韓核武研發與飛彈發展計劃,但北京長期以來對外始終傳達出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立場,因此近期的表態無疑是中共官方立場的重要轉折;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趙通,就表示「從無核化目標正式從習近平與金正恩會晤的官方聲明之中被刪除,就可證實中國長期以來的立場已出現轉變」。
金正恩是北京閱兵最大贏家
在結束訪中行程之後的金正恩,似乎也因此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在8日就觀看了北韓軍方新型「高推力火箭發動機」(high-thrust rocket engine)的測試,北韓官媒也宣布該款發動機將成為新型「火星-20」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動力來源。首爾北韓大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Korean Studies)教授梁茂進(Yang Moo-jin)就表示,金正恩是這次北京閱兵的最大贏家,除了其國際地位獲得顯著提升,且透過經濟合作修復與北京之間的關係,也讓平壤獲取與美國談判的籌碼。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經傳達出願意再度與金正恩會面的意願;雖然中、俄、北韓並未在這一波集會期間舉行三方峰會,但北京獨立政治分析師吳強表示,中俄接受北韓擁核的地位,恐是習近平與普京,打造不再由美國與其盟友所主導的世界秩序願景的一部分。
不過也有部分專家認為,習近平與金正恩會面聲明之中,對於朝鮮半島無核化隻字未提,並不等同於北京正式立場有所轉變,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亞洲研究助理教授駱舒嫻指出,由於中方長期以來對於東亞「核武骨牌效應」懷抱高度憂心,且北京長期以來都將平壤視為可能破壞穩定的負面資產,因此不太可能輕易放棄這樣的立場。



















